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的重叠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一种常见的语法手段。石陂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式与普通话的形容词重叠式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主要从结构形式、语法功能和表义特征三个方面来描写石陂方言单音形容词和双音形容词的6种重叠形式,为汉语形态学提供富有特色的闽北方言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从<小说月报>2008年第1期搜集到的语言材料为例,运用朱德熙和黄伯荣先生的语法理论,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从词类活用、词语兼类、词语重叠、词语形象化和词语方言性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汉语语法通则和词语个性,以期能够对语法通则和词语个性获得更深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中,一个突出特征是语序和虚词对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作用。助词的使用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突出特征,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发音接近四川、云南、湖北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相比,毕节方言体貌范畴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笔记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陕西方言词语,如:"噶"、"煎"、"庹"等,研究整理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而且也有利于考求北方方言词语(包括陕西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文总结了光山方言儿化的四种功能:名词化并改变词的理性意义;保留名词性但表示引申义;构成名词并表示小称、亲热喜爱、详细具体等语法意义;表示动作轻松随意,性质程度令人满意等语法意义。论文据此探讨了光山方言儿化的语法性质:"-儿"是一个语素;根据光山方言儿化的功能判断"-儿"用于名词主要是构词语素,兼构名词之形,用于动词、形容词是纯构形语素。这将为研究汉语儿化现象的共性提供方言语料。  相似文献   

6.
方言是一种语言变体,四川话是在西南地区有很大影响的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其中语音方面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伊犁汉语方言和分布于南疆的汉语方言同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伊犁汉语方言是新疆的“土著”汉语方言之一.伊犁虽非汉民族的发源地,但从古代起,汉民族就在伊犁定居并繁衍生息,伊犁也就有了历史悠久的汉语方言.虽然当时的伊犁汉语方言与今天通行于伊犁地区境内的汉语方言有一些区别,但是联系是很密切的.有的专家认为伊犁汉语方言是在陕西回族所说的中原官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时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的基础的确是中原官话的关中方言,但又不同于关中话.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汇其他方言如湘方言,吴方言以及北方方言其他一些次方言的词语,又融入其他民族语言大量借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满语、阿拉伯语、俄语词语而形成的有继承又有发展的一种方言.伊犁汉语方言在多方言,多语种共处的语言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兼收并蓄成为一种异彩纷呈、样态特殊的方言.它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词汇方面,更有其独特性.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词语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承传性;二、融合性;三、变异性.本文试对这三个特点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词语的重叠方式主要有三种:语法形态、构词方式和修辞手法.重叠方式的不同,其作用及语法意义就不同,其叠字的读音也有所不同.词语重叠中,形容词重叠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语法现象.外国人在形容词重叠方面,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其重叠式,本文试图从语法形态和构词方式的角度,通过对汉语中重叠形容词的梳理,概括总结出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作用与语法意义,以及重叠形容词中叠字的读音,以使外国人能迅速掌握其使用规则和方法,并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济宁话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宁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西鲁片.本文通过济宁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的比较,概述了济宁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几个明显的特点,并作简要的方言辨正,以期对济宁方言区的推普工作起到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对某一地域内或某一方言的词汇的语法化研究则较少。毕节方言中部分词语的虚化,反映了毕节方言与中古汉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汉语实词虚化这一总体趋势的佐证。毕节方言词语法化的倾向,既是词义和语法变化,也是人们认知方式变化的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广西桂北平话及其相关土话是处于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通行的一种汉语方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了一些重要的语法特点,名词重叠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类型、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与周边方言比较得知,湘南、桂北一带的名词重叠现象可能是由于语言接触而形成的共同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巫山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成渝方言片,具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探究巫山方言里的后缀与重叠现象,内容涉及后缀与重叠现象的分类、结构以及与相邻方言区(重庆万州、湖北宜昌)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毗邻多个省份,狭长而辽阔,因此汉语方言相当复杂。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以及锡林郭勒盟东部等地区的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华北、东北次方言的东北官话系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的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中西北次方言的晋语方言系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阿拉善盟的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中西北次方言的兰银官话系统。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语方言来说,这一方言系统内部也存在诸多差异,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给中小学的拼音教学带来许多不便。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普通话相比.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语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表现出以下主要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重叠是现代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皖北中原官话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重叠,其重叠形式和重叠后的语法功能多样,但语法意义基本上表示增量。文章还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指出了皖北中原官话与秦晋方言在重叠形式及意义方面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了皖北中原官话重叠形式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儿化是汉语方言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现代北京话的儿化表现为卷舌音的特征,但在北方方言的其他地区则有不同的类型。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迁西方言儿化现象就与北京儿化存在较大差别,本文探讨迁西方言儿化的这种特殊语音形式及其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重叠是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用词法上的重叠,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拟声词等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而且还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普通话人称代词在壮语与汉语西安方言中有所不同。比较壮语和汉语西安方言人称代词在分类、构词特点、组合关系和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的异同,能间接反映壮语与汉语北方方言在一些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娄底方言有名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量词重叠式等多种,这些重叠形式在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有其特征,为汉语形态学的建立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方言材料。  相似文献   

19.
陕西凤翔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就助词来说,其与普通话相比词语数量较少,但是从现有的词语如"的""得""开""下"等来看,却有着独特的语法特征和表现力,下面分别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词典,分门别类地记录并阐释了上古汉语的基本词语。现代各地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在词汇上,都与《雨雅》中的词有前后继承关系。文章从中找出一部分现代聊城方言中仍使用的词语加以解释.对聊城方言的研究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