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百年前的中国学人以西方19世纪的文学观念和批评著作反观自身,对传统文学批评的价值作了离奇的低估。他们没有理解“经验型的方法”是中西文学批评共有的传统,只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更加悠久、更加突出也更加单一。他们又以是否“系统”为标准衡量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这也同样显得简单粗糙。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文学批评是“经验型”的,就想当然地忽略甚至无视其理论内涵;而为了探讨其方法,我们也不能摆脱或者疏远作为其基石的“经验”。针对今日的研究现状,坚持以文学经验为基础,努力寻求对考据和理论这两种视角的融合,通过阅读获得体验,并将这种体验作富有感染力的概念化表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成就和不足是可以提供借鉴、帮助和理论资源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对文学批评学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1985年以后才开始).近几年来才有一批学者注目这个领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它进行研究,并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赖力行同志穷数年之力撰成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一书,最近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它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填补了我国文学批评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该书近20万字,除绪论外,共分为古代批评方法论、术语论、批评本体论、主体论、标准论等六章.全书对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批评的论述作了涵盖面很广的整体介绍,尽可能地吸收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是将修辞视角引入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理论建构的成功典范。布斯还是当代西方伦理批评的理论旗手,他有关伦理批评的主张也深受其伦理修辞观的影响。在《我们的交流圈子——小说伦理》一书中布斯"以书喻友",并不否认伦理批评的一个中心是对叙事的伦理价值做出评判,但他也主张伦理批评还应该将读者已有的伦理观念考虑在内。这一主张充分地表明,布斯已接受了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潮以及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影响,从《小说修辞》中只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修辞手段影响并控制读者这一单向模式向文本、语境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一双向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法”朱铁年文学批评总是从一定角度切入批评对象,围绕一定中心并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作出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并没有一个很固定的模式。有的从审美的角度展开,注重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即审美效应;有的从实用的角度切入,注重的是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三十多年来,雷达先生以特立独行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批评理论探讨铸造着自己的文学批评世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理论谱系、批评话语和美学原则,坚守着文学批评的尊严和独立价值,自觉地充当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导航者”和“守夜人”.在当今人情批评、圈子批评、酷评、媚评、空头批评、好话主义日嚣尘上,学院式批评走火入魔且大行其道的批评风气下,探讨和研究雷达文学批评思想对进一步认识雷达的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重建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形象和建设中国化当代文学批评理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当下互联网上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批评文学化"的倾向。由网民自发写作的文学批评,具有个人化、情感化的诗化书写特征,并大量运用修辞,且在写作动机、精神内涵、主体情感、语体形式上都与文学相似,文学与批评的边界逐渐模糊。这打破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西方现代学术语体的垄断,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诗化批评谱系,建构了感悟式的批评范式;这也可以解决专业化壁垒造成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脱节的困境,搭建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接受间的桥梁。但是,这些还只是潜在价值。目前网络文学批评的质量还远不足以兑现这些价值,这就有待于精英的介入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西方修辞批评的繁荣是20世纪西方修辞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也是当代西方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修辞批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修辞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定义、范畴、对象、目的等侧面,主要探讨修辞批评的内涵,特别是修辞与修辞批评之间、文学批评与修辞批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误解,加深对于修辞批评的理解,对于建构修辞批评的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引人注目。其中,尤以开古代文学批评之风气的汉末魏初首屈一指的批评家曹丕与代表当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新成就的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最为突出。他们的批评理论与实践,对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当时文学理论成就集大成之丰碑,那么曹丕的《典论论文》就是古代文学批评荒原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山之斧。《文心雕龙》之所以被认为“五十篇之内,百代精华备矣”,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体大思精的理论名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我国悠久的文学历史所提供的大量色彩绚丽的艺术花果可供研究之外,还得力于敢于开辟批评界之荆棘的曹丕所探索出来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即经典批评模式、文体批评模式、才性批评模式和知音批评模式,各有所侧重,相互之间又构成一种主要以作者情志批评与作品文本批评相结合的整体"范式"。从文学批评的立场看问题,在《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前五篇中,可以有更丰富的理解,概括地说,就是建立起一种经典批评模式,主要包括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合理性依据、正当性立场、价值判断原则、文学发展的合法性和基本批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性、正当性、价值性、合法性和准则性这"五性"原则与方法,这种批评原则与方法是贯彻《文心雕龙》全书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社会修辞,中国当代文论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话语策略呈现明显的标志性、断裂性,具体表征为政治修辞、审美修辞和文化修辞的交错更替。修辞形态的转换,是社会历史语境变迁的产物,也是知识生产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但文论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传统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古代学理论范畴的梳理以及对古代学批评实践的考察,可以归蚋出中国古代学批评中特有的诗意言说方式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的学理论为古代学批评提供了诗意言说的理论范式,中国古代的学批评又呈现出这一特有方式。具体表现为在学批评中批评主体运用“诗性思雏”,以意象作比喻进行言说。  相似文献   

13.
新批评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也最长。但是新批评对中国文论界的影响始终不大。英美新批评与作为中国现代主流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艺术理论上也有着鲜明的异质性。中国古代文论带有强烈的印象式批评特点,而新批评则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尽管新批评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这些强烈和根本的异质性,决定了新批评在中国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境遇。  相似文献   

14.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体理论的精华,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瑰宝,使两者在批评实践中融会贯通,进而提纯出自身圆活通达的开放型文体批评论——"文评诗品,本无定体",盖"大体须有,定体则无"。  相似文献   

15.
隐喻化批评作为一种诗化批评,具有与普通文学批评大异其趣的审美特征和理论特征.它借助于隐喻的修辞手法,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和境界,引导读者在其暗示下去感受、体验、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氛围和境界.中国古代文人既是诗人又是批评家的特殊身份,为这种批评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中,王国维发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潜在体系,通过"意境论"对古代文论进行阐释并使之系统化;宗白华则是中国美学潜在体系的发掘者,通过"意境论"激活了一系列古老的理论范畴。他们首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先河,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受西方批评话语的强势包围,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模式乃形势所迫。"感兴"是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的文学批评模式。尽管它在参与建设中国现代文论的过程中遭遇困境,但不应当被遗忘,而应当在中西交融中获得新元素和新力量。感兴批评法从审美体验入手,与修辞论美学结合,展现民族传统批评法的新貌和解释效力,从而融入现代文论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武夷文论是武夷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武夷文学家、文论家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美学思想所构成。武夷文论作为一种区域文学思想系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环、一隅。历史上的武夷文论家群体众星璀璨、著述丰赡、影响深远,尤其在宋代,武夷地区的文学理论批评成果丰硕、全国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对“韵”的论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古典诗论对“韵”的论说,二是古典词论对“韵”的论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文学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韵”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韵”的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我国古代文论对“韵”的论说,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韵”的审美范畴提供了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