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2.
1.构词成分“于”与介词“于” 1.1 “于”,在古汉语里除作动词外,主要充当介词,也用作助词。如: (1)昼尔于茅,宵尔索绚。(《诗经·幽风·七月》) (2)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经·周南·葛覃》)例(1)中的“于”是动词,例(2)中的两个“于”,分别为助词和介词。 现代汉语介词的来源不外两个途径:大多数是从古汉语的动词虚化而来;少数直接继承古汉语中的介词,“于”便是其中之一。介词“于”有较强的文言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古汉语介词“于”发展到现代汉语,有的继续履行介词的职责,有的逐渐虚化而成为词缀。如:  相似文献   

3.
词尾“化”,是“五四”时从日本的译文中传到中国来的,用来翻译英语的动词词尾—ify、—ize。①例如: beautify 美化 idealize 理想化 simplify 简化 normalize 正常化这种用“化”作词尾的词,我们称之为“化”尾词。“化”尾词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翻译的需要,但也因此而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也由于“化”尾词有其不可替代的表达能力,我们自己也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创造出一些“化”尾词来,如:绿化、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词缀?目前公认的几条标准是:(一)同别的语素组词时位置固定。如,只能在前或只能在后,也就是定位语素。(二)在构词中经常具有类化作用,能标志词的语法功能。例如,凡是带“头”、“子”词缀的词一般都是名词;凡是带有“化”缀的词一般都是动词。(三)意义较抽象概括,是实语素意义虚化的结果。有些词缀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主要指附加意义(色彩意义)。  相似文献   

5.
存在句     
<正> 01“处所(时间)词语+动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般叫作“存在句”或“存现句”。其特点是:开头的名词性词语经常是表示处所的,动词是表示某一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动词后面的名词性词语则表示那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动词后边经常带“着”或“了”或“过”;动词后边的名词一般代表无定的事物,前边往往有“一个、几个”等词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文章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核心语义成分决定这些动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成分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笑”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这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动作 方式 (情态) 原因(目的)”,但具体词语的词化模式存在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中三个词 :(一 )《左传·庄公十年》之“轼”当为动词 ;(二 )《庄子·逍遥游》之“三餐”当为“吃三口饭” ;(三 )《孟子·告子下》之“人恒过”当为“人必然犯错误”。  相似文献   

8.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同一个动词加上不同的修饰语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同时,各种不同的语义也可以用意义非常具体的动词来表达。这类词语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语义包容性,即动词本身除了基本语义外,还兼有某些附加语义。这一现象在语义学中称为“词化”。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善于选用该类词语,能使作品或译作的语言更准确、形象、生动、传神。《红楼梦》的英译者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说道”两字时,突破原文的字面制约,采用了120多个不同的译法,创造性地挖掘了动词的词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谈词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现代汉语的词缀大都是由过去的独立的词或词根变化而成的,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或词根虚化的结果。词缀“性”也不例外。 “性”本是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说文解字》说:“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玉篇》说:“性,命也,质也。”“性”的意思大体是指:人的本性(左思《魏都赋》:“人有异同之性。”);事物的固有特点(《荀子·性恶》:“直木不待(?)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性格,性情(刘义庆《世说新语·忿捐》:“王蓝田性急。”);  相似文献   

10.
先看例子:孔乙己便给他们茴香豆吃。(鲁迅《孔乙己》)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例中的“给”和“讲给”都是表示“交接”意义的动词(“给”是语汇词,“讲给”是语法词),是双宾语句常用的谓语动词;它们现在都带了两个  相似文献   

11.
《四川方言词典》共收录了38个带词缀“巴”的方言词语,其中“巴”分别可以充当名词、形容词的中缀或后缀。带上词缀“巴”后,一部分词的词性发生了转变;以带词缀“巴”的名词为典型,新词词义多数被附上了一层贬义色彩。近来新兴的“N巴”体网络语与“单音节名词+巴”结构的四川方言词语有着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管取”的“取”不是词缀,它来源于致使义的“取”;“当情”仅在《西游记》中出现,而且只出现一次,它由“当即”误写而来;“好的”一词的意义为“一定”,仅见于《西游记》;“十分”在《西游记》中可以作语气副词,义为“实在”,由表程度的“十分”进一步主观化而来。  相似文献   

13.
在《林海》(第十册)一文中,由“一”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先后出现过八次九个词,但在这些词语中“一”字的音调有变化。字义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东西”这是我们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遂雅·称谓》一书中记载:“称物曰‘东西’也。”可是,你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用“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组合起来指代物品呢?这里有不少有趣的解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句子:“给”也可以代替“被”。(张志公《语法学习讲话》,P93)在这里,“给”和“被”的性质都不再是介词,它们表示的是“给”、“被”这两个词本身,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和谓语动词“代替”的宾语,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这样的词语在元语言学中叫作“目的语”(Object language).元语言学认为:语言从语义角度可以分析为两个级别,用来对  相似文献   

16.
从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下面分别简称为喻、警、醒、初、二.)收集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向”、“从”、“去”能够单独作动词,也能用在另一动词前面,用以介引某个名词性词语.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在、向、从,去”,无论就词义内容还是在句中所处的词境来看,都有若干差异.本文整理了这几个词的各种用法,并将其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可以发现许多“巴(巴)”做词缀的词;名词如“锅巴”、“哑巴”、“盐巴”等,而形容词也有像“干巴(巴)”、“紧巴(巴)”、“急巴巴”、“可怜巴巴”这样一类,而在东北方言中,更可以发现很多像“买巴”、“烧巴”“抽巴”之类“巴”做动词后缀的词。在不同的词里,“巴(巴)”表示的意思不同,如在名词后是构词语素,不能省略,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很深的意思,它主要是用来补述前一个词素并起衬音作用,而在动词后面表示一种口语语体。不管怎么说,“巴”本来是一个实词,那么它是怎么演变虚化为词缀的呢?本文想从“巴”的本义,以及词义演变,最后到虚化为词缀之后的结构方式、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几个方面,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诸”是文言词,可作代词、代词兼介词、代词兼语气词。“诸”可以理解为“之于”的合音,用在动词之后。其中的“之”字是前面动词的宾语,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字常介绍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在”、“到”等。例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把它放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相似文献   

19.
张海涛 《现代语文》2007,(4):116-116
爆料:(方言)动词,发表令人感到意外或吃惊的新闻、消息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把“爆料”列为新增词语,2002年增补本未收录,2003年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未收录“爆料”一词。看来“爆料”是近两年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遣词”和“造句”这两个词的释义为,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造句:把词组成句子.那么,在这个短语中,“遣词”的意思应为: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即为词语找到正确位置或在某一位置正确选择词语;“造句”的意思应为:把词组织成通顺的句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积累 重视语言积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