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中国现代美学史以1928年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分水岭,呈现出主观论美学与客观论美学的此消彼长。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代,主观论美学占主导地位,在这之后的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唯物论美学逐渐崛起并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柯仲平、后期鲁迅、胡秋原、金公亮、周扬等一系列代表性人物及其论著的个案剖析,详实揭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逐渐崛起的走向和历程,为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从三四十年代起开始广泛传播”(李泽厚语)的史实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证材料和独特解析。  相似文献   

2.
刘纲纪先生的美学体系坚持实践观点,打通中西马,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中独树一帜,承前启后,推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跨越式发展。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是一部系统、深刻地研究刘纲纪美学思想的专著,该书对于刘纲纪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其美学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方向和态势结合起来。这部书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研究成果,也是研究实践美学的创新成果。它给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是王泉根的新著,获得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该书"史、论、评"紧密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透视、文学史研究和作家个案研究、纵向的深入分析和横向的对比分析有机相联,多视角、多层次地审视了中国儿童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内在机制和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发展的趋向和美学嬗变.显示出作者的理论研究的功力和体系建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大量史实的科学分析,雄辩地指出,思想统一,儒学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仁爱宽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产生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中国现在的政治局势和思想传统,都是秦汉时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因此,要研究现代的中国,需要研究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思想。该书对秦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如书中介绍并分析了《吕氏春秋》的人生思想、《学记》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化论等。该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对中国教育史研究者也具有…  相似文献   

5.
朱寿兴的《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一书, 努力实现由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 彰显了中国当代美学界共同的致思取向。该书对中国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美学主张、派别的存在形态作了系统性的审视, 得出了诸多创见。该书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立足于本体论的研究视域与回归马克思的美学洞见、对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的整体性研究、体现审美现代性的吁求, 是中国的美学转向所系, 而揭示和阐释这样三个特征也正是中国当代美学形态问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南五省教委组织编写师专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据我所接触到的该书第二册,却发现其编写质量不高,存在不少问题,谨提以下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 编写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应该站在较高的角度分析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文学作品,反映它的发展变迁。而该书第二册“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一节,只是罗列了一些史实,并未说明这些史实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如玄言诗、山水诗和宫体诗是怎样产生的等  相似文献   

7.
本从对《艺心理学》的性质探讨入手,指出该书在本质上是要解决美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美学问题,以及它对于当代中国艺学和美学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吕澂较早地系统全面地评介了西方移情论美学。从《美学概论》到《现代美学思潮》,吕澂对移情美学理解逐步深化。吕澂的评介活动对于移情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9.
《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一书已于今年3月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学术成果,主编皮朝纲教授,副主编钟仕伦教授、李天道教授。中国传统美学何以自立于世界美学之林?世纪之交,传统美学怎样进入现代化?旧有的观念、范畴与体系如何实现向当代美学的转型?正是由于对这些迫切问题的关注,《审美与生存》一书的作者们全心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生意蕴,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重新审视,力图把其中合理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融入现代美学体…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庆生教授主编 ,王又平教授、杨振昆教授为副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这是教育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的成果。作为一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程教材 ,该书采取新的文学视点来观照当代文学发展的状况 ,通过对文学史实的叙述和文学创作的评述来勾勒出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在地域上不仅评述了大陆文学的发展 ,而且还包括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 ,这是一本有新视点、新材料、新观念的文学史力作 ,是新世纪当代文学史教材建设的新收获。这本当代文学史简明地描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前提和发展思想逻辑上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境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12.
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初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形成的第一波热潮,再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高潮。目前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移民潮的涌入构成了英国华文教育两次跳跃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政府语言政策的变革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华人社会的倾力支持为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香港政府的鼎力支持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英国华文教育的未来变革应注重与主流学校的协调与耦合,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使华文教育既能满足英国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又能符合英国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其华人教育有着较早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经曲折和坎坷.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以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都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4.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问世以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在研究上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宏观研究,近代中国大学的个案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及大学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研究。由于中国近代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各异.从大学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的角度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很多具体的区域性人物和事件,并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客观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历史资料总结和电子访谈,汇报缅华社会人士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广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汉语而付出的贡献和取得的硕果,同时报告中国对缅甸华文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当地政府办的汉语教学情况和如今汉语教育和教学在缅甸的地位和发展状况。汇报显示出缅华社会的团结友好,缅甸华人在缅甸的地位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富裕;虽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缅甸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情况日益增长,但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下缅甸还是需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并稳固汉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华游子文化取得巨大的发展 ,它对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游子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四点启示 :一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得以赢得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迫切需要 ;三是文化开放是应对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文化挑战的理性选择 ;四是文化开放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其发展特点既受西方女性观影响,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有密切联系。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互动影响,在中国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今天的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史既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又是一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还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具有展现性、思辨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4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应将中国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大阶段,突出学材的特点。《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应当突破史料引证式、知识讲授式、记忆理解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理论思辨式、交互讨论式、考察体验式、探索发现式等教学方式,做到传统技术手段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6w-w、六结合、两维论等方法论原则,运用新技术手段以及具体的方法技术;还应当突出优秀教育传统、教育文化及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教育思想和教育品质,使其在新一代教师身上得到体现、弘扬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诗的产生和繁荣发展是与中国人传统的自然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传统的自然意识是中国山水诗诞生的始因,又是中国山水诗蓬勃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