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巴金作为思想改造对象在《团圆》的创作中,思想并不是在自如的空间运行的,作品显得滞涩、沉重。《英雄儿女》的作者毛烽本身就是一个革命者,革命者写革命文学,在创作空间中是较为自由的,作品流畅,基调比《团圆》明亮得多。《英雄儿女》比起《团圆》显得通畅明快也与文体有关系。小说《团圆》中有很多叙述、议论,全篇采用的基本上是间接叙述。电影《英雄儿女》就得考虑直观的表演效果。《团圆》的人物处理是分散形的,《英雄儿女》的人物处理是向心形的,还充分调动了电影的声像艺术手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巧团圆》是传奇中最具戏剧性的篇目,是李渔求新求异思想的代表作品。在李渔的创作中多次出现对同一故事题材进行两次创作的现象,本文结合李渔的戏曲理论分析其传奇作品《巧团圆》对其小说《生我楼》的重新创作。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的《邯郸记》,以浪漫的梦幻为戏剧构成,寄予了作家凝重的警世之叹.其中卢生被迫选择婚姻、无奈求取功名、不得不屈从于权贵的命运浮沉,既是对晚明动荡社会的真实反映,也是汤显祖性格、思想矛盾在创作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的《邯郸记》,以浪漫的梦幻为戏剧构成,寄予了作家凝重的警世之叹。其中卢生被迫选择婚姻、无奈求取功名、不得不屈从于权贵的命运浮沉,既是对晚明动荡社会的真实反映,也是汤显祖性格、思想矛盾在创作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传奇》一书,从汤显祖从政、从事戏剧创作、为人三个方面,塑造了汤显祖的鲜活形象。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题材,创作了《紫箫记》与《紫钗记》两部戏曲。这两部剧作虽都是以《霍小玉传》为本事,但其中表达的思想却有很大不同:因科举受挫,汤显祖在《紫箫记》中流露出浓厚的佛道思想;为与社会不公作斗争,在《紫钗记》中则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两部剧作的背后,一条共同的主线是汤显祖在“至情”道路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汤显祖不到30岁时,曾根据《霍小玉传》作《紫箫记》,但未成,十年之后,汤显祖在南京身居闲职,又作《紫钗记》。时隔十年的两部作品相比较,彰显了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原则、创作手段、艺术语言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而《紫钗记》在他的戏剧创作史上也成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评论家在品评创作主体对,常指出一个“识”字,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识”作了尝试性的解释.然后,结合读《牡丹亭》的感受,论述了“识”时于创作的指导、决定作用.以及汤显祖的“识”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然后,又从时代思潮,汤显祖的思想修养.即从客观和主现两个方面论述了汤显祖的“识” 形成的原因.本文试图透过对具体作品的剖析,进而把握作家的主观世界;试图用今天的观点来阐释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美学思想核心--"情"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是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汤显祖张扬的“情”有其独特的内涵,并由此独特的美学观出发,生成了其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对此、应抓住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情”这一独特范畴,加以探究,解读其“情’之内涵;进而剖析“唯情”之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0.
汤显祖《牡丹亭》的文化意蕴,应从"故事产地原型"、"牡丹亭原型"、"断井颓垣原型"和"人物形象原型"等四个从未得到破解的"隐秘"入手,予以深入的文化解密,方能彰显作者鲜为人知的反理学、扬人性的深刻意图,系统把握作品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1.
"立主脑"是清代戏曲家李渔提出的一条戏曲创作原则,这条原则要求作家在创作传奇作品时要确定剧中的关键人物及围绕其发生的关键情节,即"一人一事"。汤显祖《牡丹亭》的"主脑"为杜丽娘"游园惊梦"这"一人一事"。在《惊梦》这一出中,杜丽娘的形象发生了巨大转变,成为汤显祖"至情"理想的载体和代言人,"游园惊梦"成为全剧剧情发展的关键。同时,《惊梦》在全剧结构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一生的心灵矛盾和苦闷在于文章名世与大道践履的抉择两难,矛盾的根源在于汤公具有强烈的对家族,师友和社会所期许于他的慧命担当意识,这激励了他“深心延不朽”的不朽之思,而与此同时,他也具有强烈的中国士大夫文人济世立功的情怀,这使他甚至认为诗人也“诚不足为”,“吾所为期用于世”,然而,当济世大道难以践履时,文章名世也难以理成前绪,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在他一生最苦闷的时期,他领悟到“人生精神不欺,为生息之本”,终于心精力之一,在他并不以“不朽”业自诩的戏曲“小技”上,成就了让后人惊汉不已的传世伟业。可惜,这真正辉煌的诗意人生对汤公来说却太短暂了,他终不能“绝去杂情”,终还是被“疵累”所囿,终凝铸成让后人扼腕吧息的悲剧, 汤显祖的悲剧说明,启蒙时代知识分子的蜕变是极其艰难的,启蒙思想的意识也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我们不能超越历史而拔高启蒙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在以戏曲为本事的《牡丹亭》中,出现了大量集唐诗,文章将着力于概括其文体特征及在剧中的文学功能。融入戏曲母题的《牡丹亭》中的集唐诗,除秉承了传统集句(唐)诗的总体特点外,在文学特征及文学功能上也有新的价值,很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出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出"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出评",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戏剧观的重心是情与真。肯定情即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 ,反对以理格情 ,承认人的情感生活和自然欲望 ,在创作中则表现为高扬人性大旗 ,抨击礼教对人性的扼杀。崇尚真 ,就是要把真情实感不加雕琢地表达出来 ,反对封建传统教育和科举 ,反映在创作上就是写真情、真人  相似文献   

17.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针对初、盛唐以来颓靡的文风,他提出写作古文要学习先秦两汉之文,尤其是要学《史记》。《张中丞传后叙》是韩作中深得司马迁神髓之作。本文从《张中丞传后叙》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两个方面来探究韩文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存《音韵辑要》一书的版本可以分为刻本和抄本两大系统。从整体上看,刻本系统主要有载德堂藏板和咸德堂藏板两大类。从版式,刊刻者和内容字体上看,二者均无太大差别,故而可能便是同一刊者先后所刊之本。咸德堂藏板在整体上字迹比较模糊,有很多脱误和漶漫不清之处,故而可能是后印本。  相似文献   

19.
“关目”是关于戏曲结构情节安排和构思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明代戏曲评论家品评元人杂剧和明代传奇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戏曲关目理论,这些理论在戏曲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形成了他独特的戏曲关目艺术:关目新奇有趣,细密紧凑,关注人情。李渔的戏曲关目理论及创作实践,对我们深入了解其戏曲创作成就及繁荣当代戏曲文化事业,提高创作、改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