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运作模式同一般产业商业模式相比,具有商业模式的依托性、价值网络性、风险性、运作高要求性等特点。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环境、产品定位与开发、产业品牌营销、市场化产业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构建等策略乃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有效商业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民族文化创意挖掘商业模式价值源泉、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实现商业模式价值延伸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商洛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优势突出,但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仍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缓。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探讨商洛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联动作用,一方面促进文化产业链向旅游方面延伸,另一方面促进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附加值。从而提高商洛市的旅游吸引力、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商洛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炎帝陵景区在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中,通过采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实现模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塑造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文化旅游产业运营模式、创意产业链的价值延伸模式等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增值效益,并促进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对炎帝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炎帝典礼不规范和缺乏对外联合营销的意识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应该大力培养或吸纳创意人才,转变思路,在对内深挖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创意产业链的同时,实现跨区域的旅游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创意旅游是河南省旅游业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河南省发展创意旅游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创意旅游的策略,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二是大力吸引创意人才,三是延伸和拓展旅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2):73-76
包容性发展视贫困群体与贫困区域为经济新增长点,覆盖微主体与宏观变革相互支持的经济扩展与福利改善过程。全域旅游精品村通过数字赋能、绿色化赋能和产权化赋权构筑包容性发展的新动能,以政府-市场-社会的有机合作不断推进共享式繁荣。提高旅游产业间的关联度,挖掘景区核心竞争力,以点开面,从旅游的全过程、产业全方面、配套全要素、旅客全体验来优化旅游产业链,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并且促使向农副产品、餐饮服务、娱乐、购物等二、三产业的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安康与汉中两市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安康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特征明显;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链较短;旅游文化内涵不丰富,旅游产业生命力较弱。为推动安康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业的生命力;二是与周边地区深度合作,推出更多的精品线路;三是以建设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重塑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7.
牛君仪 《天中学刊》2014,(1):106-109
嫘祖文化是河南祖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传统蚕桑服饰文化、科技文化、女性文化、母亲文化、行游文化于一体,是现代旅游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从旅游产业视角深入研究西平嫘祖祖根文化,延伸嫘祖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提高嫘祖文化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不仅能对传统的地方嫘祖文化进行保护、开发与创新,还能通过打造地方旅游品牌,带动西平县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意旅游作为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新兴产物,引领了旅游的消费升级,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借鉴国内其他香草类景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法,对泉州南安香草世界度假村的旅游发展进行实例剖析,分析其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机遇以及不足,从创意旅游视角,从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主题的突出以及创意空间的塑造等方面对其发展做出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PES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宏观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拥有较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但依然还存在农业与旅游业产品融合形式单一、农业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问题。在推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农业旅游产品,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的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0.
明确县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对于广大县域坚定旅游发展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从旅游的同时性、同在性和综合性、开放性等自身特性入手诠释了县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这种逻辑关系探索了具体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旅游自身特性使得县域旅游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具备可能性,两者的融合又随着县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使县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以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促进县域旅游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五链’耦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模式,是县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