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余年历史,而西方的封建社会只一千余年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的美术体现出多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它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主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脉络和不竭源泉。中世纪美术对西方建筑美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融合多种文化源流的宗教艺术,它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影响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美术领域,主张革新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的写实方法,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手法及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相融合,走出一条改革中国画的新路,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生机.本文以林风眠先生对传统与现代绘画思想与手法的融合角度来揭示他对现代中国画的几点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的美术知识迁移是在异质文化间通过不断碰撞、调试和融合实现的,其中知识迁移主导者的作用非常重要。1920年前后,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的陈师曾为了解决绘画如何在实业救国中发挥作用、国画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颇具创新性地从实用的角度着手,借舶来品“图案画”来重塑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通过演讲、撰文、教学和图案画实践等方式实现了图案画在北京美术界的重新阐释、传播和推广。陈氏将日本图案画新理念与中国美术传统相结合,使移植的图案画与本土现有的美术知识发生了有效融合,成为现代中国美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陈氏对图案画的重新解释体现了他对中国与西方美术兼收并蓄的态度,改变了民初北京“保守”的文化图景和京派画家作为“传统派”的刻板印象,也体现了民初传统文人画家向现代美术知识分子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刘晓英 《文教资料》2010,(33):82-83
在世界文明大融合的今天,传统绘画也受到西方画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中国美术、怎么样去欣赏中国美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美术评价体系,建立符合中国人审美需求的美术评价标准迫在眉睫,坚持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美术作品评价标准有助于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油画4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油画的风格流派和艺术样式与有西方美术发展史有着许多契合点。许多画家只是停留在西方绘画表面形式上的学习,却忽视中国油画的发展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的重要性,只有结合自身经济、文化、政治状况,融合本土文化以后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许多具有前瞻眼光的画家,他们不仅吸收西方绘画的养分来滋养自己的创作,而且在自己的油画风格中加入中国传统写意性绘画元素。融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技法进行本土化油画风景创作,既促进了油画风景多元化创作,又使作品面貌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中西方艺术和哲学文化的不断融合,拉近了中西方高等美术教育的距离。中国美术教育在西学东渐的大历史背景下,不断地吸收现代西方美术思潮的积极因子,表现出了巨大的包容性,成为推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现代西方美术思潮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表现出暂时的困惑与迷茫。如何在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保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先进性、前瞻性和所具有的基本特色,是每一位中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所尤为关注的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磊 《文教资料》2012,(21):75-76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美术领域,西方美术及其思想也在与中国美术的不断交流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消化吸收西方美术教育的精华,用以改造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使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是当时美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留学生在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西方文化艺术如潮水般涌来,给中国传统美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对西方新奇美术种类和绘画的写实手法,中国美术界的反应在前后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两个时期都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美术的涌入,不仅丰富了中国美术的种类和样式,拓宽了中国画家的眼界和技法,而且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但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翟凯威 《天中学刊》2005,20(3):119-120
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文化矛盾。中国美术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反人性的非理性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导致了传统文化精神逐渐减弱,所以中国美术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主义在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同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碰撞与挑战使中国当代美术的触角和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延伸。面对如潮般的西方文化,我们封闭太久的本土文化一时也表现出了不知所措,失去了原有的那份平静与从容。中国传统绘画亦如其他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出现了“危机之争”。在此背景下,要解决美术师范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遵循中国画内在发展规律,突出临摹在美术师范专业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西学东渐之风,使中国美术教学吸收了西方的现实主义绘画精神,丰富了中国美术的学科结构和绘画表现力。由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绘画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恒定的审美习惯并完全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不可能被外来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识所取代。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基础教学强调的是通过西方的写生手段使学生逐渐领悟造型的基本知识,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这显然不利于更好地建构独具东方神韵的中国美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过程。美术上,发端于巴黎的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波及世界,影响了许多国家,中国也不例外。超现实主义有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主要通过西画的传入、中国留洋归国学子的创作实践和倡导、中国西画团体以及一些刊物和媒体的传播,使得超现实主义油画在中国留下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于中西方绘画存在的区别及融合艺术,我们要辩证地、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去认识、理解。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本文将简要的运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对中西方的绘画艺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写实水墨"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上独具时代特色的美术文化现象,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笔墨传统,如何融合西方写实绘画元素,如何创新与延展传统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命题,而对此所采取的策略与探索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方美术对中国画坛产生了猛烈而深刻的冲击,它迫使美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回顾、反思和开拓。中国的传统绘画正面临着这样的态势。在此形势下,中国画教学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鼓燥不安的充满活力的一种新的求知欲的挑战。在美术教学方面,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来,西方美术教学体系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占统治地位。在这种体系中,科学与先进的部分对弥补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排除西方美术教学体系的许多不利影响,应该引起高等美术教育从业者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创作中去,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龚应福 《考试周刊》2009,(41):44-45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引发了中国美术的革命。艺术理论界对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因此争论不休。本着以史为纲、以理为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王端延教授撰写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一书中涉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观点进行解读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管理文化的渊源、体系、要素、本质和精华的阐述 ,从古典与现代一融合 ,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两方面 ,初步探讨了如何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西方精华和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现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文学起初全面接受西方文学传统而试图改变自身古典传统的做法,产生了超越传统的优点,也产生了割断传统的缺陷,并忽视了西方的艺术自主传统和中国的抒情美学风格。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力图做弥合传统的工作,以从气质上部分返归古典传统的方式,对西方文学传统进行融合和改造。但20世纪中国文学在缺乏中国和西方双重传统的困境中,未能形成自己的现代风格和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