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义是利益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利益协调为基础。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利益诉求在无序中渐有制度保障,利益群体在形成中凸显博弈的力量,利益分配在失衡中初现均衡的曙光,利益需要在发展中得到有限的满足,利益冲突在平和中隐藏扩大的危机。因此,利益协调要有新思路,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基本要义,切实找准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主要方向,始终遵循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根本原则,筑牢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坚实基础,精心设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协调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其应有品性。其中,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宪法利益调整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构建利益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是宪法利益调整功能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实质,就在于社会各阶层没有能够合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确立全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以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和谐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异化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通过协调公共利益、行政主体自身利益、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谐社会下的行政公益诉讼主体是公共利益主体,其对象和范围是业已受损或将要受损的宪法、法律保护的公共利益。其具体规则不同于一般行政诉讼规则。  相似文献   

6.
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利益关系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协调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普遍受益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关键是妥善协调多元分化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而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是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保证。因此,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能从根本上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协调应遵循普遍受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政治、道德、法律等各种手段,来协调当前我国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我党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并稳定有序的社会.教育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创建的关键在于协调、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形成一种公平、富有效率的利益调节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睦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在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协调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历的20多年的改革开发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越,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处理好利益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和谐旅游的角度剖析了与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还有旅游者,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利益表现。为了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和谐发展,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以此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具有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共生共赢的社会阶层关系的社会,其阶层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既有合理的阶层构成关系,也有协调的阶层利益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结构分化中,阶层结构尚不合理,存在结构性风险,阶层利益关系出现相对激烈的摩擦和冲突,这些不和谐因素必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以调节,以建立起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多维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失衡是社会失调的主要原因。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的有效调整机制,前提就是法治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独立空间。这是形成各社会阶层利益有效表达,协调利益关系达成和谐社会的机制保证。行政法通过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公民权利,形成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有效互动,从而,在行政法治之下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积极协调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利益矛盾的妥善处理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目标,调节利益矛盾可促进和谐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协调利益关系,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也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着力点。现阶段我国利益关系重构过程的复杂性,使政府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处于两难境地。在利益矛盾凸显的条件下,创设和建立包括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公共选择机制等具有均衡性的利益制度与机制的,成为化解利益冲突、激励利益群体的创新行为、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组合,各种利益之间的分化和矛盾日趋激烈,利益过度分化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严峻挑战。为此,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应积极建立健全系统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步探索的成果。重温《论十大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提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现和处理各类矛盾;必须紧紧抓住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协调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