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在构建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主体法保护主体平等竞争;市场规制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宏观调控法保证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社会保障法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经济法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是武汉1+8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探讨城市圈试验区应把握好经济与金融关系,应对试验区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给武汉城市圈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应形成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负面影响小的产业结构。文章以此为目标,构建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由传统产业向"两型产业"的转换能力,并对各城市"两型产业"的转换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各产业发展现状离"两型产业"还有一段距离,各城市在产业转换能力和转换速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亟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绿色物流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当前物流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企业和人才建设"三驾马车"的策略以稳步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湖北高职教育的现状,湖北高职教育应该在高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高职教育理念、发展模式、职教体系、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五个相同性和六个不同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长株潭城市群战略对策,着重提出长株潭城市群应突出湖湘文化特色、突出城市群特色、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突出省域内淡水环境的内部控制与整治等富有特色的"两型社会"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劳动者素质提高。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域8+1城市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培训为研究范畴,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内涵作了明确界定,深入剖析了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建设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的现实意义,系统地设计和论证了"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社会公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社会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的人力资源培训联盟"、"社会人力资源培训质量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的新要求,湖北省高职教育的现状与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构建适应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两大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相互毗邻。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这两大城市群在建设目标和建设成效方面略有不同,具体体现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一体化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对比这两大城市群有利于皖江城市带借鉴武汉城市圈的经验,更好地建设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启动三年多来,通过集中推进5项重点工作和实施20多项专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起步时间不长,圈内各市之间起点不一,无论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国内其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或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武汉城市圈要正视差距,重点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为促进圈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管理模式落后等特征,制约了规模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发展机遇,跨越环境不优、融资困难、治理结构等障碍,实现规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背景下,将武汉化工企业搬迁出武汉三环线内已经刻不容缓。本文简单描述了在两型社会下武汉化工企业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战略等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武汉城市圈农业发展的实际,就如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一体化工作,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经过2年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进了武汉及周边8个城市的整体发展。但在"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传播方面,目前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需要进行旅游整合营销传播。文章借鉴山东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的经验,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利用外资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对外贸易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外贸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9个构成地区显现出不平衡性,外资外贸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及内资与内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武汉城市圈的对外开放力度,切实提高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技术水平,突出武汉城市圈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产业结构重点,合理推进武汉城市圈各地市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组成城市之一,鄂州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发展和行动计划,文章从发展现状和规划思路出发,探讨鄂州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武汉城市圈丰富的社会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背景下,就业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城市圈内就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城市圈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节约资源,进而有助于建设两型社会。在推进社会就业资源共享方面,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可以从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完善制度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圈域内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武汉城市圈的高职教育要跨越院校合力不够、政府投入不足、制度建设滞后等发展障碍,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高职品牌、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机制等措施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的月度经济数据,研究了武汉城市圈经济指标对湖北经济总量指标的滞后效应、交叉影响,以及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城市圈与湖北经济总量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经济变化不明显,城市圈的一体化、集团化效应还未真正体现出来,同时政策的滞后效应也有待于未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