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需要转换经济与文化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优先序列,用文化优先替代经济优先,构建"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有所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亲善睦邻,营造"周边和谐",是提升"和谐世界"理念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一直处于"他者"塑造的位置。当今中国的文化传播长期处于"文化逆差"的状态,国人对国家形象的关注与焦虑日益突出,这种焦虑的背后隐藏着国人的文化理想,一个关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文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部分作家曲意逢迎的畸形创作现象。文艺塑造国家形象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在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的平衡中找到突破点,彰显民族性。文艺实践塑造国家形象时要体现多样性,避免类型化、刻板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国家形象和公民个人形象的观点谈起,从文化、风俗习惯差异性较大;个人小我形象的融合和国家形象被故意抹黑、放大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阐述;从公民个人"小形象"出现的问题角度去解读分析国家"大形象"的利害关系,全面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水平,树立国家良好形象。让大家通过传媒方式接受并为国家形象自觉践行自己的行为方式;从小树立文明形象;提高自身素质和将其很好的运用并融入到国家形象之中等。努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同时广泛传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使得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国家形象上都发挥着正面、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话语权,更有效进行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针对这一时代课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构建国家形象的不同需求特征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国家形象的构建及影响,提出了构建国家形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皮尤研究机构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既反映了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同时指出了中国国家形象外宣的问题;国家形象的下滑和负面效应的形成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内国外的两个环境的影响.从国外因素来看,基于媒体的特性和其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基于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中所发展起来的中国形象是非客观,公正的认识,有深刻的模式固见,甚至偏见;而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媒体管理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中国民众的国家形象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文化传媒影视业的新使命。在电影等文化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要塑造国家形象,发扬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本文针对电影艺术中,弘扬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将中国文化、历史的价值核心呈现的观众的面前,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方作品对中国男性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两类:"乌托邦化形象"和"意识形态化形象",而这两类刻板形象并不是西方对文本之外的中国男性真实情形的原样复制,而是欲望化的他者、一种幻想、一个虚影。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与主体情感,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集体想象,同时也是作家和本民族的精神关照。直到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品的兴盛,才逐渐打破了这一刻板形象,塑造了全新的华裔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的"里子",国家形象将国家实体生命化,它关乎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作为国家的"面子",国家形象关系国际交往中国家外交政策及其外交意图的实现,是"里子"的外延。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建设工程,既需要整个民族群策群力,亦需要国家政策资源等配合造势。国家形象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在国际大家庭中的话语权以及影响力,以工匠精神打造国家形象、营销国家形象,是中国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前夕,西方主流传媒的相关报道仍密集在政治领域,而且以负面报道居多,这使得北京奥运会的信息传播成为有关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一个平台。文章从分析现状出发,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应对之策,核心观点是将奥运信息传播提升为文化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达到建构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文化和国家形象都是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权力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文化传播,借助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可以直接向世界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但目前中国文化软权力面临的困境已影响到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要通过文化软权力的培育和运用,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美誉度,推动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谭星在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中西方对中国龙认识的对比分析》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嘉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龙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却完全不同。西方的龙是一种野蛮的怪兽,象征着贪婪和罪恶。可能正是源于这一点,西方媒体便通过政治漫画塑造出各种扭曲、狰狞的恶龙形象代表中国,表达西方社会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西方带来威胁的担心。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国家开始着手探索以本国实体形象为基础的形象塑造,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以及国家特色意识形态的指引,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艺术形象。"像化"中国,是一种有效的建构策略,通过总结中国的特色形象,用一种更有意义的艺术形式来重新描绘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致力于以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为基础的深层打造。通过中国特色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基于形象塑造撞击人们心灵、引发强烈共鸣,同时凸显"像化"国家的亮点,将这一特殊形象植入人们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可以提升人们的情感关注度。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像化"国家的塑造策略,多角度剖析影响"像化"中国的因素。最后,通过对比中外不同事例,得出了客观、真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西方政治漫画中作为中国国家形象代表的龙 谭星在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中西方对中国龙认识的对比分析》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嘉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龙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却完全不同.西方的龙是一种野蛮的怪兽,象征着贪婪和罪恶.可能正是源于这一点, 西方媒体便通过政治漫画塑造出各种扭曲、狰狞的恶龙形象代表中国,表达西方社会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西方带来威胁的担心.  相似文献   

16.
钱宏 《留学生》2010,(6):40-41
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长远看.国家形象塑造要服从国际发展目标.促进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国际和国内环境。一个多民族意义的国家概念.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意义上.每位走出去的中国人犹如一张“文化名片”,而且.公共外交涉及的人群远远大于政府外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和手段。以框架分析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叙事的3层次框架要素,认为《角度篇》是以"立足于真实,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作为叙事主题,在结构上着重突出文化软实力,淡化硬实力,在表达上采用西方世界容易形成优先式解读的符号和话语方式。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叙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走向世界需要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认可,这是实践中拓展国家形象建构的新境界。传媒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部分西方传媒制造的虚假舆论事件,本质是在国际社会建构针对中国的负面形象,以此压缩中国在世界舞台的活动空间。解构西方传媒针对中国的负面国家形象建构,并将其转化为增强中国正面国际形象的典型素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层面,涉华虚假舆论事件转化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建构素材的策略包括:展现真实以揭批虚假舆论,消解负面形象建构影响;甄别涉华舆论话语套路,破除负面形象建构迷雾;贡献普遍认可的价值,在国际社会赢得正面的国家形象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强调自立自强,树立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奠定了中国国家形象理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面向世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中国形象新的目标设计.新一届领导人又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课题,要求"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他们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及时高效地处理公共危机,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杨锐 《高中生》2011,(4):36
中国形象其实可以细分成中国人的形象和一个民族与政府的整体形象,也可以分成文化中国、商业中国、政治中国和中国人的中国四大类。不管如何分类,受人尊敬的国家形象如德国就突出两个字:责任。而责任的背后是价值观。文化中国的形象从饮食、中华医药、建筑、琴棋书画到文学都是中性的,容易被西方接受和尊重。商业中国的形象总体是成功的,而中国人的海外形象最有争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