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美英 《成才之路》2011,(24):17-I0012
屈原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了他的文学作品无处不表现着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就连曾经被人们评价为"人神恋爱"的《九歌》,表面像是古代的迷信,其实更多地表现了他为国为民的追求。"所谓‘人神恋爱’,说穿就是以巫为媒,用活人祭神的把戏。这种论调,当时因为有闻一多曾经肯定过,特别是有游国恩‘窃尝反复玩索,以意逆志,而后知确为咏河伯娶妇也’的推尊。"《九歌》的性质在这里我不作过多的研究,只从它里面所塑造的形象来看它的文学价值,从诗歌中的人物原型来看伟大诗人屈原的心怀志向。  相似文献   

2.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民间传说颇多,而屈原的生平事迹,最早见诸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中有关屈原的传文,曾入选高校文科教材,并成为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的保留范文,题为《屈原列传》。在这篇教材中,第二自然段有一处标点和文字,却让人读不通,弄不懂,往往难倒了先生,糊涂了学生。高中语文课本这段文字及其标点如下:上官大知……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原平。[11上官大夫这段话中的“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实在令人费解。这个问题历来使阅…  相似文献   

3.
一、错简的文字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屈原作传的人,他写的《屈原列传》,为研究屈原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传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叙述不够明白。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对史实考究不详或文字粗疏所致,我看不一定是这样。司马迁父子相继为太史令,因此能“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掌握丰富的材料。他又游历名山大川,详察细访,使材料更趋真实可  相似文献   

4.
最近,王俊清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观其文章,想见人德》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司马迁所遭的“李陵之祸”.王俊清同志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祸受刑,这是历史上一件冤狱.”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这是因为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是有其原因和理由的”.司马迁“与李陵俱官‘侍中’”,“对李陵之为人还是深有了解的”,李陵“‘事亲孝,与士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艺术杰作。诗人把他那为之奋斗而不能实现的忠君爱国的沉痛感情熔进诗作,以具有深刻现实基础的浪漫主义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两千多年来,关于《离骚》这部杰作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首先依据淮南王刘安的文字为屈原作传的太史公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说:“信  相似文献   

6.
汤炳正先生在《文史》第一辑所发表的《〈屈原列传〉新探》,是一篇好文章。它解决了我平素对《屈原列传》的不少疑团,也减少了我对屈原研究的一些困难。不过其中有的地方我认为还可以斟酌。现在提出来就正于汤先生及屈原研究者。汤先生认为刘安《离骚传》被进《屈原列传》的,就今本《屈原列传》说,一是“离骚者犹离忧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段,一是“由‘虽放流……’到‘……岂足福哉’”一段。关于前一段的意见,留到后面再说,关于后一段的“虽放流”之  相似文献   

7.
关于屈原在身份,思想及地位,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说他是“文学弄臣”;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同时,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8.
关于屈原的身份、思想及地位 ,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 ,说他是“文学弄臣” ;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 ,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 ,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 ;同时 ,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 ,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9.
血写的诗     
况周颐评赵佶的[燕山亭]词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亮]略似之。”况周颐所谓的“真”,王国维所谓的“以血书”的词,都是说词写出了人的真情,人的衷怀,犹如血泪凝铸而成。赵佶在位二十五年,过着极其荒淫的生活,加速了北宋王朝的崩溃。他的悲剧,是咎由自取。但词所产生的客观动人力量,却是由于它‘真’,由于它是“血写的诗”。  相似文献   

10.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11.
定稿本《辞海》屈原条云:“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这是一九六三年未定稿的照录.姜亮夫《史记屈原传疏证》亦云:“正则、灵均,皆屈子化名,而字义亦与‘平’‘原’相应.”这样说来,屈原的名、字则有新的歧异了。按《史记》列传卷二十四屈贾列传云:“屈原者,名平.”可见司马迁认为屈原名平、字原,再无他名他字。那么,说屈原有“化名”或另有名字,即是对屈子自云不同理解而来.  相似文献   

