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呼和浩特旅游区资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评价是把握区域旅游开发方向和空间布局的基础。本文依据呼和浩特旅游开发实际,系统地提出了资源评价的原则,建立了评价系统:1.旅游吸引向性12。旅游开发潜力级;3.旅游开发限制型。对区内59处旅游点进行实证评价,旅游吸引向性、旅游开发限制型依据定性分析直接给出;旅游开发潜力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及模糊数学方法定量计算。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具有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资源基础,但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限制较大,整体开发价值受到影响。结合旅游市场势态和全国旅游地域分工,呼和浩特旅游区应以体现民族与地区特色的草原民族风情为资源开发方向,以观光旅游和娱乐旅游为主,辅以开发召庙文化和民俗旅游等专题旅游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呼和浩特地区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和旅游节庆活动等旅游资源入手,着重论述呼和浩特地区民族友好往来与旅游资源的密切关系。通过论述,得出民族友好往来是呼和浩特地区旅游资源的历史之根和文化之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地名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呼和浩特是一座县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城内召庙云集, 有大小庙宇50多座,故又称“召城”。  相似文献   

4.
一、总述呼和浩特召庙清真寺的历史,是和整个中国历史分不开的。要了解召庙和清真寺的历史,必须结合元代以来的中国史作一总的回顾,现即本着上述精神,总述呼和浩特召庙和清真寺兴建的历史背景及其沿革如下: 1、黄教传入呼和浩特的经过黄教传入呼和浩特地区,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为了明确黄教传入呼和浩特的经过,必须回溯到元代。元代忽必烈汗统一中国以前,就曾召西藏喇嘛八思巴到蒙古,尊为“国帅”。1260年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就目前而言,哈尼梯田地区文化消费能力相对低下,文化旅游开发不足,特别是其重点开发项目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基于针对环哈尼梯田圈(主要是元阳县地区及其下辖区域)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长街宴"和"梯田红米"的开发现状的研究,为完善两者的开发系统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将有助于哈尼梯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以此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祖辈世代聚居地区目前还处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形态。文章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石"文化旅游形象"为突破口,对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产生的根基——各种类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提出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概念在对推进哈尼族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促进哈尼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应具有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旅游"文化污染"的原因及对策--以民族旅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旅游业有利也有弊,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污染"即是其弊端之一.民族旅游中"文化污染"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造成民族旅游"文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发展民族旅游的必然结果;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急功近利"行为;旅游者的素质原因.具体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做好民族旅游开发规划;提高少数民族旅游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确保少数民族群体可以直接从民族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者在研究文化旅游开发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生产手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进行研究,提出了甘肃省文化旅游的开发战略,为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使其成为民族地区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结合楚雄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旅游开发策略。楚雄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中以"茶马古道文化"、"盐井文化"最具有代表性,通过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开辟"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和科普研学营地,传承文化遗产、培树文化自信;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唤起文化记忆。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原始生态旅游圈以"寻源"、"探秘"为主题,充分发挥与湖南桃花源、神农架、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十堰南部山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武陵峡、桃花源核心旅游产品,打造以女娲神话文化、上庸古国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相衔接的观光、养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九道阴峪河峡谷等原生态景区,与神农架大九湖景区对接。以"吃在竹溪"为重点,开发建设竹溪"三贡文化"、竹溪菜等旅游产品,以及大仙山、鸡心岭、朝阳宫等特色文化景区。以诗经文化为重点,把房县打造成"诗祖故里·诗歌圣地"。同时,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统筹领导和规划,打造自驾游示范区,重视十堰特色地域文化在饮食和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作用,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制定生态文化旅游规范,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受当时特殊历史环境之影响,竹林七贤中主要成员,先后来到豫北地区隐居,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之游,"竹林七贤"也因此得名。竹林七贤在豫北地区留有丰富的遗迹,也留给了豫北地区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成为当地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豫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正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综合考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竹林七贤与豫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真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4.
"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和林芝、云南迪庆等地,其中的核心区域被称为"康巴"地区,道孚县即位于康巴地区的中央东部地带,拥有道孚藏族民居、扎坝走婚大峡谷、玉科草原等独特的景观.但同康巴其他地区一样,道孚旅游发展时间短、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匮乏.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孚旅游的品牌策略、文化旅游产品策略、自然旅游产品策略等,对廓清道孚旅游发展思路、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奇异的原始森林、绚丽的文化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 ,为发展内蒙古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 1979年起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主 ,内蒙古开始接待来自日本、美国、欧洲、大洋洲、东南亚及台湾、香港的旅游者 ,接待的地区逐年扩展 ,旅游客源不断增加。进入 90年代 ,利用陆路口岸发展了中俄、中蒙边境旅游 ,常规国际旅游、边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等协调发展 ,并形成具有多形式、多渠道和地点的旅游业格局。内蒙古的旅游业是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行业 ,但也存在一定问…  相似文献   

16.
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从观光旅游提升到休闲度假旅游阶段,为冷点地区提供了"升温"的机遇,本文从考察旅游冷点地区的特征与类型入手,以安徽皖北旅游区为考察对象,研究旅游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提倡整体开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省政府领导下的跨市域联动开发体制,市场主导下的多元化旅游投资与开发机制,系列化与品牌化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与旅游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整理并开发和平文化资源,具有人文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功效。目前,大湘西地区和平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现良好局面,但也有不足。因此,多方联动、科学整合,以及从"道"、"法"、"术"的层面实施深度开发,不仅对实现大湘西地区和平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而且会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普遍,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开展客家民间信仰的旅游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地域特色,优先开发民间庙会和宗教建筑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开封宋文化旅游演艺是继承、保护、开发和创新"宋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触媒体"之一。开封宋文化旅游演艺可分为市井民俗文化、宫廷文化、府衙文化等八个方面,其特点主要是鲜明的"宋文化"主题、明确的差异化定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多元化的演艺剧目。目前,开封宋文化旅游演艺发展面临着"潮涌现象"、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宋文化旅游演艺的体验性有待挖掘、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政企携手防止"潮涌现象",加大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增强旅游演艺产品的体验性,不断健全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等举措,是开封解决目前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安徽旅游业"十二五"重中之重是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而产品体系开发是皖南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工程。皖南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应该分层次、系列化地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即整合区域内丰富多样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开发成系列化、层级化、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尽快形成由龙头产品、核心产品、特色产品、新型产品等组成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