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谈红军东征的目的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六年二月至五月的红军东征,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决定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西北后的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红军东征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与任务,是为了在发展中求巩固,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和在山西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以便在条件成熟时向河北省进军,直接对日作战。这一目的,大部分得到实现。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华北五省名存实亡。日本帝国主义正向着吞并整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何谓“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华北事变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说明华北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后果,从中进一步了解在“七七”事变前,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4.
梁磊 《天中学刊》2015,(2):126-130
红军长征后,中共在西北建立根据地的军事行动屡遭挫折,红军仍很弱小,中共没有脱离困境,长征没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是西安事变,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明智之举促进了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中共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国民党被迫停止"剿共"政策,内战暂告结束,中共摆脱了危险处境。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一九三七年八月,我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抗战,狠狠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信心。同年十月,国民党被迫同意我江南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华中敌后抗战。  相似文献   

6.
李琼 《历史学习》2004,(3):10-11
所谓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日本灭亡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战略基地的野心。华北事变不仅使华北的局势,而且使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危急关头,它决定着30年代中国政局的走向,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牵一发…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中国现代史》(下册)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华北事变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标志,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笔者认为,九一八事变才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标志,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虎城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他和张学良联合发动的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功于国家民族”,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一杨虎城倡导抗日,反对内战,联合红军,促进“三位一体”的形成,支持西北抗日救亡运动,为西安事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杨虎城“是国民党将领中首先倡导对日抗战的”爱国军人①。1933年,杨虎城大力援助冀察绥抗日同盟军,并将所部四十二师开赴华北参加抗战。杨虎城不仅主张抗日,而且  相似文献   

9.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侵占我国华北的目的,策动了华北事变,这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论述华北事变策动的背景、经过,尤其是它所引起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若干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二·九”运动,是我国学生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和里程碑,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是重要支柱之一。它和当时的其他学校一道,在这个推进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运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 45年前,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1931年的沈阳事变,开始了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共独占的殖民地的阶段。在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和对日不抵抗主义的政策下,1933年起,日本又大举向关内进攻。3月,热河事变,国民党将领不战而弃承德,热河沦陷,日军逼近长城。5月,塘沽协定签订,造成日本吞噬华北的局面。 1935年的华北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中国的重大步骤。“何梅协定”、“香河事变”、“冀东自治”、“华北五省自治”……日蒋狼狈为奸,大小汉奸粉墨登台,一幕幕侵略与卖国的丑剧在紧锣密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20世纪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华北事变后C.“七·七”事变后D.“八·一三”事变后  相似文献   

12.
从对日本逐步侵华、中国东北和关内的关系、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193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外政策的转变的具体分析,批驳了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重新评价了“华北事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同学问:“《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风光’时,为什么要选用长城、大河(黄河)这两个形象?”首先,从地域看。长城、黄河是“北国”最典范的景观,长城内外、大河(黄河)上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国”。作者要表现“北国风光”,长城、黄河当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了。其次,联系写作背景看。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东北全部、华北大部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从此,红军肩负起了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创作这首词时,正在率红军渡黄河东征途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写“长城、黄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意思,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鼓舞全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大好河山。  相似文献   

14.
“华北自治”与“一二·九运动”李德臣“华北自治”运动是日本侵略者为了变中国为它独占的殖民地,从1935华北事变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华北制造的一个事端。目的就是为了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进而侵占全中国。“华北自治”运动使得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  相似文献   

15.
阎日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阎锡山赴日留学开始,直至1949年他的统治覆灭结束。在1935年“华北事变”前,阎锡山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扩张自己的势力。“华北事变”以后阎锡山面对日、蒋、共  相似文献   

16.
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推动及其政策影响下,在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下,在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建立起来的。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我党多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发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我党在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提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实行对日抗战,红军“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同年十二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最广泛的  相似文献   

17.
答:“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是蔣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訂的卖国条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蔣介石卖国政府,对日寇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和卖国投降政策,而集中全力进攻我革命根据地,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这两个卖国协定就是蔣介石国民党执行反共反人民和对外投降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华北的猖撅走私,是它侵华政策的产物和侵占华北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华北。同时积极实现对华北的侵占,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动用武力、玩弄骗术,培植和策动第五纵队进行分裂、颠覆、暴动以及大搞“独立”、“自治”等丑剧的同时指使大批日鲜浪人在华北进行猖撅的走私活动,妄图扰乱中国金融、动摇中国财政、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破坏中国海关行政统一,配合其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活动来实现对华北的侵占。  相似文献   

19.
鲁恩平  游猛 《贵州教育》2012,(8):49-F0003
永和小学坐落于红色革命老区瓮安县永和镇垛丁村,这里有著名的“垛丁关红军战斗遗址”,是铭刻当年红军长征过瓮安浴血战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南下”行动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大曲折。但是,“南下”行动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客观上支持和掩护了党中央单独北上;在战略上配合了党中央开创陕北革命大本营的艰苦斗争;接应了长征中艰苦转战的红二、六军团,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南下”红军还在经过的路途广播了革命火种,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工作队”的职能。这些积极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作为“南下”红军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