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标要求: 1.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2.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3.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4.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到处可见道路、房屋、山川、桥梁……,在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的创造物中,蕴含着大量的平行线与相交线.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发现平行线与相交线的一些特性,并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一、学习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等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月刊》2011,(7):55-56,64
本节内容 本节学习的内容有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这两条非常重要的性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B.互补的等角是直角C.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D.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锐角之和为钝角B.锐角小于它的补角C.锐角大于它的余角D.钝角大于它的余角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B.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C.大于90°的角是钝角D.邻补角也是补角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①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若a>0,b≤0,则ab<0③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  相似文献   

5.
<正>《余角、补角、对顶角》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中的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明白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猜想——推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本文通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实录,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情境引入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第四节中有这样的两个性质: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当时有很多学生都会想,这个性质也不怎么用啊,但是到了初二,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它是证明角相等非常好、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余角的性质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7.
一、中考试题分析1.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比较角的大小,计算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及其性质,补角、余角、对顶角及其性质;垂线、垂线段等的概念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相似文献   

8.
一、中考试题分析 1.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比较角的大小,计算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及其性质,补角、余角、对顶角及其性质;垂线、垂线段等的概念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相似文献   

9.
(一)课标要求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以及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3.了解补角、余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2·1 相交线、对顶角识记:1.能背出"对顶角"的定义.2.能背出"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了解:1.能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辨明容易和对顶角混淆的角.简单应用:1.能以式子表示"对顶角相等"的理由.2.能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来解简单的应用问题.2·2 垂线识记:1.能根据图形指出一直线的垂线、垂足、斜线、斜足,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和斜线段.2.能正确使用垂直符号"⊥".3.能迅速讲出垂线的两条性质(唯一性、最短性).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第四节中有这样的两个性质: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当时有很多学生都会想,这个性质也不怎么用啊,但是到了初二,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它是证明角相等非常好、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余角的性质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2.
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课标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换算;了解补角、余角.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下面对有关角的一些重要题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直线、相交线和平行线一、二十二个应掌握的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角的定义;角的度量;角的分类;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两边分别平行(垂直)的两角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垂线的性质与判定;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中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命题;真(假)命题;定义;公理;定理。二、五个防患点 1。区别生活语言与几何术语“直线AB上一点C”不是“在直线AB的上方一点C”。 2.叙述“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时,“长度”两字不能漏掉。 3。角的单位换算,“六十进制”与“十  相似文献   

14.
知识点津。1.关于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构成四个角,其中相对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推得对顶角的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 (12分 )1 南偏东 15°与北偏西 75°的两条射线组成度的角。2 一个角是它余角的三倍半 ,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3 如果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互为补角 ,则这个角是度。4 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和两种。5 如果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6 垂线的两条性质是。二、选择题 (10分 )1 一个角的补角有 (   )A 1个  B 2个  C 无数个  D 以上都不对2 角的平分线是 (   )A 一条射线  B 一条直线  C 一条线段  D 一个角3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过三个点一定能画三条直线  …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要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2.线段的中点和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3.角的定义和角的单位与换算4.角的分类和角的大小比较.5.周角、平角、直角、锐角和钝角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互为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分内角的定义.7.角的性质.8.相交线、会城、中垂线的概念和性质.9.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二、问题指导例1填空:(1)在图1中,有.条直线,有.条射线,有..条线段.<2)如图2,直线AB、CH相交手点O,LAOC一<BOC,则LAOH一..(一W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则a一.(安徽…  相似文献   

17.
角与平行线A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B)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 C)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D)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 ,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钝角没有余角 ,但一定有补角 .( B)两个角相等且互补 ,则它们都是直角 .( C)锐角的补角比该锐角的余角大 .( D)一个锐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锐角大 .(第 3题 )3.如图所示 ,∠ AOC、∠ BOC、∠ D OE都是直角 ,则相等的角有 (   )( A) 2对 .  ( B) 3对 .( C) 4对 .  ( D) 5对 .4 .…  相似文献   

18.
垂直     
《中学数学月刊》2011,(7):58-59,64
本节内容 学习垂直的有关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个角等于90°,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那么,如何才能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呢?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例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两条直线相交,若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若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