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宁  谢正宇 《职教论坛》2012,(26):95-96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已经成为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分析了民营企业在招聘高职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职、企业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文章通过对山东省76家中小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这一宝贵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个经济体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同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前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7.5万亿美元,大学毕业生600多万;同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 5万亿美元,是我国的2倍,而去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00多万,大约是我们的1/2.吸纳劳动力最强的第三产业,我国占43.1%,美国则是78.4%,我国第三产业比例比美国小得多.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重挑战,每年至少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特色紧密结合。浙江民营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与优势,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应适应浙江经济发展的这一特色与优势,把民营经济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然而,无论是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大学毕业生本人、民营企业等在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方面均存在种种不适应性。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拓宽这一主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力,这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一、浙江民营经济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及大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吸纳毕业生的主体作用;高校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要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层已经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渠道,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仍然偏低,面对基层就业所出现的问题,如:地方贯彻相关精神没有落到实处,基层就业工资待遇低,基层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等.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基层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府部门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失业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由于专业分工和经济景气周期所造成的.具体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接受专业教育,需要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才能展现其价值.但是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还无法吸纳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就在于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文章以地方高校嘉应学院校园就业实践基地建设为例,从校园基地的实践、理论与教改三方面探索.说明地方高校建立校园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对于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优质就业,对于企业单位吸纳高级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9,(2):127-130
我国在2000年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之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心欠缺,就业观念陈旧,求职技能欠缺,以及民族地区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这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制定特殊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针对大学生就业对企业提出:措施第二项,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第三项,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崔媛 《考试周刊》2013,(47):160-161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分为社会客观问题,毕业生自身主观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与观念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制度、健全法律规范、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吸纳优秀人才;高校需深化教育改革措施、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理顺专业培养和毕业指导关系;毕业生要正视现实、分析成因、转变观念、积极面对。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科技进步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政府要加快经济转型和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开发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性岗位,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鼓励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又是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在对于大学毕业生知识与能力不协调等有关大学生能力素质负面反应凸现的情况下,不应片面地夸大其负面问题,也不能僵化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现有模式.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这一问题做辩证思考,进而,能够对大学生能力素质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创新高校教育,建立新的视点,对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各方面提供用人标准的公允思考.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受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工资收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选择直接就业,生源地与省会以上城市为他们的就业首选地,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居多.因此,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为:政府要从省情的高度进行调控,发展和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
9月份是人社部确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江西将通过一揽子新政扶助大学生就业创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据了解,对招收达一定数量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2003年,当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涌入社会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矛盾便更加明显地表露。2004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尚有75万左右大学  相似文献   

18.
刘潇 《教育》2012,(2):58
据了解,去年广东一省高校毕业生40万人,加上暂缓就业和外省入粤求职的毕业生,预计约有60万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已释放出明显的回暖信号。毕业生就业不仅要讲"有业可就",更应讲"幸福就业",提高就业满意率。近八成流向基层民营企业基层和民营企业,是广东高校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地。广东省教育厅统计显示,去年全省超过28万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国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增长变缓、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居高不下.我校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毕业生以其理论够用、技能娴熟的特点获得用人单付亲睐.本文主要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职业工作场景创设、强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收集实用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咨询工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以就业为主导的入学教育等七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改进和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面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分析了以劳务派遣方式解决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劳务派遣方式以解决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制度性对策,指出可以考虑由教育部门设立国有劳务派遣公司,也可以考虑通过招标由民营劳务派遣公司承担,并对以上两种实现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对未就业毕业生采取劳务派遣方式以实现就业,属于将他们吸纳到组织内直接提供岗位的就业,明显优于一些传统的促进就业的渠道,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劳务派遣制实现了公益性岗位的兜底或岗位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