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学中,要通过物体有面——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如何有效落实?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片断,帮助学生理解面积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现代课程重点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已有经验出发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化为重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实现从"书中学"到"做中学".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对数学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认识图形>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3.
《认识比》是一节起始型概念课,在教学时要从生活中找到触发新概念形成的知识背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认识面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周长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也是一次概念认识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面、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比  相似文献   

5.
扇形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在教学中教师尝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图形特征的构建过程,在活动中认识扇形的本质属性,从数学本质出发,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数学现象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通过揭示数学现象的特点,阐述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启示: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丰富的表象之后把握数学概念的实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的逻辑缺陷,使学生更精准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上要注重数学概念的整体联系,让学生把握概念的结构性。对数学现象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以便学生接受数学概念的延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数学和生活在课堂上真实相遇的过程,如果没有相遇,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从本质上看等于没有发生。如何创造机会让学生、数学和生活在课堂上真实相遇,让数学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呢?一、关注数学概念的生活现实学习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根基和意义之源,同时也是学生的经验的重要源头,小学数学教学要返回"生活世界"和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经常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结合学情调查和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认识概念的过程,规范概念表述;经历理解概念的过程,建构概念模型;经历运用概念的过程,深化概念本质。通过教学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空间思维,理解概念本质。  相似文献   

9.
引言: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对概念的态度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模糊;另一种是重视基本概念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透彻理解,这样必然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本文通过案例"认识三角形的高"的两个不同教学片断拟谈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面积"一课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几何概念教学课。从长度到面积,是学生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第二课时面积单位的教学以及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的基础。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由于受到周长的思维定势的干扰,课堂教学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几次的听课磨课活动中,下面的三个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课标课程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尤其是在概念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走出"呈现概念——讲解概念——练习概念"的单一化模式。要基于生活现实情境,让概念引入动态化;借助数形结合,让概念形成过程化;设计针对性练习,让概念理解深刻化,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面积与面积单位"的两次教学,分析学生建构面积概念时出现的真实思维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有层次性的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既能了解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又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概念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概念教学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不进行概念的判断和比较,不让学生经历概念、公式的形成过程,很多教师习惯性直接给出概念或公式。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通过"做数学"的实践操作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真正的本质。"做数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结论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以运动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认知,有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在整理和复习中运用动态几何的观点,引导学生借助多边形的图形转化和面积公式的转化,把几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统一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把握其内在联系,从而牢固地掌握多边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活动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多边形的面积"是帮助学生丰富"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图形转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并逐步积累、提炼,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而这些"动态的数学观",如果教者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就会无法真正将其作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目标,更无从考查学生是否积累了有价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立体图形的体积"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涵,把握数学本质,从源头上下功夫,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协同下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前概念"指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概念在先前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认识与观念。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如何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如何依据"前概念"进行教学设计?下面以我们近期组织的"面积"的前概念调查研究与教学实践为例,阐述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学习不应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要鼓励学生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而互动式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意识的环境及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