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明清易代之际,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新安画派的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厚的画学思想,影响了有清以来文人画的发展。新安画派的形成与新安文化的浸润、新安一地自然环境的培育是分不开的,画家们传承先贤、师法自然的艺术美学思想,作品中凸显出来的独特的风格面貌,决定了新安画派这个名称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东巴画派的美学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现代东巴画派的美学思想是对纳西族传统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论述了现代东巴画派的美学主张和现代东巴画艺术个性美,指出这种表现为艺术追求、美学主张的美学思想,其实质已经是一种美学精神,它体现着民族先民的审美化特质,对今人和后人都具有极大的启迪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美术与实用功利之间关系的角度看,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时期:一是中国美术发端期,从远古到两汉,美术与实用功利的界限尚未划清,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审美价值;二是演进期,从魏晋到隋唐,美术最终取得了独立的美学价值;三是深入期,从五代北宋到清代前期。美术家的个性逐渐成熟。艺术追求更为鲜明,美学追求逐步深入,扬州画派之后,中国古典美术就终结了,进入了转型期。  相似文献   

5.
扬州画派以郑燮为突出代表 ,他们之间在生活作风、艺术观念、绘画风格上 ,都有共通的地方。他们在绘画美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 :相互观摩 ,却不相互追随 ;重视绘画修养中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个基本条件 ;追求“四绝”的艺术处理手法 ;高度重视对传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虚谷是晚清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近代中国画坛上的一位杰出大师。醉育虚谷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探究,详细地阐述了虚谷形成这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绘画风格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虚谷超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以他的诗、书、画三绝以及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怪”的称号,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文学史、绘画史和书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因而探索郑板桥的美学思想,对于研究中国美学史和艺术美学的发展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含蕴着秀美婉约的美学风格和自然、质朴、实用的艺术精神以及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生态美韵。古希腊建筑艺术彰显了理性之美烛照下的数理和谐,显现着宏伟、庄严的美学风格以及古希腊人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比较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和古希腊建筑艺术,意在发现建筑艺术背后中西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差异,即辨识民居的"天人合一"内涵、简朴实用风格与古希腊建筑彰显理性之美、数理和谐的形式之美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他们大多知识广博,善写诗文,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新画风。华就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这幅《松鹤图》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徽派艺术是集艺术性、主题性、探索性、创新性于一体,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意韵丰沛,富有鲜明的徽文化元素。融会贯通,油画新安,当代安徽油画离不开徽派艺术的母体,其发展与前景将和徽派艺术血脉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安油画。本文将从徽派艺术的建筑、雕刻、版画和新安画派中的造型风格阐述其对当代安徽油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气"说是古文论中一个较重要的批评范畴,其美学价值在于倡导文学中旺盛的生命力、强调艺术与生命的联系.其内涵及理论演变,反映看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品味.唐宋诗风之不同,从"气"的角度看,正是"情气"与"理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一种世界闻名的艺术,其洛可可艺术风格下的室内设计作品,在贯彻它们的设计理念方面,是做得非常到位和别具特色.从它们对室内整体空间的把握,室内空间的细节处理及装饰选材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来,完全可以用"进行到底"来形容它们对设计理念所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下我国室内设计现状所缺失的,更是值得当今我国室内设计师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诗的神奇魅力在于“场”效应和“混化”效应,这里所说的“场”,就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互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又叫“混化”。三者的相互渗透,能使诗句产生“易染性”,哪怕是熟语套话.甚至枯燥的数字,在整体中,也会受感染而有了诗意,产生魅力。这种“场效应”和“混化效应”,在古文论中谓之“气”,有了“气”,诗就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14.
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一种世界闻名的艺术,其洛可可艺术风格下的室内设计作品,在贯彻它们的设计理念方面,是做得非常到位和别具特色。从它们对室内整体空间的把握,室内空间的细节处理及装饰选材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来,完全可以用“进行到底”来形容它们对设计理念所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下我国室内设计现状所缺失的,更是值得当今我国室内设计师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刘秉忠现存小令艺术特色的基础上,从其中体现出来的主题、审美范式的变化等方面,具体评述了他的散曲创作在散曲发展正确道路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6.
青岛第十七中学"论文学经典与精神家园的建构"课题组建立于2006年,课题以"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为研究宗旨。研究的趋向逐步从单纯的识记古典诗文以提高教学成绩,转变为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和谐发展、审美情趣、精神家园的建构以及民族精神的濡染。本文主要以《唐诗宋词》选修课及其他古典诗歌的学习为例,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探究与实践、成效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易安体”丰富蕴涵是在历代的接受中不断得到认识发现的。从宋元时期创作风格的初探,到明代对词风词境的发明探微,再至清代对人格风神的体认,易安词的接受大致经历了低潮期、转折期、接受高潮期三个阶段,分别从艺术表现、本色词风、别样词境、人格风神四个层面丰富发展了“易安体”的内部构层。千年接受史也就是“易安体”美学意蕴的衍展史,并且这一接受过程也永不会完结。  相似文献   

18.
“形似与神似”一直是美术作品的参照系。古往今来,不同的美学思想都会影响这个参照系的变化。本便是从我国的美术发展史中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导控下来探索形似与神似之间的比重与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神写照是魏晋六朝时期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命题,而《文心雕龙》却未予以征引,似乎未受其影响。然而,细细考察《文心雕龙》的有关理论,则与传神写照理论有相通之处。如“风骨”和“隐秀”。“风骨”与词采对举,词采的目的使是要传达出“风骨”来;同样,“词”、“文”、“采”都是为了传达出“志”、“理”、“情”、“神明”,在作用原理上与“传神写照”相同。而“隐秀”也并非两种风格,而是一种类似于“传神”的艺术表现过程,即以“秀”传“隐”,共同为构建优美的意境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明结下的丰实硕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国粹。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独立的艺术性和独特的关学观及以意为先,以线造形,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以达作品气韵之生动的最高境界。民族性愈强,世界性欲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