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与反思我国人文体育观的实践进展,我们觉得:人文体育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人文体育观应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人文体育观研究应基于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包括:树立人文体育观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价值基础;人文教育观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人文教育观为高效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生理学基础等。然后研究了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措施。文章中相关的研究可以作为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构建过程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目前我国多种并存的体育教学观,根据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观、理论-哲学观和艺术-工艺观这三种教学观逐一加以剖析,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并就其对体育教师发展可能施加的影响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使学生学习掌握各种运动技能 ,并能成功、愉快地从事运动 ,形成社会接受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 ,参与体育 ,终身受益 .因此 ,学校体育应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  相似文献   

5.
从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看新世纪体育观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手段论和目的论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体育观,回顾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以顺应新世纪学校体育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兴起于哲学和教育学领域的自组织观和建构主义观,具有科学与人文教育观的共性,其"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内涵与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精神高度吻合.高校研究性体育教学应与自组织观和建构主义观有机融合,以主体间性指导师生关系和研究性的教学过程;依据体育课程内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意义建构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研究性教法;依据"回归生活世界"和"自治、自组织"的学习策略,推广自组织学法,进而构建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人文体育观理论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对人文体育观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我国人文体育思想概念与发展历史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需求,并就如何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科技创新、科技发明的先导,人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人体育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根据成人体育教育的特点,人文体育观应该根深蒂固地侵润于中。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当前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应确立与时代同步的新的学校体育观念,即:在地位上,应树立学校体育基础观;在思维方式上和体育实践活动模式上,应树立学校体育多维观如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在教学中,应树立学校体育整体观;在理念上,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在价值上,应树立目的论体育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有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旨在探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为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学校体育功能、目标的认识逐步趋于全面,基本确立了人文体育观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多种学术观点共存的良好态势,初步构建了多功能目标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实践体系.主要问题在于学校体育思想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和指导学校体育实践并不成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的体育运动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充满了积极的人文关怀,这对当前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而教育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教育的发展方式由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师生的共同要求,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育为实验基础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3.
加强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建设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建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新的体育观树立新的体育观念,教师就必须消除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学校体育观念,建立以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中心,以育人为宗旨的新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体育素质教育观。体育素质教育观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都能参与体育活动。这需要教师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  相似文献   

14.
陈斐斐 《江苏高教》2012,(5):105-106
人文体育观包括民族认同观、竞争进取观、公平规则观、团队协作观等。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将有助于人才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有助于良好体育精神的发扬光大。人文体育观融入公共体育课的路径有:课程设置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教学目标做到全覆盖,开设小型化、专题化课程,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赵宗翼  许春红 《时代教育》2012,(23):159-160
健康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青少年体育教育是两项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从体育课程改革来研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有效促进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是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本文对医学类院校的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自身特点提出了以终身体育观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人文体育观是指一种文明、理性、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对其理解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其一是体育认识中的人文精神;其二是体现文化特点的体育教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意识、精神等方面有很大程度增强,对于体育及其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在社会科学范畴中考虑体育,这时的体育发生了一些改变,而人文体育观的形成正是体育发生改变的具体体现。人文体育观的树立,将人文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育哲学范畴的应用形态,在各门具体的体育学科实践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支配地位,并为这种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对高职体育而言,其作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有机地将高职体育实践过程与高职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突出高职体育人本主义特征,实现基础体育课与高职各专业课教学的内在统一,促进高职生开放型思维的形成和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要适应21世纪体育发展的需要,需要转变对体育的认识观、教师观、教材观、器材观和课堂教学观,使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是加强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渗透德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保持其健康体魄,需要树立三种体育观,即现代体育观、全过程育入观、现代师生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学校体育对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教师观念的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观念的培养,体育教学的方法的改进,加上改善学校环境,改变学生锻炼环境,对学生的终生体育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