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民国时期,政府高度重视私立高校的发展,在出台一系列扶助政策的同时,也对私立高校规范办学进行严格监管,包括严格其开办程序、规范董事会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毕业生待遇等。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民国时期私立高校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董时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农业学家,也是"乡村建设派"的一员。他针对民国乡村多灾、贫困、人多地少等实际问题,主张以经济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了以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畜牧业为主的商品农业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是希望实现乡村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问题重重,其中“久满为患”为许多人士所共识.为了改变这种窘况,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提倡生育节制以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减少人口数量,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的进步.研究民国时期的生育节制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于现行的生育政策和人口政策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清代在边疆观、民族观、边疆方针、边疆政策、边疆管理机构等方面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治边政策。民国时期的边疆概念,包括地理边疆、政治边疆、文化边疆等多层含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在治边思想、边疆政策及边疆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民族平等主张,边疆内地化的方针,推行民族同化,培植各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罗敦伟是民国时期统制经济理论专家。他主张战争时期应采取统制经济的手段对工业、农业、劳动、交通、财政金融和外汇实施总动员,以保证军事上的需要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他的这一思想来源于一战、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及日本的统制经济实践,并成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置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设计了边疆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大学招生采取保送的方式,蒙藏班是其照顾政策的具体体现,且给予优厚的经济补助。国民政府的招生照顾政策的出台程序较为规范,法治化程序较高,以照顾性为主、优惠性为辅,在感情上加深了少数民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保持了70%左右的较好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教育主管机关、各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团体也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就业.梳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脉络,研究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于指导当今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时期的广东知识界。林砺儒是一位明确主张国语统一和支持语文现代化的教育家。他关于广东推行国语教育的见解和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国难时期深重的爱国情怀和对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海底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利益的平衡。《杜鲁门公告》是美国首次海底权利声明,直接触发了新一轮国家提出大陆架权利主张的浪潮,并导致了内政部权力的膨胀,对国内政治产生了深远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大学沿袭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移植了西方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开创了新的历史纪元,奠定了我国现代大学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实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及教育权力的分配问题。蔡元培、梅贻琦等民国时期教育家主张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理念,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妥善地处理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诸多主张和措施并没有得以实现,但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清代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建立到灭亡(1644—1911)的二百多年是内地汉人流入蒙地的重要时期。内地人地矛盾、自然灾害和战乱、清朝的政策导向、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等都是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其中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战乱等迫使内地汉人走上背井离乡的移民路。清朝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农耕发展农业的政策和全面放垦蒙地政策的实施以及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也促使大量内地汉人流入内蒙古地区并加快其进程。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经济凋弊,财政拮据,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盐税显得极为重要,但这一时期的盐务政策混乱不堪,因此辛亥革命时期的盐务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改革而进行。由于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盐政的干涉以及传统封建盐务旧制度与旧势力的阻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盐务改革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隋代屯田的历史作用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食货志>对隋代屯田记述含混,联系史传分析,隋文帝时边地军屯规模有限且持续时间较短;河西民屯不但未增且有缩减.隋代之富在于顺应历史趋势推行均田制,屯田之效微乎其微.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使内外民屯受到限制,炀帝大规模徙边民屯非但无效,且严重干扰了均田制度的正常实施;隋统治者未能开展积极有效的边地军屯导致转输劳弊,并最终诱发反隋起义.  相似文献   

14.
周景宝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18-21,71
元末明初,战乱频仍。京畿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到处是一派凋敝不堪景况。洪武初年,明朝廷有组织、大规模地将沿边居民迁徙内地,垦荒屯田,充实京畿一带。靖难之役后,朝廷又迁徙浙江等9个布政司以及南直隶11个府的民众充实上述地区,移民垦荒。土地开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劳动力的增加,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复苏。李大钊先世于永乐二年迁徙至直隶永平府乐亭县大黑坨村居住。  相似文献   

15.
在清王朝建立初期,清政府对西部及西北部边疆的维、回、蒙、藏等几个少数民族采取以笼络为主的方略。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王朝国力大为增强,继而对西部及西北部民族地区进行强有力的经略,达到了边疆巩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目的。清前期和中期的民族政策对当今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疆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稳定、安全、繁荣与和谐发展,我国历代王朝在治边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治边方略。其中,"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为历代王朝所普遍采用。这项政策不仅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也对维护中原王朝的繁荣昌盛以及统一发挥了独特而重大的作用,乃至如今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统一蒙古之后,对蒙地实行封禁政策。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推行"新政"。新政期间,调整了对蒙政策,代之以"放垦蒙地",使持续了200余年的封禁政策不攻自破。内地民人大规模迁入蒙地,察哈尔右翼的前山地区成了规模较大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盲目垦殖,粗放经营,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致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8.
宪政制度是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土地法的历史演进,不仅反映了自身的发展变化,也能从中把握宪政共和在英国孕育成长的过程。封建地产制度直接塑造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并且保留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中世纪晚期的产权革命又将资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最终促成了宪政共和制度在英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一直以来都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乡村的群干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自身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时,群干关系就趋于和谐;反之,群干关系就会逐渐紧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对农民利益产生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对江都市群干关系来说,目前影响最大的就是农村土地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分析江都市农村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江都市新农村建设更加合理稳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晓晴 《教育学报》2020,(1):108-119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