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展示出在"改革"年代中国农村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的变化,其中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如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在如此纷繁颇具"浮躁"的关系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权利与责任、情感与理智、现实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贾平凹在作品中分别从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范敬宜 《教学随笔》2013,(Z1):20-21,92
<正>继"郁闷"之后,"浮躁"又逐渐变成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流行语。时风所至,学生读书不努力,叫浮躁;老师教学不认真,叫浮躁;医生对患者不负责任,叫浮躁;学者写论文抄袭、剽窃、找"枪手",叫浮躁;作家长期写不出好作品,叫浮躁;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叫浮躁;新闻记者猛炒、乱造、恶搞,也叫浮躁……难怪有人说:"浮躁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往里装。"  相似文献   

3.
继"郁闷"之后,"浮躁"又逐渐变成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流行语。时风所至,学生读书不努力,叫浮躁;老师教学不认真,叫浮躁;医生对患者不负责任,叫浮躁;学者写论文抄袭、剽窃、找"枪手",叫浮躁;作家长期写不出好作品,叫浮躁;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叫浮躁;新闻记者猛炒、乱造、恶搞,也叫浮躁……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6,(3):52-55
《浮躁》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葛浩文成功地英译了《浮躁》,使得贾平凹的作品开始走向世界。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看,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成功,就在于其"三维"的适应性选择的成功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这一解读,为贾平凹作品的英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这个特殊的时期周作人形成了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凌厉浮躁。"凌厉浮躁"和他后期风格截然不同,这和"五四"时期这个大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导致其散文作品中表现着一种"凌厉浮躁"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短章的荟萃,却有着统一的格调和韵味,气息浑然,贯通为一,可以看成是一篇连贯的完整之作来读。但我首先想说的是,这样的作品,现在能耐心地看下去,以至于看完后叫好的人,怕是不多的。因为什么?因为浮躁:人们的趣味变了,对于太优雅的减少了信任。浮躁是从读者这一面说的.如果从作品这一面来说呢?恐怕也有问题,实在说吧,这样的作品有点小众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躁动不安的社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表现出行为冲动、盲目、情绪和偏执的特点。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的不良风气、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学校的改革转型、不良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和缺陷是产生浮躁的内部原因。只有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引导、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加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取得更好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林清玄散文与禅宗文化息息相关,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其作品渗透出的对"无常"、"觉悟"、"烦恼"的审美体验,以及用返璞归真来对抗都市喧哗与浮躁的自然观,最终形成了其作品空灵飘逸的审美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案头上 ,放着一摞信件 ,多是相识的朋友写来的。其中 ,有一位陌生者的来信令我十分感动 ,信不长 ,全文如下 :陈老师 :您好 !不知称呼您什么好 ,就简单地称您为陈老师 ,请您别介意。我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 ,初识您的大名和作品是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您的《浮躁说》写得太好了 !对学生 ,对各种有志于事业的人都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作品对浮躁的批判很透彻 ,很深刻 ,让我们读后感受特深。特别是本人 ,感触很多。以前 ,我学习很浮躁 ,自从品读《浮躁说》后 ,逐渐地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当时 ,那杂志上介绍了您有撰写《伯安百说…  相似文献   

10.
《浮躁》是贾平凹具有乡土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浮躁》从人物、语言和环境三个方面展现着乡土特色。以主人公金狗为代表的农民群体,面对时代的变革内心充满着矛盾,他们在本能欲望的驱动下追赶时代的变化,努力经营属于自己的生活。《浮躁》中既有人们对现实改革的诉求,同时也蕴含着文化的韵味,民风民俗的描写凸显了其对家园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