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氢氧化铝的沉淀形态叙述为白色絮状,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实验,结果得到了两种形态的氢氧化铝沉淀.一.实验现象1.按照中学化学教材中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向铝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加入氨水,得到白色絮状沉淀.2.向铝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制得铝酸盐溶液,然后向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细粉状沉淀.二、结果讨论上述实验表明,不同的实验方法能够得到不同形态的氢氧化铝沉淀.向铝盐溶液中加碱直接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是絮状的,而向铝酸盐溶液中加酸所得到的氢氧化铝沉…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操作1.先在试管中滴入2-3毫升液体石蜡.2用滴管小心往试管底部注入4-5毫升事先准备好的硫酸亚铁溶液.3.再往试管中投入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即可观察到反应现象.二.反应现象金属钠在液体石蜡中慢慢下沉,一旦与硫酸亚铁溶液接触,就放出大量气泡,随后迅速上浮,脱离溶液面进入石蜡层.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同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并向试管底部徐徐降落.随着HZ气逸出,金属钠又将下沉到溶液中,再发生反应.金属钠下沉与溶液每反应一次,就出现白色沉淀降落一次,这种现象不断重复,直至钠反应完毕.三.实验说明1.反应…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1997年第7期第9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澳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2,4,4,6一四澳环己M烯酮沉淀”.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亚铁是絮状白色不溶性碱,用可溶性亚铁盐跟可溶性碱作用而制得。即:Fe2++2OH-=Fe(OH)2↓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所氧化而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按化学课本第二册实验31的要求进行实验,开始就看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实验效果欠佳。我将此实验作了改进并得到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在大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还原铁粉(量不能多),再加入刚煮沸过冷却后的6ml硫酸溶液,微微加热,待反应2~3分钟后,投入1~2粒固体氢氧化钠,随着氢氧化钠的溶解,便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此时,因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在…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和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关于乙醛银镜反应实验有相同的叙述:“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但在实际实验中。试管壁并没有光亮的银镜出现。为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硫的含氧化合物的实验中,S_2O_3~(2-)离子的签定是: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1)Na_2S_2O_3溶液0.5ml,再加入0.1mol·l(-1)AgNO_3溶液数滴,生成了白色絮状Ag_2S_2O_3沉淀,然后转变成黄色,继而棕色,最后是黑色,从而证明了S_2O_3~(2-)离子存在。反应式: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 ,验证Fe2 + 还原性的实验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先生成Fe(OH) 2白色絮状沉淀 ,再观察它在空气中由于被氧化 ,而由白色迅速转变成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棕色的Fe(OH) 3 沉淀 ,从而证明了Fe2 + 的还原性 .在实验教学中 ,笔者按教材所示的实验器材和方法进行实验时却始终无法取得其满意的实验效果 .主要问题在于难以观察到Fe(OH) 2 白色絮状沉淀的生成 ,一般情况下只能观察到生成灰绿色沉淀再慢慢转变成红棕色沉淀 .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更难说将其通过实验加以巩固了 .为此 ,笔者对此实验的器…  相似文献   

8.
谈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宁夏教育学院常璇外,还必须符合四个基本要求。1.实验现象要鲜明、清晰。要选择那些在反应过程中有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与溶解及发光发热等现象鲜明:清晰的实验。如,在讲硫酸溶液与碱的反应时,应选用向盛有氢氧化铜沉淀的试管中加入硫酸...  相似文献   

9.
氢氧化亚铁是一种白色沉淀 ,若按高中教材中的方法制得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因极易被空气氧化而很难观察到白色。现作如下改进 ,可得到白色沉淀 :将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置于试管中煮沸 2~ 3分钟 ,以赶去溶解的氧气 ,使溶液与空气隔绝 ,又可避免溶液冷却后又溶入氧气。同样将新配制的浓度为 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后加入一长颈漏斗中 ,再加入 1滴煤油或苯。待溶液冷却后 ,将长颈漏斗尖端插入亚铁盐溶液中 ,缓缓打开活塞即可见到一团白色絮状沉淀出现。当漏斗中尚留有少量溶液时 ,应关闭活塞。如静止不动 ,白色絮状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用长颈…  相似文献   

