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瑾 《陕西教育》2008,(11):66-66
根据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认识的特点,我认为: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三者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的完善过程。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相似文献   

2.
记忆力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在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陈风波 《双语学习》2007,(5M):52-52
记忆力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人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相似文献   

4.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在传入大脑后,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下面我就谈一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据现代科学家依据信息论的计算,正常人脑的记忆存贮容量高达10~(15)比特(一个信息量的单位叫1比特),是电子计算机的100万倍。可以说,人脑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记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人们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神经系统内信息的获得与保持,而记忆则是贮存于脑内的所有信息的总和,是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这三个环境的统一,决定着记忆的效果。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是通过学习在大脑留下痕迹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无意识记和有意  相似文献   

7.
记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人们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什么叫记忆呢?近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指的是神经系统内信息的获得与保持,而记忆则是貯存于脑内的所有信息的总和,是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这三个环节的统一,决定着记忆的效果。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是通过学习在大脑留下痕迹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之分。无意识记是初级的识记形式,它既没有目的,也不使用任何方法。有意识记则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任务,而且还使用一定的方法,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3.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以暂时联系的形式(识记)和留下痕迹(保持)、以及这些联系的痕迹以后在脑中的恢复(再认和重现)为特点的。 由于人有第二信号系统,人不但能识记直观的事物,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可以识记词、言语,获得  相似文献   

9.
记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力,就是大脑对客观事物识记痕迹的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实践表明,客观事物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与记忆的关系很大,刺激越强记忆越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0.
(四)善于记亿“老师光说这重要,那重要,都要记住,但从来不教我们怎样记忆”。许多学生时间浪费在记忆——遗忘——再记忆的循环中,虽然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法则或绪论大多能记住,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很大的。对已经过的事物的反映叫记忆,或者说以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叫记亿。记亿是思维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能学习,甚至不能生活。实际上记忆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或痕迹的复活,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被抑制或痕迹的消失。记忆力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一般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加以再现的一个心理过程.现代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定为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过程.单词的记忆是一个包括大脑记忆规律和单词联系的综合过程.许多学生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最头痛的就是记忆单词.词汇的记忆与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将心理学所揭示的记忆规律用于英语单词记忆过程中,一定会对英语词汇量的扩大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加工水平和知晓感在词汇记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加以再现的一个心理过程。现代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定为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过程。单词的记忆是一个包括大脑记忆规律和单词联系的综合过程。许多学生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最头痛的就是记忆单词。词汇的记忆与学习者的心理因索是密不可分的。将心理学所揭示的记忆规律用于英语单词记忆过程中,一定会对英语词汇量的扩大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加工水平和知晓感在词汇记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记忆     
记忆是指把印象保持在脑海里。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由识记→保持→再现或重视三个过程组成的。在复习备考中要记的东西多,要加速且巩固记忆,不妨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14.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使产生了记忆。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  相似文献   

15.
记忆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识记、保持、重现、再认的心理活动。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才能掌握知识,不断地积累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16.
记忆的方式有两种: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然而对于初学英语的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单词学得少,不易找出规律和联系,理解性记忆无从下手。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分两步进行。 一、识记 记忆的生理机制告诉我们:对各种感官的多种刺激,容易在大脑有关部位建立多方面的暂时神经联系,有助于记忆。基于这种理论我以直观教具、音响、动作等让学生感知新单词。 1.利用实物和图片认识新单词。 视觉是人的第一感官,形象的图片和实物对视觉产生刺激,并在大脑中做暂时的停留,有利于识记。例如在教学单词ruler和eraser…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告诉我们,复习是把识记过的材料拿来再识记,使之巩固并达到记忆目的的过程,其生理基础是对暂时神经联系不断强化,使它的痕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保持。有效的复习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更不能靠一味增加复习时间,搞“题海”战术,而是要做到“少”、“精”、“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角度讲 ,记忆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提取和输出。中学阶段的记忆力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所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将会留下很深的痕迹 ,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在化学科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记忆重要的化学知识 ,以便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中学阶段化学学习中需要识记的知识很多 ,而且都属双基范畴 ,是学好、用好化学的工具知识 ,是义务教育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 ,教材的改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天赋功能,是人脑对感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识记,就是认识所感知的事物;保持,就是把获取的知识贮存在大脑中;再现,就是把贮存的知识表现出来。这些是衡量一个人记忆能力的主要标志。我们说一个人记忆力好,是指他对事物识记得快而准确,保持得完整、持久,再现得迅速、清晰。记忆力对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智力诸因素藉以发展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可能贮藏知识和积累知识,就难以发展思维。我国宋代学者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记忆力很好,知识也不少,但头脑仅仅是一个知识仓库,只会贮存,不会创造,终无建树。它说明仅有好的记忆力,而没有独创精神,也不能成才。然而,从来也没有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成为什么人才的,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角度讲,记忆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提取和输出几个步骤。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