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是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命题的解释和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和明朗.同时,中央选择广东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这就有必要弄清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的。改革开放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要求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理论勇气。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用新的观点继承、发展马列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我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就有两次重大的理论突破:第一次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二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3.
要胜利地完成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任务,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就必须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观念和做法。 一、党内树立商品经济思想的必然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规定,当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生产力标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所谓“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反映在哲学上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任何时代的观念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做为一种思想意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着反作用。正确的观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观念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依据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全党同志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商品经济观念,学会按照价值规律办事的本领。这是全党在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变革。过去,在我们党的生活中,受“左”的观念影响很深,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看成是唯一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忽视了党领导人民取得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 (p3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计…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谈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实际出发,应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时指出:“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方针,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理论界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是在如何理解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尽管近年来我们依据这一理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致于我们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当对这一基本理论作进一步探索,为我们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把计划工作建立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十年来改革的伟大成就证明了这个理论依据是正确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为了使改革开放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有必要联系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国外的一些借鉴,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方法对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继续研讨,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仅对其中三个理论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企业的实质和地位。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和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这个理论问题谈些学习体会。一、社会主义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的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课题,其中特别有意义的课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极限,即商品经济在何种物质技术条件下才能为产品经济所代替。本文试图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商品经济发展的极限,然后用这样的观点来认识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它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不仅是改革计划体制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解如何搞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即“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①这与社会主义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实行的经济体制相比较,无疑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十三大又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②因此,我们认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一种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实行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及其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里突出地强调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这一科学原理,并广泛研究它与社会主义各经济规律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影响,是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试就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对于中国的改革究竟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了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讨论,接着十二大报告又提出了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发展。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对上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随后十三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应该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自此,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计划和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从总体上来说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跻身于现代经济的行列,都要取决于同商品、货币、市场的联系程度和如何联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实现由自给半自给性的经济向有管理的市场经济转化,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化社会化经济转化。在这个“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增长机制必须由传统的供给推动型转换为需求推动型。对这种“转换”进行理论思考,以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价格体制理论是价格改革理论的重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价格体制理论的核心。理论界对这个“重点”和“核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原有集中管理的计划价格体制和宏观自由放任的市场价格体制及现行的混合价格体制割裂了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不适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不能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上,历来存在着重大分歧和争论。归纳起来不外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而回避商品经济;(二)主张实行商品经济而不赞成实行计划经济;(三)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拼凑在一块的“块状结合论”;(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上这些分歧从本质上看,不外是两种,一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对立论”(以下简称“对立论”),上述一至三属于此种情况,二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即统一论(以下简称“统一论”),上述第四种属于此种情况。“对立论”是多年来的一种传统观点,一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据统治地位,束缚人们的思想,直至一九八四年十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被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其经济关系和运行规律首先要符合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定。因此我们首先考察商品经济中这三者的一般关系。“平等”在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我们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等”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平等经济关系,为区别二者,我们把前者称为“社会公平”,把后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实践上,创造使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说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