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的英语动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对比法论述了语气(mood)不是英语动词的语法范畴以及‘have+-en’应该确立为英语动词的一个独立的语法范畴的观点,指明了体态、语态的语义实质,给英语动词的时态作出了新的定义,从而揭示了英语动词存在一个以时态为纲、包括时态、情态、式态、体态、语态的范畴体系并抽象出能生成所有英语动词短语的范畴公式。  相似文献   

2.
时态是英语动词的重要语法范畴 ,从时态体系的角度讨论非谓语动词的运作规律。对英语动词的非限定动词短语 (间接时态 )与谓语形式 (直接时态 )之间的时间、语义关系进行研析 ,通过分类研究 ,揭示其与说话时刻的关系 ,概括语义和句法特征 ,将非谓语动词纳入时态范围进行研究 ,使英语动词时态语法范围具有更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3.
时态是英语动词的重要语法范畴,从时态体系的角度讨论非谓语动词的运作规律。对英语动词的非限定动词短语(间接时态)与谓语形式(直接时态)之间的时间、语义关系进行研析,通过分类研究,揭示其与说话时刻的关系,概括语义和句法特征,将非谓语动词纳入时态范围进行研究,使英语动词时态语法范围具有更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4.
时态属于语法范畴,是动词表示时间的语法形式。英语动词有两个时态: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 但英语的时态和时间,并不完全互相对应。例如:现在时态主要表示现在时间:We are ready,但有时也可以表示将来时间,也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动词的体是指动作经历的方式,即表示动作的进展情况已经完成还是在进行中。因此,体和时态是两个不同的语法范畴。 英语动词有两个体: 进行体(the progressive aspect)和完成体(the perfective aspect)。 时态跟体结合。两个时态加上两个体,便有两个简单的动词形式:简单现在、简单过去;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法学家将英语动词的时态解释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多时态"的支持者和"双时态"拥护者都试图证明时间和时态的一致性,这样无疑削弱了他们的定义的解释力。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文章将时态定义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与参照点之间的关系的语法范畴"。以奥古斯丁和柏格森的时间观为哲学理论,文章提出"统一时态"的观点,认为英语只有一种时态,即现在时态,它包括"现联时态"和"现距时态"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语法是研究词的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则。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学问,以准确、生动和修饰为目的。语法修辞(也称消极修辞)则指的是没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饰性写作技巧,是运用语法对语言进行描写,使演讲和写作能有达意、传神之功效。具有修辞作用的语法现象一般有动词时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和非限定动词等。1、动词时态的修辞作用。就英语和汉语而论,动词时态只属英语范畴。在汉语中,动词的词形不因行为的时间而变化,行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动词的两个语法范畴。在张道真所著的《实用英语语法》中,他对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这样定义的:“作谓语的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情况)发生时间的各种形式称为时态。”而语态则是“表示主语是做这动作的人或物还是承受这动作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8.
动词是英语句子的生命,是英语语法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英语句子的基本格式或者句型及其语序和句子成分的确定无一不和动词有关;而且,动词与其它词类的关系密切,涉及的语法问题较多,如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无一不是由动词引起的题目。但是,中外语法著作及其教材关于英语动词分类的建树却是:或不尽一致,或相去很远,且众说纷纭,各持已  相似文献   

