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行政管理学科。但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科都隶属于政治学门类。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学科目录中,将公共管理从政治学提升出来,列为管理类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标志着公共管理及行政管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四大困境,并从第三部门的视角,分析了该专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就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14,(6):148-148
专业解读 公共事业管理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该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公共经济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并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而在国内却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武汉大学是国内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困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对西安某高校学生问卷调查,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设置、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比较模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地方高校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等明显问题。建议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首先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其次加强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最后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特色等措施来改善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并与相关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定量分析能力差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专业理论内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建设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以来,随着地方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体制的完善,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办学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在国家提出高校转型发展号召的背景下,结合福建省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转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以来,随着地方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体制的完善,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办学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在国家提出高校转型发展号召的背景下,结合福建省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转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几年高校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新专业要按新思路进行规范化建设。文章提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阐述了教学模式、具体内涵、存在问题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对目前公共事业管理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以及课程设置混乱等众多问题进行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以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进行全面的剖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指导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学院在2007年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其他高校本专业一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定位与专业建设上面临很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以及分析相关领域的调研结果,试图使北京城市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定位不准确、培养理念不明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当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趋势,重新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进行特色化方案与运行机制的设计改革,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岑晓芳 《考试周刊》2009,(47):205-20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当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程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社会化与本土化,是地方院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 年来 ,我们依托所承担的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地方综合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逐步形成的以确立和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为核心 ,实施和推动整个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规范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专业建设突破口 :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1998年 ,云南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是国内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学校之一。现实教育教学的需要 ,促使我们开始了对公共事…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原相关专业的调整和改革,于1998年开始建立的旨在培养新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的新型专业.它一出现就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界人士和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它是富有发展前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朝阳专业.几年来,这个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全国已有一百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应构建能力本位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架构,稳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和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就业也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从南京几所高校的实际就业流向上看大多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从事市场开发和管理工作,存在着专业培养定位与实际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此高校应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缩小培养口径,调整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用能力和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开办的新专业,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招生规模逐年增大、专业方向不十分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狭窄、课程设置较为混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实践环节薄弱、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合理定位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