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优抚政策是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嘉勉阵亡将士、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和优待现役军人以及伤残军人的条例,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通过这些政策分析,可以看出明代军人优抚政策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以及存在的厚官薄士倾向。  相似文献   

2.
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关心民生,重视社会保障,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涉及灾荒救助、救济鳏寡孤独、养老、优抚优恤等方面,可以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朱元璋对于社会保障问题最为重视.其所以如此,除了受到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外,与他注重吸取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他出身贫苦以及早年复杂的人生经历有关.朱元璋的社会保障思想表现出较为全面系统、实践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社会保障政策主要集中于优抚、救济和福利方面,并形成了突出优抚、强调"政府、社会与群众"多主体保障和寓社会保障于战时社会经济政策之中的特点.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保障政策是战时抗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洪武时期天下初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重重,为巩固明王朝统治,恢复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一方面积极采取备荒救荒等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尊老爱幼,注重社会慈善机构的设置和军人的优抚,从而初步奠定了明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保障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社会保障政策主要集中于优抚、救济和福利方面,并形成了突出优抚、强调“政府、社会与群众”多主体保障和寓社会保障于战时社会经济政策之中的特点。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保障政策是战时抗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调和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此政策上曹魏秉承汉风,并有所发展,曹魏的社会保障是以政府行为为主的官民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主要通过社会优抚、赈济蠲免、政府赏赐、屯田政策的积极效果以及宗族互助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情况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初期采取了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对贫困烈军属、孤寡老人、灾民发给赈济粮或以工代赈,对困难居民和农户给予社会救济。1951年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行了全民所有制职工退休养老、劳保医疗、公费医疗以及工伤、生育等保障,广泛开展了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对城镇居民实行了高就业、低物价、低房租的政策,保障了城乡广大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的各项福利保障原来是与计划经济相  相似文献   

8.
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15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本文在对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然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行军人优抚是稳定军心、固国安邦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化军队的内在要求,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保机制转型等社会因素的制约,我国军人优抚还存在法制不健全、关系不顺畅、制度不落实等诸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为此,完善军人优抚法律制度,健全军人优抚社会保障,提高军人优抚待遇水平,建立军人优抚监管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明朝前期在备荒赈灾活动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官方赈济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从一开始便不乏民间行为的参与。自宣德年间开始,官方赈济系统渐趋于无力,因而官方开始劝赈于民间以期减轻自身的施赈压力。正统以后,民间赈济的地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明清国家和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预备仓、常平仓等仓储机构以及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明清两朝均有蠲免税粮、截拨漕粮、开仓赈济等一系列荒政措施予以应对,力图在保障封建统治秩序的前提下维系地方民生。作为国家荒政措施的执行者和地方救荒的组织者,徐州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地方水利兴修和荒政建设,以地方士绅为主体的民间力量也在地方救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朝中央为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在地方逐渐完善了一套复杂而又严密的监察系统,该监察系统督察并参与治理地方政务,荒政是其频繁介入的重要领域.明朝政府赋予了地方监察系统在处理荒政方面的一系列职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督察地方荒政;其二,协办地方政务,并在朝廷处理地方灾荒的应急机制中,充当重要角色.从实际效果看,多有治绩,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社会的安定.但是随着其职能的转化、王朝政治的腐败等,地方监察系统处理地方政务的效能逐渐趋弱与萎缩,日益远离乃至背离了制度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明代辽东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水旱灾害次数多,破坏性较大,给辽东军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辽东地处东北边疆,在军事上对明朝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明朝政府十分重视辽东地区的救灾工作,采取过蠲免、赈济、中盐、暂开海禁等多种救治措施,但重救灾轻防灾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简论南宋的幼儿生养与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重视婴幼儿生养与救助的时期,当时封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婴幼儿的生养和灾荒时期遗弃幼儿的救助。南宋时的幼儿救养措施,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幼儿救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灾荒救治工作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战争时期,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解放区普遍出现了严重的灾荒,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领导解放区军民在积极进行解放战争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开展救荒工作。在临灾救济方面,主要实施急赈、防治疫病、节约度荒等紧急措施;在生产自救方面,主要采取抢种补种农作物、大力发展副业生产等积极办法。这些措施之所以能够有效地遏制灾荒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得力,注意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及时调整土改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领导权的最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政策的萌芽时期。这些社会政策是应急式的和区域性的,带有一定的试验性,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乡分别管理、土地改革和阶级划分、调和性劳资关系和城乡工资差异、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但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民间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自身孕育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政府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20.
道光十一年江苏、安徽等省发生大范围的严重水灾,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本次救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吏治腐败对晚清荒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