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的字形义解释众多,多数学者都认为它在甲骨文中是个表示地名的名词,但从大量文献以及方言用例来看,"对"可以作动词,"对"与"配"的核心义是"合",而上古"对""配"韵部相同,声纽一为端纽,一为滂纽,并且从文献、方言以及"对"的异体来看,上古端组舌音字和帮组唇音字确实有相通的情况,二者当是同源关系。"对"在甲骨文中核心义素当是"合",且释作持物祭祀之动词为佳。  相似文献   

2.
"从"字起初作为动词产生,后来演变为介词,而"从"字的介词用法,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史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尝试对介词"从"用法的历史演变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对比"从"的上古、中古汉语用法和近代汉语用法。本文参考语料,上古、中古汉语是各时期文献,近代汉语以《红楼梦》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迎泽 《语文知识》2010,(4):73-74,93
本文回顾了历代对《论语》中"老者安之"一句的几种代表性的解释,认为使动解释和被动解释都是不合理的,上古汉语中的"安"和现代汉语中的"安"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上古汉语中的"安"可以带原因或对象宾语,有及物动词用法。从句法的角度来看,古今汉语动词的价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黄帝”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黄帝"即"皇帝",也就是上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是虞、夏、商、周时期能追溯到的最远的祖先,也是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人物。"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憂"(王国维释"夒",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俈)";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之说,乃战国时代天文学家之首倡,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与轩辕本无直接关系。黄帝的姓、氏均出于黄帝系中不同部族的传说,故种种各异,固不可以为历史真实。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相似文献   

5.
魏家琪 《考试周刊》2011,(72):32-33
本文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提到"春秋五霸"而未确应其对象来设点研究,通过详尽的史料分析与逻辑推理,得出"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的结论,从而为"春秋五霸"的史学考证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生"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概念,围绕着"生",儒家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生"之伦理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原始的崇"生"观念——促成儒家"生"之观念的产生;上古天命意识——深刻影响到儒家言"生"的方式及其伦理主题的确立;上古气论——彰显出儒家构造"生"之伦理的实体形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衾、被/被子”为表示“睡眠时用以覆体”这一概念的一组同义词,先秦主要用“衾”,而“被”则出现在先秦后期的春秋末期。“被”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衾”竞争,汉初使在文献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以概念场为参照背景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上古汉语中"食"类动词进行分类分析。随后,通过上古汉语"食"类动词与现代汉语"食"类动词的对比,总结上古汉语中"食"类动词词化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释“菹”     
张琴 《现代语文》2013,(5):54-55
"菹"在上古三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菜肴,在文献中出现频繁。本文从上古文献典籍出发,探寻了"菹"的特征和得名缘由,并对"肉酱"与"肉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
“春秋”辨     
高中语新教材第一册(试验修订本,人教版)对《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段话的有关注释欠妥。问题出在课编把“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春秋”注释为“指四季”,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薪"大多出现在歌咏婚恋内容的诗歌或诗句中,"薪"也是先秦婚俗中的一件重要物象。"薪"之所以成为先秦婚俗什物,又被《诗经》的创作者们用来取譬起兴而引出婚恋内容,是因为它在上古抢婚习俗中有着他物无法替代的功能。考察其在抢婚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照明功能、攻防功能和马料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试验修订本,人教版)《逍遥游》中有一段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段话编者把“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春秋”注为“指四季”,把“以五百岁为春”注释为“意即以二千年为一年”。这样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考察发现,计时单位"年"、"月"、"日"的构词能力在起始阶段基本是平行的,即"明月"、"来月"这样的相对时间词是曾经存在的,但后来由于自身词义以及时间词系统内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时间词"明月"在上古汉语中昙花一现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时间词"来月"则在"五四"前后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存在很多框式介词,《春秋左传》中也出现了"自……至/及……"框式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或终点,或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结合《春秋左传》中"自……至/及……"的使用情况,考察上古时期其他文献典籍中"自……至/及……"的语料,进一步了解该框式介词在该时期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主要用于殷商、西周汉语中,可以指代任何说话人。殷商汉语中的"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谦敬等语用功能;西周汉语中的"朕"具有了表尊敬义的语用功能。语境在"朕"语用涵义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中的"朕+称谓+名字"模式对战国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史上,"莫"具有名词、代词、副词三种词性。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莫"用作时间名词;在上古汉语中"莫"主要用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在中古汉语中"莫"用作副词的用例明显增多,而且根据其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又细分为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表揣测性疑问的语气副词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释“彭”     
"彭"的声韵调历上古、中古、近代而变为"péng";字形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逐步定型;字义由初始义"鼓声"发展出一系列引申义、假借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他的主要思想学说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生致力于"为学"。本文从好学、会学、博学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为学"之道。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势力。在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满蒙"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攫取"满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满蒙政策",以达到独占"满蒙",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研究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大陆政策"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一生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工作,他在整理文献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以往史学作了反思和审视,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史学认识,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而孔子作《春秋》,是借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寄寓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蕴含了"微言大义",《春秋》从多方面创立的史学传统,对我国传统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