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俊燕 《考试周刊》2013,(10):124-124
在高三历史备考阶段,教师要重视科学评讲,总结经验和教训,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下一次考试出现同样的错误,提高应试能力。本文对高三历史试卷的评讲和复习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龙生 《考试周刊》2011,(39):156-157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新知识,学生接受新知识都是很重要的,而课后的复习巩固也不容轻视。复习同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学生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进而做到综合运用。从教师角度讲,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从学生角度讲,复习可以弥补平时学习的缺差。有针对性地上好复习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而且可以对已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化解困惑,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罗滨 《中国考试》2007,(6):8-50
系统的化学总复习在五月初各校都基本结束.距离高考还有3周多的时间。此时大多数学校会采用学生自主复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形式进行复习.在最后的冲刺攻关阶段,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切莫因系统复习过了就放松心态。冲刺阶段正确的复习策略和考场上好的应试策略.可以保证高考取得成功.此时的考生应一如既往、有条不紊、有计划、全力以赴地复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决战中考,群雄角逐,谁能脱颖而出?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马上要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的目的是:梳理知识、巩固记忆、综合提高,而梳理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读教材。现在有不少同学形成了一种坏习惯。首先是依赖老师讲,自己不会复习,也不愿意自己复习;其次是不愿意再去读书,尤其是数理化课本,觉得没意思,读不出名堂来,因为要考个好成绩,所以除了听讲以外就是苦苦做题,而没有真正领会怎样读书。谁都知道读书学习要“动脑”,问题是我们很多同学有脑用不上、不会用。下面我们谈谈总复习过程中,读书怎样用脑。一、印象思考复习时先将教…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一部战争文学,在全书中描写了大小40多次战役、战斗。对这些战争进行归纳、抽象,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在战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等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采取两轮的方式进行高考总复习,第一轮“模块单元复习”,时间拉得比较长,第二轮“专题+通史复习”,时间相对较短。一轮复习非常重要,但二轮同样不可轻视,因为一轮是打基础,二轮是巩固提升,两者相得益彰。但实际上在二轮专题复习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从而使复习效果打了折扣。如口若悬河,讲得多却又不到位;知识庞杂...  相似文献   

7.
"战略""战术"和"战役"原本均是军事领域的专有名词。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规划和方略,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战役是战争的一个局部或相关多个战斗的总称。三者的层面、范围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战略是高层面大范围的,战术是浅层面小范围的,而战役是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的,但是三者又是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同样,任何一所规模型的学校也需要有自己的战略、战术和  相似文献   

8.
洪韬 《地理教育》2003,(1):68-68
大处着眼谈战略 精妙的战术能带来一场战斗的胜利,而要赢得整场战争,必须首先从大处着眼,有一套可行的战略思想.我觉得这是我地理复习乃至整个高三复习最大的感受.有些同学从进入复习的第一天起,就冲入书山题海,整日忙碌而收获甚少.这就是由于没有战略层面上的思考.复习一门课,要有对复习本身的思考和宏观上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所复习的知识;拿到一本新书,要先问问自己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该怎样来看.这样想过之后,在复习时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至于在紧张的复习中失去方向.  相似文献   

9.
方月霞 《新高考》2010,(5):69-71
【考情分析和高考展望】 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近年来关于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试题在不少省区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区域,突出了关于影响战争胜败因素及其性质的深层思考。2010年高考复习备考中,同学们对本考点要多关注下列一些问题:科技创新与战争;战争性质及其转变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张雷 《考试周刊》2011,(86):9-10
高考的成败,从某种角度来看,并不真正是在高考场上的搏杀,其决战其实是在高考场外,也就是说高三这一年的复习备考决定着高考的成败。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有三多——书本多、资料多、试题多,说其是“书山题海”也毫不过分.在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时,如果重讲一次课本、一次习题,学生就会说:“炒冷饭,淡而无味,只有馊味”;若评讲试卷时,学生又会说:“吃现成答案,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说实话这种复习法确实是剥夺了学生的独立完成和自主参与的机会,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这样做,既不能跨越“书山”,也不能从“题海”中解脱  相似文献   

12.
王学军 《文教资料》2009,(18):16-18
初盛唐(618-765)诗歌中的战争战役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内地面积小于边地,内战数量多于外战.(二)外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多于东方.(三)内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与东方相当.(四)重视边疆及内地战略枢纽地区.初盛唐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的转移与权力中心的变迁基本相应,也大致经历了关中本位--京洛轴心--地方分立的转变.高祖、太宗及高宗前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为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高宗后期、武周、中宗、睿宗及玄宗时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在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外,又增加了晋洛及拱卫关东的东北:肃宗时期与代宗初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扩散分布各地,内地关中、晋洛、江南、江淮、冀鲁等成为战争多发地,而之前边地北疆、西域、东北等战争多发地则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13.
复习是重要的再学习过程,不能是简单知识的罗列、重复,而是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深化过程。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大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有具体的复习做法,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灵活多样,解析重点题型;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计划;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试题讲评是高三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有的教师在试题讲评时只注重讲而忽略了评,所以经常出现一道题讲了以后学生仍然出错情况。教师在试题讲评课时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切实可行的讲评,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提高复习质量,做到答题又快又准。在高考复习中实施高效讲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抓好审题的讲评每份试卷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无谓失分,原因包括审题不清、专业术语运用不当、笔误等,这并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周小辉 《考试周刊》2012,(20):143-144
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讲练习题的选择,复习过程中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如果只是草率、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落实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为了抓好练习的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应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要抓好反馈练习的编纂与落实。要想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6.
不少教师认为复习课从字面上讲就是"重新学习的课",其实复习课应是给予学生和教师重新检测自己认知、解惑、成长的平台。复习课要培养学生自主熟悉、定位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的机会;而教师则要做好学生复习、梳理中寻求支援的"后备军",一路扶携,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导师"与"伙伴"。  相似文献   

17.
复习是重要的再学习过程,不能是简单知识的罗列、重复,而是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深化过程.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大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有具体的复习做法,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灵活多样,解析重点题型;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计划;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秦晋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南北两个封建割据政权之间的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既不是兼并统一战争,更不是民族侵略,对前秦和东晋双方来说,都谈不上什么正义性。在这次战役中,前秦所以败,主要是由其内部不稳定、苻坚“愎谏违谋”、用人不别贤愚、骄傲轻敌,以导致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错误所致。而东晋在谢安的周密部署与指挥下,采取灵活的战术,以逸待劳,在双方遭遇兵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一一举大败秦军,保存了割据东南一隅的东晋政权。  相似文献   

19.
王振娜 《历史学习》2007,(12):12-13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战役一结束,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就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马恩河战役战斗时间短,双方伤亡不大,但是战略意义重要,它粉碎了德军速决战的攻势,宣告了史里芬计划的破产。  相似文献   

20.
高考完毕,有学生出考场就会发出"我参加了假高考"的感叹。听到这样的感叹,倍感心痛的认为他们不是遇到了"假高考",而是学了"假英语"且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年无用的"假复习"当了一年的"假高三学生"!我的理解是:一般情况下,形容词"假"+"名词"是用来表达某个事物最终的功能或者人们体验了某个事物得到的结果和感受与人们对这个名词最初的期望不一样才能称之为假。高考断然不会有假,即使考生认为高考是假的,现实是他们的命运也是要由他们认为的"假高考卷子"来决定,所以,没有"假高考",只有"假备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中,高考是实践,考前复习是否真实有效就是需要被检验的真理。真心希望少一点"假备考",少一点对高考的茫然未知,师生多一点考前考中考后"全在意料之中"的轻松,淡定和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