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宪政之母”—英国的宪政制度与我国的宪政制度从历史的演进、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虽然中国宪政发展模式是外来的,但并不是对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宪政制度简单的移植, 我们有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宪政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制度价值功能,宪政价值,关联保障行政审判独立、监控行政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有机统一是行政诉讼制度特有的价值功能.行政诉讼制度与宪政价值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制度直接保障宪政价值落实、宪政价值决定行政诉讼制度改革方向、行政诉讼制度应当与宪政价值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晚清时期他积极参与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与时俱进,力主实行民主共和制。马相伯对中国近代的宪政建设进行了思考,其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宪法中的制度设计要合理;其二,中国宜采用联邦制;其三,中国实施宪政的关键是实行民治。他的见解虽有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关于民治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探索宪政"中国化"问题的第一人,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宪政制度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自身文化传统。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他借重、重述中国文化传统,发掘宪政主义的本土资源,并站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致力于重构西方传统宪政观并使其"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宪政文化因宪政活动而形成,含宪政制度文化、宪政组织文化、宪政意识文化等。当代中国宪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市民社会、宪政制度、宪政意识等方面建设当代中国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6.
宪政是保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就我国而言,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制度层面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国际经济法宪政化的经济基础,WTO为其提供了组织与制度模式。内国涉外经济法宪政化是国际经济法宪政进路中的必由之路。但在理论上存在着主权、法律适用等障碍。在中国构建涉外经济法的宪政体系,应修改或完善相关的宪法规范及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宪法法院在俄罗斯宪政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俄罗斯宪政制度的体现。宪法法院是宪法的捍卫者、保护者和解释者,作为宪法的监督机关的宪法法院,对转型国家的宪政制度建设有着极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政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现代民主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完善政党制度是现代宪政民主的必然要求。伴随着代议制发展起来的政党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文明、民主、规范的政党制度是实现和推行现代宪政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清党政关系、党民关系,推进宪政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拥有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实现宪政。宪法效力的阙如,是没有宪政的表征,同时也是宪政发展的障碍。中国宪政之所以难以实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背景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促成文化观念上的转变和进行制度层面的构建,实现宪法司法化,使宪法走下神坛,是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宪法之父",张君劢一生致力于实现民主宪政理想。这一理想的思想基础是英国政治学、传统儒家的德治主义和卢梭、费希特、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混合体,主要内容则是本着权力与自由"求其相剂于平衡"的指导原则实现欧美式的民主政治。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民主宪政理想最后不免走向了幻灭。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宪法之父”,张君劢虽一生志于民主宪政理想且为之不懈奋斗,最终却不幸走向了自由民主的对立面,这一历史悲剧无疑是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者们的缩影。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政治自由主义关系的误识、对科学与民主之异化的敏感以及对政治学与政治哲学的错住所致。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前民族法律制度核心部分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兼有调整国家与自治地方民族关系和国家与自治地方关系两方面的内容。从宪政理论的视角而言,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另一方面,其宪政设计的根本目标应当是在尊重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既能满足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又要做到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的和谐共存.以此满足多民族国家统一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百年中国宪政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论近代中国宪政的坎坷,大多归因于传统文化的阻力。文章认为,宪政在近代中国未能如设计者所愿,原因恰恰是因为未能找到传统的动力,西方宪政之“花”只有与中国传统之“木”对接,才有可能扎根中国之土。“礼”是中国传统的主干,“礼治”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近代以来在对传统的批判中,礼治成为首当其冲的靶子。但是,彻底的否定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批判却没有抹掉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从容地反思中国的礼治,探讨改造、更新礼治,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或抛弃礼治,这也许是中国宪政改革成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税收宪政文化是税收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前提。税收契约文化奠定了西方宪政理论基础,而我国因"人治"的法律观和"国本位"及所有制观念对税收宪政构成了两大束缚,税收宪政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税收宪政法律文化为切入点予以中西方比较考察,试图得到一些有关税收宪政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宪政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于宪政理念的整体把握乏力,对于西方党政的历史及其意义缺乏足够了解和体悟。经过对作为范本的西方宪政进行文化的历史考察,可以认为,保障人权、限制国家权力、政治容纳性、自由、民主和法治,是西方宪政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历史品格。西方宪政的历史道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宪政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宪政,可以具备不同的形式、价值内涵和国家政治形式;缺乏法治和权利文化资源的中国,需要寻找一个更高层次的价值,以统摄文化交融时代的宪政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杨峥 《培训与研究》2007,24(1):67-69
作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开创者之一的梁启超,其对西方宪政理念的中国化改造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国体与政体理论、国家主义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权力制衡理论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实践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宪政文化的国家主义观也体现出他的历史的局限性,并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制度、国家体制都是历史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选择。但同时也是现实和人类理性吁求的发育、发展互动的产物。因此也就当然地存在理性化的观念基础。宪政体制就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一种对一般社会正义观念的接受的基础上的,是观念、逻辑通过假想的现实演绎出来的现实体制。其本身的人性观念基石是人生而平等观念。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当今宪政实践中有其不同的价值蕴涵。西方宪政国家的实践目标和平等主题的转换的客观事实以及中国的百年宪政理想和宪政实践的具体历程、历史和文化的沉淀说明了中国自始不存在产生人生而平等进而孕育形式平等观念和制度的条件,只能产生人分类而平等的观念和相应的制度构架。中国社会多年的宪政实践本身实际上是一直将宪政目标服务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目标,宪政本身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社会的独立的价值诉求,现代宪政之道在于培植和建构宪政所需的人性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丁标 《培训与研究》2006,23(6):73-74,80
法治社会,是指以市场经济作为其活动空间的自治自律的市民主体通过契约,理性缔结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应有权利和利益的一种社会形态,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交往方式及其规范模式方面的差异。宪政国家是指为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免受政府及他人的侵蚀,通过并依据宪法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与规范的国家。法治社会是宪政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通过公法与私法适度渗透来实现良性互动,确立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正是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的互动构成了宪政。  相似文献   

20.
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西方社会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宪政制度有效地实现了限权与法治,但也有明显的弊端。我国过去建立在“性善”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制度安排从积极方面鼓励发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制度约束却过于宽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吸收西方宪政制度以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成果,正确认识人性问题,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