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阅读语符文本会产生辨味审美,就因为语符具有一种生成味象的机制,这种机制源于饮食生活。饮食生活作为味象生成的根基,其通过交感、第二信号系统及联觉通感等多种途径实现语符的味象生成,从而达成辨味审美。  相似文献   

2.
审美化阅读教学之核心在于文本审美,既是审美就应当确定一定的审美理论作为其审美指针,味象审美理论就可担此大纲.因为味象审美独具民族审美特性,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蕴含,切合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因而容易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从而可以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味象审美奠定审美化阅读教学美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化阅读教学之核心在于文本审美,既是审美就应当确定一定的审美理论作为其审美指针,味象审美理论就可担此大纲。因为味象审美独具民族审美特性,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蕴含,切合学生的审美期待视野,因而容易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从而可以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抒情诗的创作和欣赏中,"意象"的审美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可以说,中国古典抒情诗的成长历程是在意象美的浸润里走向辉煌的。因此,探索诗人心灵审美意象生成的发展轨迹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古典抒情诗审美意象生成的心灵轨迹,实际上是诗人在"实象"的触发下引发的虚幻的想像或联想,由实入虚进而造成虚实相生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再通过对意象的经营组合,组成有机的、有空间距离的、多层次的并产生连锁反应的不断衍生出的新的意象,形成双向流动的意象链,构成"象""意"生发无穷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意境的审美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艺术本体论角度阐释艺术意境的生成内秘,认为艺术意境的创构是味象、观气、悟道三个层面的互动和逐层升华.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这种生成是一种审美生成,即艺术意境的创构从感知、传达、呈现到鉴赏诸环节始终贯穿着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艺境的创构在审美中生成,在生成中审美。  相似文献   

6.
从艺术本体论角度阐释艺术意境的生成内秘,认为艺术意境的创构是味象、观气、悟道三个层面的互动和逐层升华,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这种生成是一种审美生成,即艺术意境的创构从感知、传达、呈现到鉴赏诸环节始终贯穿着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艺境的创构在审美中生成,在生成中审美。  相似文献   

7.
"味"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味"范畴的生成与演变相较于其它美学范畴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从最初的"饮食之味"不断转向"哲学之味"转变,最终形成"审美之味"。在"味"范畴的形成过程中,老子及宗炳对"味"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首先被运用于诗学批评领域,后来又被运用于词学批评领域.宋代文章学正式成立,文人将“味”范畴移植到文章学领域中:他们以“味”作为品评文章的审美标准,对文章之“味”的创造与生成予以探讨,并提出了“玩味”的鉴赏方法.宋代文人将诗学“味”论移植到文章学,包含了对文章审美特质的肯定,同时也认识到“文味”与“诗味”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论审美对象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对象,才出现了审美主体。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审美对象具有“现量”性(当下生成性)、感应性、虚化性。  相似文献   

10.
审美化阅读教学模式基于味象审美理论,希望建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健全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阅读教学平台。审美性是这个模式的核心,因此必须创设利于文本阅读教学的游戏冲动审美状态,从而可以消解身心二.元.实现审美化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