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思想、道德行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明史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时期更应继承和发扬光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和增强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历史学  相似文献   

3.
1.活动目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 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思想、道德行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 文明史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在 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期更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和增强 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是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是 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历史学 科在发扬传统美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上 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 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课,特别是中国历史,通过讲授历史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非常具体丰富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和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中华民族具有光荣而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经过长期辛勤的劳动,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我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文化在世界上遥  相似文献   

6.
孙雁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206-207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放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民族尊严意识是爱国主义的精髓,它包括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内容。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民族尊严意识,把民族尊严意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要我们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心,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祖国的四化建设,为振兴中华、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中华精神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国拥有博大的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更要了解我们的中华精神。只有了解我们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文化,才能使每一位青少年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让14亿人更好地凝聚在一起。一、燃起青少年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音乐的兴衰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民的态度及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应当把弘扬民族音乐列入议事日程。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唤起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曾说过,历史是爱国心的源泉。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民族团结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进行民族自尊心教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集中地体现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气节)方面,其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及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教材丰富的材料,特别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体会,探究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近现代杰出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教材丰富的材料,特别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体会,探究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近现代杰出人物的事迹,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的提出及其发展 为了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养成良好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1990年,笔者首倡并主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酷爱和平、不畏强暴、讲究文明和勤劳节俭著称于世.立志勤学、爱国爱民、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孝亲尊师等传统美德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颂.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那么,如何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富有优良传统道德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是聚集、振奋炎黄子孙的旗帜,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传统美德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而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吉林省中小学以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构建了多种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建立了传统美德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和运行的保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总体水平,带动了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历史知识是人们必需的文化素质,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力,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精神等社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融入到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对繁荣发展历史科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入手,学习我国人民追求解放、反抗侵略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以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阐述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和我国国情的理解,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思想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渗透,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进行民族气节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提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了解我们现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