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后世众多哲学家如康德、胡塞尔在这种范式的影响下建构哲学体系。然而,这种范式在奠立伊始即埋下了主客对立、认识与实在难以统一的鸿沟,后世哲学家对这一鸿沟始终难以有效弥合。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显明了"存在"所具有的根本意义,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思在"关系,实现了对"我思"范式困境的破解。这一思维方式的前提变革,推动了认识论哲学走向现当代更广阔的生存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2.
一近代哲学是一种主体哲学,它为科学或知识所奠定的基础实际上依赖于主体的确定性。笛卡儿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体就是这样一种确定性主体。他首先从思的确定性推出我的确定性,“那么至少我,难道我不是什么东西吗?……在对上面这些很好地加以思考,同时对一切事物仔细  相似文献   

3.
教育异化的现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思想在西方文明史上源远流长。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的提出,无疑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其实质上蕴涵着一种实体论思想,同时这种实体论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主客体二元论,即客体是外在于主体的它物,主体或用理性或用经验去把握、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200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28题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选择题。首先,笔者通过漫画联想到两个命题:17世纪理性主义代表法国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19世纪存在主义代表德国海德格尔提出一个针锋相对的“我在故我思”。其次,笔者认为,用这样两个博大精深的命题来考察哲学基本问题有点简  相似文献   

5.
《论语》的“身”、“己”、“我”具有丰富的自我道德功能与意义.“身”是表现个人内在面貌的外在具体形体仪态,是传释和绽放个人生命道德意义的“身体符号”,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对象.“己”在管理自己个人的灵魂的同时,也令“身”通过一个有形可察的身体实践——“行”将个人无形的内在自我体现出来.“我”在自我道德教育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实现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身”、“己”、“我”的相互关系复杂,“己”可约“身”,“身”又可“塑”“己”,“身”、“己”互动成为一体,“我”则是对“身”、“己”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是自我管理和教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个“在”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学生作文必须由“我思”采切入。唯有“我思”的真实性。才能掀开“在”周围的各种迷雾;唯有“我思”的自由驰骋才能让“在”变得色彩斑斓;唯有“我思”的独特性才使作文成为“我在”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我思”是儿童个性生命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情感真实、思维自由、表达创新”是绽放放儿童个性,引导孩子们“我手写我心”。抒写内心的“真我”所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上,费希特是直接从康德出发的,他企图在主观唯心主义“自我”哲学的基础上,解决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提出了“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我和非我的命题,开始把人的认识当作一个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加以考察,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理论和实践,必然和自由,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对后来哲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代表,拉康的主体学说极具张力。他通过对自我和他者的比对以及将语言和无意识引入主体研究,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改为“他者思故我在”,从而消解了现代性意义上的实在主体。在当下文化研究盛行的语境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在解构主体的同时,也为主体功能化、主体与身份的转化打开了新思路,同时还为后学意义上的身份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零余者”是郁达夫小说中的形象,是对社会的批判、传统文化的批判;也包含着对自身的批判、男性的批判。男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显示了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男性的觉醒是女性解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更早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将主体哲学上溯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种哲学将主体独断地设定为一个先天的、现成的东西,也就是说,与现实世界中的行动无关的东西.这样,主体就成了杜威所批判的"旁观者式的认识论"[1](P16)中的那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11.
“还我诗魂!”是当前一部分中学生对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唯理性解读现象的变相质疑[1]。“自我”“也是受动的”。“受动性”是费尔巴哈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中提出的哲学概念,它标志着对滥觞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西方近代古典唯理性哲学的“去弊”,标志着西方现代感性哲学的发轫。  相似文献   

12.
将"自我"作为思维活动主体来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笛卡尔哲学,通过对主体的自身认识和把握来结束"哲学的第一原理"之时,《第一哲学沉思集》对"自我"存在的确立恰好刚刚开始。没过多久,"自我"的不可怀疑性促使"哥白尼革命家"康德有了重塑"自我=自我"这一逻辑命题的灵感和勇气。他让自我具备了不可以经验定夺的确定性和牢固性──先验性──主体的"先验同一性"。但费希特更肯定的是三大批判关于真、善、美中自我的完善化和理想化,他以"自我"的本原行动对人的本质给予理性的绝对化,并以绝对自我的人本化实现了纯粹意识的人格化,思想为尊严寻回的不再是道德的界条,而是卓越者信仰中完美的自由。文章主要根据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中各自的认知信念,试图从观念的自身意识进展到超越先验的纯粹自我,来审视近代关于人这一最高现象的理性规定中承当的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文教学中,"我思"丧失的主要特征是:教师迷信他人的意见与方法,失去了对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教学的个性,并且以新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我思"丧失的课文教学疾病,对于语文课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概念只适合于认识论,因为只有纯粹统觉是那种能够直接地意识到自身的自发性的能力,并且在对自身的意识中自我的实存已经被先天地给予了,自我意识揭示的正是思维对思维自身的直接性意识,而实践的主体、情感的主体都是不能直接地被意识到的。但这种先天的和纯粹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现象作为它的规定对象就完全是空洞的,这就是康德"思维无直观则空"的论点。而直观为思维提供的首先是空间中具有持存性的物质的知觉,由此自我在时间中的经验性意识才显示出来。所以,尽管纯粹自我意识是先天的,但对作为现象的经验性意识的认识却只能后天地进行,并以空间中持存之物为前提。由此,康德也批判了笛卡尔的那种存疑式的唯心论。  相似文献   

15.
“我-你”师生关系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它是主体阐性哲学转向在教育领域中的积极回应,也是文化适应模式变迁的产物,同时也是对“我-它”师生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我-你”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教师以生命教育作为理念支柱,以教育爱作为心理前提,以善于倾听作为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16.
分析《祝福》中“我”的双重身份以及矛盾情感、心态演变与鲁迅自我批判的表现手法,探讨作品对社会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鲁迅的自我批判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感觉无法判断事件的本质,表面的直观反映具有欺骗性,由此笛卡尔提出一种普遍怀疑论,认为一切皆可怀疑,而怀疑本身并不是他的目的,而是通过怀疑去寻找一种无法怀疑的东西,笛卡尔认为无法怀疑的是作为思想主体的“我”。在微信中多元的分享世界中,作为主体的人,想要去寻找一种自我的存在感,便要去寻找一种工具,微信后的时代,人们用发微信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微信工具的所在,给现代人一个便捷的渠道去肯定自己,引起他人的关注,从而证明自我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存在证明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思” ;他是用“直观自明的原则”把“我思”与存在直接同一 ,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我思”还是一种通过怀疑来剔除怀疑的抽象方法。笛卡系摸索形而上学得出第一原理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 ,有很强烈的科学倾向。但是他的体系是建立在那些断定“自我”和上帝存在的命题之上 ,显示出其理论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9.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但是,他的“确然性”追求却存在着将哲学的“确然性”与科学的“确然性”简单等同的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20.
受哲学中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的影响,教育理论对“我”与“身体”、“灵”与“肉”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我”、“灵”优位于“身体”、“肉”,多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实践活动中,致使教育中的“个体精神”、“无根”、“漂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