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每一个老师都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几方面做探讨和实践,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一是朗读经典,在课文中渗透作文教学;二是积累素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三是亲临实地,在情境中评析作文;四是发现优点,用心写好作文评语;五是因人施教,鼓励引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2.
雷静和 《湖北教育》2003,(17):44-44
写作教学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写作教学自然就不会再难了。本文就怎样做到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走向学生的现实生活 孩子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与伙伴、成人的交往中学会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3.
开学伊始,在对初三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个班级居然有56%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有的说:“写作文最伤脑筋,实在是无东西可写。”有的说:“我听到作文就头痛。”这种种说法归纳起来就是:作文难。作文难,难在何处?无非是难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素材,内容空乏;表达不当,结构零乱;语言干瘪,枯燥生硬。这三个方面又是互相牵连的,以致形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其实,“无东西可写”是由于积累少;表达差,是由于思路乱;语言贫乏,是由于写作基本功的不扎实,想象能力不丰富。针对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和写作水平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唐水珠 《教书育人》2000,(15):35-36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写作,由于缺少正确的指导,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因此虽然付出的时间、精力不少,但收效还是甚微。只有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写作教学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我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时,注意抓住其中三个环节。 一、精选题目,从易入手抓起步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畏惧、厌恶作文,他们的理由似乎一致:没有东西可写。究其原因,应该是他们不知道哪些东西可写进作文。对于如何选材乃至如何写作这些话题,教师又不可能一下子“一言…  相似文献   

5.
江可佳 《教师》2010,(29):78-79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作文难,难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自然难以写出东西来。本次习作教学,我贯彻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对作文缺乏兴趣。面对这种现状,我就从作文的内容入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因势利导。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是自我思想、自我体验的交际工具,然而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采取逃避、不交作文的做法,他们潜意识认为没什么东西可写。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善于写作文。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激发兴趣,带动写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谭巨婵 《广西教育》2012,(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做到“让生活融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就应引导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在家庭中寻找生活,在自然中观察生活,在社会中感受生活,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下策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写什么,致使作文成为最疲惫、最痛苦的一件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得先让他们有东西可写.因此,我尝试着发挥三面“镜子”的作用,为学生打开写作和生活的绿色通道,拓宽作文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自能作文”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写作语言,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为目的,并通过互批互改这个重要环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我认为“自能作文”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些学生一写到作文就“头痛”,作文成了学生难以攻破的“堡垒”。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作文难的是素材的搜集,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犯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想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阅读大自然,吮吸大自然的乳汁,在大自然的七彩阳光中寻找写作素材。每年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是当前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作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摸索出激发写作兴趣“三步走”,即“激其动嘴,激其动手,激其讲评”。  相似文献   

14.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让学生找到写作“源头”,那么就能达到“文有源头意不竭”。学生作文内容方面的“源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生活与实践作文教学中,常听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果真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吗?其实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学生的生活,比成年人是贫乏一些,应让他们有自己的一个生活世界。在家庭,在学校,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接触,许许多多事情曾引起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或高兴或生气,或欢乐或哭泣,可写的东西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中拾取值得笔之于文的东西。一次比赛,一次游览,一个亲人,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在于提起笔来无从下手,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么写,总之提不起写作兴趣。如何让作文的指导充满情趣,实现学生作文心态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作文教学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认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必须要“有话可写”,让学生既有事可写,又能写得精彩  相似文献   

17.
唐晓晖 《辽宁教育》2011,(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观察是习作能力培养的第一环。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的提出为学生写作减少了束缚,但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顺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辟这条“绿色通道”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在开放型的活动中挑拣——解除“写什么”的心理障碍许多孩子一提起作文便发怵、害怕,孩子对作文的害怕并不在作文技巧上,而在于无内容可写。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有东西可写呢?1.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组织《春》的习作课,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说春;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春的古诗,通过…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写起作文来缺少素材,难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日札优于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我认为,每天写日记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便是“写”与“改”,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现以习作《我的老师》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但应在素材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写作时有内容可写,而且还要在批改方面做到优化批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