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4月外汇占款降幅缩窄央行日前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4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单月下降543.95亿元,至23.78万亿元人民币,这是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自去年10月后,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下降。外汇占款降幅缩窄主要原因: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二是中国经济一季度末开始企稳,减少了资本外流。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不断增加,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内部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包括生产、积累与消费的不平衡及国民分配结构的失衡。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只能在很小程度上缓解流动性过剩,因此,需要从抑制过剩流动性加剧的源头和扩大疏导过剩流动性的出口两方面探讨根治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来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使得基础货币投放随之增加,然后再通过乘数作用成倍放大货币供应量,导致货币供应量内生性增加,将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如何缓解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成为货币当局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文中对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国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流动性膨胀和中国资本市场封闭的条件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大幅增加,并进一步引起资产价格和实物商品价格的上升,最终形成流动性膨胀的局面.应对中国流动性膨胀问题,一要认清国内人民币供给量增加导致资产膨胀和通货膨胀的过程和机制,关注资产价格先于商品价格;二要立足于全球流动性膨胀背景下人民币的处境,鼓励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向境外输出.  相似文献   

5.
双顺差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加大货币供给量来买入外汇市场上过多的外汇。本文深入研究了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M1,M2)的关系,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并对比了对M1,M2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减弱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建议,以增强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微博广场     
谢百三(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高通胀高准备金率可能将成为常态:(1)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贸顺差,外资外汇大量进入中国,人民币外汇占款越来越多,流动性过剩问题严重;(2)货币投放量无奈地、主动地投放过大;(3)美国自2008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和经济目标的影响机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特点,分析结果显示: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对产出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产出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本身影响,而且货币供应量对产出有滞后负面影响;产出对利率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外汇占款已成为货币供应量扩张的主要渠道。由此,为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货币政策应保持规则性和温和性,并控制调节的规模和力度。  相似文献   

8.
从“三元悖论”理论提出的背景出发,依次选取与之相关的变量:外汇占款、汇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资本流动、汇率制度、货币政策考量工具,具体分析每一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我国经济处于调整升级时期的背景下,对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货币需求的理论和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探讨了我国货币需求估计问题,并以近年来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例,指明了我国货币需求估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央行票据在调节基础货币、冲销外汇占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其成本高、操作性弱等弊端不断凸显,央行票据不可持续性发展性日益显著。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控制央行票据发行规模、逐步用国债替代央行票据、增加市场调节机制成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时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对推动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着美元结算比例过高、外汇储备中关元资产比例过重的问题。近年,美元持续贬值不仅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较大汇率风险,也使央行外汇储备出现较大缩水。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减少对外贸易对美元的依赖程度.降低美元结算比例,提高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有重要影响,也是决定汇率制度选择和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该文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同时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链中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和速度,从而有助于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在不同价格环节的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高额外汇储备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冲击和制约。为此,我国应强化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消化过多的外汇储备,消除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经济背景及经济政策,采用以购买力平价模型为代表的传统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模型能够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此外,折线回归模型(虚变量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确实受到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呈现出了折线形状,从拟合优度来看,折线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及制度效应。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内物价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真正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来自国外(美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文章通过建立货币国际化的宏观经济模型,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汇率的决定方程以及财政的收支平衡等方面,来分析货币国际化之后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储备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1995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量、增长率和国民总收入等相关数据的查找和分析,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量高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从国际收支、经济持续发展和货物进出口三个方面,对外汇储备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分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外汇储备总量大,管理困难;储备币种结构单一,风险大;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削弱了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敏感时期,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中出现物价上涨过快、外汇储备量过大、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理论科学、客观地分析了货币政策环境,解释了货币自由流动、货币政策有效和汇率稳定这三项政策目标无法兼顾的根本原因,从这一模型出发,中国货币当局必须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汇率弹性、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18.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政府行为不但可以化解和抑制财政风险,而且这种行为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交织在一起,可以在改善外商投资者的投资环境的同时,提高其投资的名义收益率。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在客观上巩固人民币必然升值的稳定预期,从而助长各类国际游资涌入中国市场的投机心理。因此,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政策举措必将在长期内刺激FDI涌入中国,并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产生冲击。基于VEC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长期内财政支出、税收和汇率都会发挥吸引FDI流入的作用,而货币供给则因通货膨胀吸引会抑制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