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存在不同的大学权力主体,其结构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中世纪时期表现为大学的工具性、权力主体的单一及其垂直结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表现为大学的世俗化、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及其三角结构;民族国家兴起和科技革命时期表现为大学的服务性、权力主体的复杂化及其扁平化结构。目前大学主体的权力系统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历史视角审视大学权力主体及其结构的变化,对于构建由多元权力主体参与的现代大学权力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库切的小说《凶年纪事》植根于霸权与边缘文化语境,颠覆现行叙事模式,将文本写作立场置于南非后殖民语境中,充分借用后现代叙事策略揭露了历史写作中的权力结构,从而体现了对历史与殖民话语权威的反抗,最终形成了对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颠覆。因而,《凶年纪事》所体现的是在后现代形式影响下的后殖民叙述,是后现代与后殖民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3.
关于福柯的知识权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蔚 《考试周刊》2008,(3):239-240
福柯是法国后现代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知识-权力"理论被认为是其对当代社会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为理解知识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此作用下对人和社会的控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正确理解福柯的知识权力观有助于总体把握福柯的思想体系,而作为后现代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福柯的知识权力观对于理解后现代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后现代时代,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最先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其教育行政的改革与发展也更多地反映了从"现代教育行政"向"后现代教育行政"的范式转换。教育行政制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的分配模式,美、澳的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更加强调"集中控制、分权管理和民主参与",当代美、澳教育行政制度的权力分配就反映了后现代"服务型教育行政"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法权力范式建立在国家干预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实现经济振兴的目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法权力范式的弊端不断显现.文章中认为,经济法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内溶性、共生性,应该以此为基础,以培育、发展、保障市场主体竞争力的、公平开放竞争机会、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为核心重新构建我国经济法的权力范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以基层政权建设为主要手段构筑起了国家政治权力体系。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治权力在与地方政治力量互动中经过了复杂多变的博弈,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地完成了国家政治权力体系的建构。当下,对于这一历史时期国家政治权力体系建构的研究还有待提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新中国国家政治权力体系建构研究从宏观层面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中国的语境中,"儿童"是一个被建构的概念,以儿童为研究视角并非完全出于其本身研究的意义,更为重要的则是以儿童为节点和方法,勾联出儿童与社会、历史、国家等诸多维面的复杂关联。儿童的"可塑性"、"过渡性"使其具备了"建构"或"想象"的先天条件,它的发现有效地介入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政治想象。在他们的身上折射了社会、历史演变的行进轨迹,应将其置于整个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予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封建帝王敕封妈祖的历史现象入手,尝试以"权力-游戏"视角,通过解构封建政权与文化认同适时"在场"的矛盾过程,重新审视封建王朝时期妈祖文化认同机制,进而探究其底层逻辑。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机制权力主导者运用文化策略规约和塑造了个体的社会认知模式,然而,个体也能积极地利用主体认知模式进行抵抗:或寻求自由、自得其乐,或隐蔽自我、逃避控制。研究揭示了封建时代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所暗含的文化权力格局,并试图为今后扩充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路径,以文化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以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为例,评析了历史学领域中新兴的文化研究取向的特色与不足。该书采用的时新的文化分析思路,源于历史学与后现代思潮及象征人类学的联姻。在分析传统中国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现代化变迁时,这一思路显示了独到的阐释能力,从而揭示了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进程当中极少为人注意的负面效果,也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启鉴。同时,这种文化研究取向也留下了三个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即文化阐释与理论模型建构的关系、经济因素与文化变迁的关系以及国家政权内卷化在文化时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有关《文艺阵地》研究不少忽略了国家权力对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从国家权力视角切入,细致考察原稿审查制度、印刷发行制度,并紧密联系《文艺阵地》所遭受的钳制与查禁史实,较为客观地说明了战时国民党文化"围剿"的真实面目。国民党对国家权力的滥用,大大限制了《文艺阵地》的出版自由,也严重阻碍了战时进步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研究现代权力从权力具有生产属性入手,着重于现代权力的具体与细节,属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师生关系蕴含着权力运作,现代权力具有的关系性、网络化、去主体、非中心等特征在师生权力互动中明显存在,既与传统权力形成矛盾,又因规训权力的泛滥成为师生冲突的诱因.微观权力理论为师生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两个方案:局部斗争和现代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2.
福柯对他的微观权力理论阐释方式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强调权力是关系、是网络、非实体、无中心等,容易导致人们认为其权力理论缺乏技术支撑。福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更加关注和阐释了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的技术问题,运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了权力技术支撑系统的历史流变,阐述了现代社会规训权力的技术支撑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为其微观权力理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研究方法独具特色,体现在文化视角与复线史观的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将文化横向与历史纵向有机结合.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权力文化网络分析的"非利益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权力书写是文学里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关于权力的叙事,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既是作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追问;作家们通过对权力的书写呈现了小说的独特意义,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的权力叙述彰显了作家们的叙事立场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大学权力运行制约与监控提出了挑战。从财经权力的视角分析上海交通大学财经权力运行,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制度固化财经权力层级性、层级制约和横向制约并重、加强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完善评价反馈和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晚清是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运作期,同时也是从古代历史向现代历史的转型期。应用外在作用于知识体系的力量,以推动服从于现代民族国家意志的知识生产、批评理论之构造,是当时知识界普遍追求的总目标。在此历史境遇下,对西方知识的翻译和介绍上的优先权,便成为掌握权力创造真理并使真理为己服务的文化制导权。在新型知识权力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传统知识与政治的矛盾,晚清的翻译出版得以发生、发展和兴盛。西方知识的引进大大推进了中国知识变革的进程,但是由于政治与知识的割裂未在晚清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知识权力的转型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晖 《焦作大学学报》2008,22(1):127-129
权利与权力的辨析是民主宪政的基本问题,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归结其历史根源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失衡所造成的。通过研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失衡的历史状况和原因,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对于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一个基于研究视角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学的历史和比较的视角、经济学的市场要素流动的视角、社会学的公民权利的视角和政治学的政治权力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进行一个历史性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文献对户籍制度的研究共识、不足与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中,孟悦、戴锦华的《浮山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力,从而也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就,它在宏大的历史叙述视角当中,对中国女性的文化生存进行了深人的质疑和探寻。  相似文献   

20.
从民族主义视角看,作为创办者与主笔之一的梁启超的思想变化影响了《新小说》的分期,也影响了小说作者的历史叙述。这些作者与其说是叙述历史,不如说是重构历史,召唤民族主义;宗旨乃在于将中国纳入世界普遍历史格局,将其变成现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