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选取大——大三学生718人,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一般健康问卷(GHQ)、正性负性情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资本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三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和乐观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低。(2)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自我肯定、情感平衡和忧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自我肯定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35%。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倡导者塞利格曼第一次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并纳入资本的范畴,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复杂严峻,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的关系日益受人关注。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西3所高校大四学生共1300人,通过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测量,结果表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总分上得分更高,但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就业机会大学生在事务型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对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可根据事务型心理资本维度设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干预的实践,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56名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实习经历、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实习经历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高校和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培养和提升心理资本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7所本科院校2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学生干部经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内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进行了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了国内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应用等内容,提出应将开发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列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应高度重视心理资本在培育大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高校心理资本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北省某本科院校1156名本科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创新能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三者均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随着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的增强而增强,各高校应通过提高学生社会支持和积极开发心理资本来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地方性大学(商洛学院)学生以院为单位进行整体抽样调查。结果:(1)大学生在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不同家庭住址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城镇显著高于农村;(3)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四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坚韧性水平最高;(4)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希望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且独生子女在希望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西部贫困地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良好,在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上呈现出中等偏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综述相关心理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关于高职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缺乏,然而目前已具备高职生心里资本开发研究的基础和环境。要研究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特点及团体干预等有效开发策略,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恩在性别、生源地、年级上差异显著;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差异显著.感恩与心理资本、学习投入两两间显著相关,感恩和心理资本是影响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潜在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外化经济效益延迟产生的特殊资本形态,它对主体行为的作用主要通过生理机制、动力机制、内外转化机制和交互作用机制而产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潜在心理资本水平居中,且作为潜在心理资本外化行为绩效参考变量的学生科研成绩偏低,因此,必须运用分层梯度开发的渐进积累方式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并实现积极心理向学习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迁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有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为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探讨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对学生人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和谐社会建设都有很大影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问卷,对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开展调查,明确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心理资本的实际状态,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方法,运用素质拓展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并对实验前后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素质拓展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论:在素质拓展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前后差异显著的有两个维度,分别为:希望、乐观,表明素质拓展对当今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高职学生童年创伤经历、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关系,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成人依恋量表(AAS)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51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家庭居住地、留守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创伤经历的高职学生在心理资本和成人依恋中均显著低于低创伤者;高职学生童年创伤经历、依恋关系各维度和心理资本显著相关;高职学生童年期的情感忽视、依恋中的亲近、焦虑因子共同解释析心理资本的29.4%的变异,依恋的亲近和焦虑在高职学生的创伤经历和心理资本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可以缓解创伤经历对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1216名天津市贫困大学生施测,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非贫困生在自我效能方面显著高于贫困生;男生在希望、乐观方面显著好于女生;班干部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方面极其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的贫困生;是否独生子、不同年级、是否受资助的贫困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是否是班干部对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是否受资助对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心理资本的概念,从就业心理资本的角度,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过程,选用一些适当的方式方法,把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及健康发展,为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及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随机抽样江西省3所高校的578名大学生,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等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资本结构及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可开发的心理要素,对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就业择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选取14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并探讨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挖掘并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强化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与累积,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地域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契合积极心理学育人理念,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基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累积机制,运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基本途径有:注重供给与理解,强化大学生心理资本累积基础;增进接纳与互动,丰富大学生心理资本累积体验;突出转换与显扬,彰显大学生心理资本累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