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访谈者介绍:林文宝(以下简称“林”)台湾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镜中(以下简称“赵”)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台湾教育研究院筹备处副研究员。王林(以下简称“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从海峡两岸的情况来看,语文教学有哪些困境?“班级读书会”对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和意义?赵:对大陆的语文教学就是这几年有一些了解。我觉得海峡两岸在语文教学上的困境有些不太一样。就大陆的语文教学而言,我觉得是开放性和多元性不够,文学的基本功还需要提高。就台湾而言,孩子的语文基本功不够,但活泼性和创…  相似文献   

2.
2008年,我国大陆与台湾高考语文试卷有同有异。两岸试卷题型基本一致,对语文能力考核的范围大致相当,都注重程序性语文知识的考核。但对具体试题类型,语文能力考核的重心和形式以及对陈述性语文知识的处理有别。  相似文献   

3.
语文,在台湾称为“国语”。由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两岸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了解台湾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独特做法,对于我们强化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国民小学选用比较广泛的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国语》(以下简称台湾版)五年级上、下两册与大陆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进行对应比较,了解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由台湾小学语文教学协会会长赵镜中博士率领的台湾小学教师代表团,来福州进行闽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交流,笔者听了台湾知名小学语文教师苏兰老师执教的两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  相似文献   

5.
吹响的号角     
语文教育大讨论是1998年中国教育界最大的热点之一;●标准化命题、人文性的尚失、教条主义的盛行,把语文教学逼在了死胡同;●语文教学的弊端是教育畸形发展的表现之一;●中央痛下决心,从中考模式改革和教材改革入手,启动革新语文教学的车轮;———98语文教...  相似文献   

6.
张晋 《学语文》2021,(1):23-25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是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关键。教师应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直面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真实困难、联系当下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等方面入手,创造性地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语文言语实践活动,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周小蓬 《师道》2013,(9):34-35
今年4月在台湾举行第六届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创意语文教学交流活动暨第一届两岸四地语文教师典范教学演示研讨会期间,有8位语文教师分别展示了朗读教学、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教学、议论文的以读带写指导教学等8堂课例,课型多样,方式多元,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语文教学各自的风采和特色,为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其  相似文献   

8.
曹红霞 《考试周刊》2009,(10):62-62
“训练”在1990年前后一度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然而进入21世纪,“感悟”成为热点,“训练”一词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忌讳。近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则提出:“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其实,语文教学应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训练体现工具性,感悟体现人文性。两者不可偏废,应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行为研究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近几年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课堂教学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师是语文学科的施教者,课堂行为及策略更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不少似乎与语文学科特点若即若离的综合性测试题。这些试题,因其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又考查其逻辑思维能力,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之所以看中这类题,无疑是想提醒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语文,关注生活,肩负起“大语文”教育的重任,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热点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文化与语言、文化与隐喻的关系为切入点,首先从文化差异的视角,通过比较英、汉、蒙三种语言的隐喻表达的异同,重点分析了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问题。其次,对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的关系,翻译的不确定性,隐喻的可改述性和隐喻的可译性等隐喻翻译的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建议在保持多元文化的同时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外语教学中既要强调隐喻所呈现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有必要在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之间的在隐喻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这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网民的热情参与已成为推动网络热点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我国近年来主要的网络热点事件,分析了中国网民参与网络公共热点事件的媒介路径与媒介话语,认为网民参与在根本上改变了热点公共事件的发展轨迹,并对社会产生了多元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夏在中国北京和德国格尔墨斯海姆市召开了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和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研讨会。这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和与会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四个方面集中反映了21世纪国际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动向和发展前景:第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正在成为海峡两岸学者共同为之努力的事业;第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在研究兴趣上正在走向国际化,在理论应用上正在实现本土化;第三,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要根据汉语特点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进行,这正在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第四,海内外汉语教学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与国内汉语教材和师资的供需错位。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写方式.台湾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对此后台湾文坛的歌词创作有着持续的影响.据此可看出作为中华区域文学的台湾方言文学之源流.  相似文献   

15.
This historical study reflects on history curriculum debates over the last 20 years in Taiwan. To open up possibilities for contemporary Taiwanese to rethink themselves in term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ubjectiv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subjectivity in the past. It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as a key issue in history curriculum debates. Particularly, it examines language issues in the 1920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histories of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deology,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Rather than addressing issues of identity (national or cultural), identifying who Taiwanese really were, or looking for Chinese or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meanings of “Taiwanese” in the 1920s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discourse of language reform for civilis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discourse suggests that the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of Hànwén as a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ce and flexible linguistic instrument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constituting Taiwanese subjectivities that shaped Taiwanese practices of the self for distinctive civilisation.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相同的语言与思维方法。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比大陆起步地早 ,它所遇到的和它的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分析台湾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探讨解决的办法有助于大陆地区克服高等职业教育遇到的困难和掌握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就以这一基本思路 ,对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s localisation endeavour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he Taiwanese localisation movement as a way of reimagining meanings of Taiwaneseness constructed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It focuses on the xiāngtǔ (nativist) literature movement in colonial Taiwan in the early 1930s that was initiated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create real Taiwanese literature on Taiwan and for the Taiwanese masses. Besides being a social education initiative to improve Taiwanese mass literacy, the xiāngtǔ literature movement was a localisation effort to reform Taiwanese language and preserve Taiwanese culture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reform discourse made a turn towards specifically Taiwanes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stead of pursuing modern Japa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were the then available cultural impulses in colonial Taiwan. Local Taiwanese language and folk culture were essential curricular materials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agenda that created particular meanings of Taiwaneseness for colonial Taiwan.  相似文献   

18.
郭晶 《中学教育》2009,(2):40-43
目前,青少年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众所周知,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普遍低于西方国家青少年的创造力,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青少年的创造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改进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语言测评的真实性问题是交际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语言测试的一大标志,也是当前国际语言测试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如何正确诠释"真实性",是国际语言测评理论研究中一个亟待澄清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语言测试领域的"真实性"内涵作了初步探讨,阐述了真实性研究方面的观点,分析了如何正确看待语言测评真实性的本质问题,以期对我国目前外语测评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