12.
七大“罪”     
标题妙用引号——反入正出褒扬之意。首句中的“罪”和“魂不归”,中间各处“你该死”中的“死”,“第七大‘罪’”后面的三个“误”,也要加上引号。“第二大‘罪’”后面的“屈原之死,已告诫世人,敛才收性方可立身于世”,应改为“屈原之死,已告诫你——‘敛才收性方可立身于世’”——事关意之正反,不可不慎!“第六大‘罪’”应作为“第一大‘罪’”——根源在“朝堂”。“但是……”一段开启文义新层面——“多少人仰慕你”“多少人崇拜你”“多少人效仿你”——用“魂归”之意,照应开头补上引号的“魂不归”。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屈原平生所任官职,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有提及,遍考籍载,楚立国六百余年,未闻有其设有大小行人之属官。故赵逵夫教授所谓屈原怀王左徒之任,近似《周礼》中负责国家外交事务中重大事务的大小行人之属,稍有牵强附会之嫌。笔者以为,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所云屈原为楚怀王左徒,乃楚怀王左司徒之略。  相似文献   

14.
我对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上的一条注解有所疑问,认为不妥,并谈谈一些看法。《屈原列传》上说:‘……怀王使屈原选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书本对‘夺’字的注释是:‘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依照注释,原文译作现代文则是:‘楚怀王叫屈原制订法令,上官大夫见了文稿就想强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这样理解,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屈原和上官大夫是当时楚国的上层人物,是国家高级官员,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尽管他们的政治见解不一样,但不致于为了要看法令草稿,而强取强夺。果真强取强夺的话,必得将推推揉揉,一副山野村夫的形象,不有失体统吗?屈原不会这么做,上官大夫  相似文献   

15.
邓拓 《红蜻蜓》2023,(12):10-11
<正>有的人擅长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说的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做“八股”。  相似文献   

16.
书法     
《颜氏家训》第十九:"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承晋宋余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这一段话很有意思.颜之推教子弟留意书法,但无须过精.这就和他教子弟做官但不可做大官的意思一样,要合乎中庸之道,真不愧为"儒雅为业"的口吻.他说此艺不可过精,理由是怕为人役,他举了韦仲将的往事为戒.  相似文献   

17.
从“黄老之学”到“小国寡民”──再论司马迁的悲剧田启霖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既有当时的历史因素,又有个人因素,就其个人因素来讲,有他对反击匈奴战争的态度问题,又有他‘石问’所对触犯刑律的问题。”这是我在《评“遭李陵之祸”》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根看法。如...  相似文献   

18.
雪之署于杂文《“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有的人认为这个笔名“同本文联系起来看,正是给三个‘读书入’昭雪冤枉——他们并未被‘二桃’所杀,只是被教育总长的不通所杀罢了!”有的人则认为“雪,洗涤之意也;之,为代词,系指‘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我觉得这二种说法对“之”字的理解均不甚妥恰。说鲁迅是为三个“读书人”昭雪,是不通的,因为他们并  相似文献   

19.
<正>(1)汉魏时代,知道屈原是诗人的人不多,但每人都知道屈原是一个在政治上不能见容于楚国的忠直之臣,他所以为诗人,只是在无可奈何中"援天引圣,以自证明"而已。所以提起屈原,"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清高第一,文采第二。晋宋而后,直至明清,屈原虽然始终是一个未曾过时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中有《“物”作“人”讲》一文,连引了38例,用来证明“魏晋南北朝时代(主要是南方)的文献里,常把“物”字作“人”讲,[1]这看法是完全正确的,但该文最后一段说:“这个‘物’字或者泛指众人,或者总指一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书》卷62载司马迁搬任安书》,有‘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之语,这个‘物’只能是指人而不是指物,但是颜师古等人对这个‘物’字没有注,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也没有注。上面所引例句,时代最早的是记录西晋人的话,离开了司马迁的时代,至少有三个多世纪。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