10.
在做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即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溶液变蓝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无法向学生解释,形成比较尴尬的场面,只能草草结束。为了弄清实验事实,笔者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1.将铜片加入到浓硫酸中,加热。现象:一是铜片表面迅速变黑,溶液出现浅蓝色,  相似文献   

11.
在亚硫酸盐溶液中,加入含 Ba2~(2+)离子的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即生成了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钡沉淀。如果在该体系中再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如果改为加硝酸,则沉淀就不会消失。学生对此现象误认为是亚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硝酸。为此,教师在解释这实验现象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亚硫酸钡沉淀在溶解于硝酸的同时,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丁硫酸根离子,正因为能溶于酸的亚硫酸钡转化成了不溶解于硝酸的硫酸钡  相似文献   

12.
按教材实验,通过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由白色逐步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及改进.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溶液中亚铁离子而显示灰绿色.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溶液中没有过量Fe2+)和水浴加热(促使过量Fe2+水解)的方法,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13.
笨酚是中学阶段接触的一种重要的烂的衍生物,为了深入理解其性质,笔者就其取代、显色反应做了一系列实验,现象十分有趣.-.笨酚的取代反应:实验一:向苯酚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澳水.现象:开始产生白色沉淀,振荡,白色沉淀马上消失,继续滴加浓滨水,最终产生白色沉淀.解释:初始产生沉淀,说明反应:确已发生,但沉淀振荡后又消失,显然是难溶于水的三演苯酚溶于过量苯酚所致,随着演水的加入,笨酚不断被消耗,最终即可观察到三演苯酚的白色沉淀.实验二: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稀澳水至过量二现象:无明显现象实验三:向苯酚的…  相似文献   

14.
1 运用化学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的简便安全性和装置的简单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明显与精彩. 例如: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较浓的烧碱溶液,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使人惊奇万分,还有红色的喷泉实验令人赏心悦目,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产生好奇,从而激发学生探讨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5.
关于难类的银镜反应,很多人都进行过摸索和改进,但基本上都沿用了传统的"水浴加热"这一步,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悉心探索和研究,寻找出了一种不用水浴加热即可进行银镜反应的简单方法,用于教学演示及学生实验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主要试剂40%乙酸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2%硝酸银溶液、2%氨水。二.操作步骤1.试管的洗涤:先用洗涤灵刷洗试管,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2银氨溶液的制备干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ZmL硝酸银溶液,然后加入1液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立即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迅速变成褐色沉淀(这是因为硝酸银在…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学中,改进实验应本着原理不变、实验现象可见度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污染少,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的原则进行。1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有些实验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不能预期观察到明显现象,对该类实验要变着法做,让学生至始至终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Fe(OH)2的制备要让学生能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继而又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的现象。但由于Fe(OH)2易被氧化,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在溶液中观察沉淀颜色的变化速度较慢。为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可将实验改进如下:将新配的FeSO4…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分析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中,有一制取Fe(OH)2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演示时,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对知识提出了置疑。Fe(OH)2的知识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必须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不仅是初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 ,而且能为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奠定基础。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利用漏斗和试管收集水中金鱼藻产生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实验所需的时间很长。本文对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作了改进 ,并取得了好的效果。1 实验原理在酸性环境中 ,TiCl3在CuSO4 的催化下可与水中氧气作用生成无色的四价钛 ,微过量的TiCl3使Na2 WO4 中无色的六价钨还原为钨蓝色的五价钨化合物———仲钨酸 ,使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如再加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则蓝色的五价钨被氧化成白色的钨酸 ,使溶液中的蓝…  相似文献   

19.
1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 1.1据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可知发生了化学反应,借助于的Cu2O的颜色特点,得出产物有Cu2O;实验过程中无气泡冒出,产物中无CO2。  相似文献   

20.
1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 1.1据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可知发生了化学反应,借助于的Cu2O的颜色特点,得出产物有Cu2O;实验过程中无气泡冒出,产物中无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