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是当前高师小学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根据课程名称与研究层次的变化,把“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划分为小学理科教授法孕育于教育学之中时期、小学自然教学法研究的独立起步时期、小学自然教材与教法研究受到冲击的时期、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发展期、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深化改革期。对“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加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对师范生的评价,积极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资源,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教学论研究范式是从事教学论研究的专业人员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遵循与认同的理论、方法等构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教学论研究范式主要经历了形式逻辑学研究范式、自然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三种类型。从研究的发展来看,未来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将以人、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需求为价值导向,以融合与创生为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课程论和教学论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实践品性不足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增强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师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师行为研究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成为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对主体性及其教育的探索几乎没有停止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主体性教育一度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研究视角、取向的局限性与研究范式的单一化和老化,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因此,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主导范式必须得到改变。从传统的教学论范式到当代的课程论范式,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转向的一条可行路径,它与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趋向及教育实践发展的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张传燧  石雷 《教育研究》2012,(3):82-86,9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着眼于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本文着重探讨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互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校内与校外沟通,从而拓宽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丰富和发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在编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教材结构设置偏颇;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同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混为一淡;将学科课程评价与学科教学评价等同起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要构建出合理的内容结构,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研究和学科课程评价研究,完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这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学论研究范式在教学论学科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以凯洛夫教学理论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主流教学论范式被动摇后,教学研究的新格局、新体系并未形成,教学论研究范式正处于"迷茫期",这表现在:研究信念已经分化,问题框架有所偏失,话语体系断裂隔膜,解题思路和研究方法显得乏力。教学论研究要走出范式迷茫,需要重新凝聚研究信念,确立新的问题框架,创新教学论话语体系,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如此,教学论学科才能获得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如何成为合格基础教育化学师资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学化学教学质量。鉴于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从构建课程群,加强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无缝对接;实施"认知—体验—实践"三层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创设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流精神,以科技理性的培植为中心视界,这促使教学理论研究去发掘科学创造中所蕴藏的教学论意义。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主要体现在:科学创造的成果为教学提供课程资源,科学创造的过程为教学提供认知借鉴,科学创造的精神为教学提供情感激励。在意义探求的同时,不难发现科学创造与教学的整合态是一种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反思中重建:2005年我国教学论研究及学科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教学论领域的研究产出呈现出惯有的繁荣,围绕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教学设计的历史、现实及理论建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等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显示出话题丰富、学科反思增强、对更新教学观念和行为更加关注等特点。关于教学论发展的反思,直指其现状与危机、思维方式及范式转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动态发展的”、“面向实践的”、“回归生活的”教学论取向,引进活动理论、拓展认识论基础、关注过程哲学,为教学论的重建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在教学论学科自我反省自我重建的过程中,还将继续涉及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各自独立或简单包含都不是最后归宿,反思与重建的结果将是教学论体系形态的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的目标出发,结合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对该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措施及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滞后于学科的实践发展,透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存在着"分科式学科建构""模糊结合式学科建构""融合式学科建构"三种典型模式,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元认知、宏大视域中对课程与教学核心概念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具身认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整合学科框架,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论》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由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内容规范、课程评价、实践环节的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生物教学实践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借鉴国内各高校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举措,反思我们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与突出问题,构建了培养学生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及措施,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内容规范、课程评价、实践环节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生物教学论》课程培养学生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深刻剖析了现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并认真梳理了若干现代教学理论。指出从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出发,吸取教学实践论、教学构建论和教学交往论等多元理论来反思和指导教学。从端正理念和加强实践两方面展开,提出了通过教学内容层次化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教学延伸科研、增设专题报告、鼓励参与实践等方法,帮助学生统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教学互动、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来调动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学论研究:热点与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世界自身的演变发展历程决定了教学世界不能简单地回归生活世界,而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超越生活世界。因此,作为教学世界核心的课堂既要传承知识,更要激扬生命,即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与此相适应,当前教学论研究范式不能迷恋书斋文献,而是要热衷于课堂实践,即研究范式从"文本式"向"田野式"转向;教学理论来源不要仅停留在思辨演绎层面,而是要实践生成,即从理论教学论到实践教学论;研究取向不应只追求宏大理论,而是要关注教学生活,即研究取向由"科学泛化"趋向"泛学科化"。  相似文献   

18.
李侠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99-101,124
案例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实施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科研意识,是沟通大学课堂与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现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也为实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近20年1057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基本要素、学科教学论的科目、学段和研究方法进行时段间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密切关注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发展需要,各指标在时段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以下现象:基本理论研究总量多于学科教学论研究;聚焦数学与科学教学论研究,人文艺术等科目教学论研究偏少;重视课程、教学要素研究,学生、学习要素研究薄弱;聚焦中小学教育学段,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段的课程与教学关照不足;研究方法多元化发展,理论研究较弱。建议未来的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重视学科教学论研究,强化人文艺术科目、学生和学习要素的研究,提升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源自于德国的"教学论"范式和源自于美国的"课程论"范式的认识不够清晰,造成了目前国内存在着"大教学论""、大课程论""、并列论"和"整合论"等四种关于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的观点。它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认清楚教学论和课程论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脉络的教育范式。所以,走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误读的出路就在于首先认清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