9.
英语动词体貌范畴的提出虽有年岁,但对"时态"和"体貌"的争议仍在持续。本文以have+-en为例分析说明英语动词的四种体貌形式。体貌范畴内,一种体和其余三种体对立,这就克服了两体论的局限性,并且从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个角度诠释动词的时态和体貌,甚至语态形式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体态是英语动词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但长期以来,语法学家对体态的论述大多态度不够鲜明,或者每人都有一套自己才认可的体系,以至于在体态子范畴的数目方面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无疑给语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文章不想涉及英语动词到底有几个体的问题,而只是想通过对Quirk,Greenbaum,Leech以及Svartvik等四人所独著、合著或参与的主要著作中体范畴实事求是的分析,以确认他们对体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英语考试中动词过去时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过去时态属于语法范畴,表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与动词形式的一致性。语言是复杂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时间和时态错位的现象。许多同学在学习时都感觉吃力,并且他们对动词过去时态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没有随着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而有明显改善。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学习过去时态比较困难的原因,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法学说的产生 ,使时态 /体中是否有将来时的争论突出了。新的观点认为英语时态 /体中不存在将来时 ,只有过去时和现在时 ,这一观点与传统语法的观点相悖。那么究竟应不应该否定将来时呢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语法学家们是如何为时态 /体下定义的 :“时间是人类共有的概念 ,无论什么民族 ,无论什么语言 ,其所有的时间概念皆是共同的 ,尽管时态 /体是一个语法范畴但动词的时都是基于时间的基本概念来描写的”。如 ,薄冰对时态的定义是 :“时态是一个语法范畴 ,是用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夸克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近些年来.语法学家在突破传统语法八大时态(或十六大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动词时态观——“商时”论。国外有Rando1PhQuirk,Sidneyhreenbaum,GeoffreyLeech,JanSvarfrik为代表;国内有章振邦,吕天石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时态(Tense)是表示动词动作或状态存在的“时间”的动词形式(语法形式);英语有两个时态——现在时态(PresentTense)和过去时态(PastTense)。这种时态观与传统“时”、’‘体”不分的时态理论相比确有进步。但这种时态观仍没有使时态从单一的时间范畴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样在语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Marrakech一文中的时态语篇特征分析,指出时态的形式存在于句子层面,但时态的意义和功能却是语篇性质的;时态体系的选择和布局是作者谋篇布局策略的一部分;时态在语篇中是成体系的,不同的时态会在不同体裁的语篇中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语篇特征。并对英语时态教学改革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时态的教与学应该由初级向高级阶段从以句子为中心向以语篇为中心过渡来逐渐对时态体系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时态是英语的语法现象,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本文从英语动词时态的构成形式与其所表示的意义的不一致性,阐述英语动词时态“错位”的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动词是英语句子的核心。英语动词的时态是英语动词的灵魂,它构成了英语动词丰富多彩的语法意义,有时甚至会形成新的词汇意义。因此,英语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英语动词时态的习得,它的习得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标志。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所学的英语时态越来越多,句子结构也变得相对复杂,因此对所学的英语时态有些茫然,有时会混淆时态的用法,为了让学生理清高中时态的用法及结构,有必要在此处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有定和无定语法范畴是制约一种语言句法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英语中.冠词在表达这一语法范畴上起重要作用:而因为冠词现象在汉语中的空缺,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冠词的难度,也会使人误认为汉语中完全没有有定无定语法范畴。事实上.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在表达时间有定性上亦有显著特点;而基于自身语法特点,汉语则主要借助语序及词汇手段来表达有定无定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18.
语法填空是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语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题型涉及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个方面,重点在于"突出语篇,重在运用"的命题思路,不仅体现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短文改错     
【知识要点】短文改错要求学生牢固而准确地记忆和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知识 ,尤其是以下几类知识 :1 .动词用法 :动词是构成英语语句的基本要素。动词用法错误是历年短文改错考查得最多的知识点。动词的用法也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复杂的用法 ,它涉及到构成语句的时态、语态形式 ,句法功能等等。2 .连词用法 :短文改错对连词的考查仅次于动词。连词的正确使用 ,直接影响到句与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逻辑关系。只有正确使用连词 ,才能准确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目的和要求。3 .语法知识 :语法是构成英语语句、语篇的经脉 ,除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外 ,…  相似文献   

20.
时态通常被定义为动词表示其动作或状态时间的语法范畴。时间常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在许多情况下,英语动词的不同时态与不同时域有对应关系,但在许多情况下,过去时态不表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时态不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于现在。时态与时间具有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