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 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之后。学前教育界围绕“整合是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出版了相当多的教师和儿童用书。教材是变了,但不少教师仍然用“旧”方法来教“新”教材。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为此,我们要让“教师的教”转变为“孩子的学”,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从观察中我们发现,如果活动室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如:①孩子感兴趣的。②孩子关心的。③孩子需要的。④有很多机会和时间让孩子慢慢从不会到熟练的。⑤具体经验和抽象文字不断相互验证的。⑥家里和学校都会讨论的。⑦孩子能参与的,等等。那么,教师无需花很多力气进行引导或控制,孩子就会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做学习的主人”是我们的教育追求。我们期望在纬二路校园里,每一个人都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每一个孩子能快乐、充实、自主地经历温暖而又难忘的童年历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使孩子能够尽享“成长之美”,所以学校开发了“做学习的主人”系列成长课程。‘  相似文献   

3.
十年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顸层”预设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课程建构,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其价值是: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其推进策略为: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在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相似文献   

4.
张作敏 《上海教育》2007,(11B):59-60
我们从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使综合活动课程成为促进一年级学生成长的土壤,满足并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成事”(实施好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成人”(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获得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夏丽萍 《学前教育》2014,(12):51-52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办一所理想的幼儿园、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是我的梦。十多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形成了“在田园中自由呼吸”的办园理念,确立了“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自然地成长,成长得自然”的培养目标,并正在构建我们独特的幼儿园田园课程。  相似文献   

6.
在孩子眼里,太阳放射出的是七色光芒,孩子可以画出红太阳、绿太阳、黄太阳、紫太阳……孩子在画出太阳的时候,也画出了自己。可在大人眼里,太阳放射出的只是白色光芒。“你怎么能画出个绿太阳?”我们仿佛听到父母严肃的质问。从此绿太阳在孩子的心中消失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都按照理想模式来教育着孩子。然而,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同一  相似文献   

7.
汤海燕  王燕 《江苏教育》2013,(10):42-44
近年来,我们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校区在办学过程中秉承“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成功发展的机会”这一理念,在学科类课程和成长体验活动课程中,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全方位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课程,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安欣 《黑河教育》2009,(5):22-22
语言能力作为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教科书里它独立占据一定的板块,学校为之开设专门的课程,家长们甚至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开办的此项特长班去“进修”。可见语言能力是多么重要。因此,在学校里,上好口语交际课,开发每个孩子的语言潜能,培养每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必当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奚一琴  顾敏 《中国德育》2013,(24):47-47
扬中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弘扬“快乐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快乐点燃”的办学理念,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枚快乐的火种,需要点燃,也可以被点燃,坚持用快乐的方式去点燃孩子的快乐,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3,(4):40-41
实验基地打破教室原有的建筑状态,将课程融合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开心农庄”之中,让他们在其中快乐地实践、学习、探究。“为每位学生打造最亮丽的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和“我是一轮绿太阳”的课程理念是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所秉持的,学校把每一位孩子、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视作一个个富有生命能量与生命自觉的“绿色的太阳”,旨在通过开展各种探究实践和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歌,需要聆听;孩子是舞,需要欣赏;孩子是花,需要浇灌;孩子是树,需要培育。”陶醉于轻“歌”曼“舞”之境,掩映在红“花”绿“树”之间,个体生命呈现出愉快成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课程要点①:比起跑线更重要的是成长的方向作为家长,我们平时更关注孩子喜欢什么学科,学得怎么样,却不那么在意他喜欢哪一种运动;我们平时更关注孩子学业上的错误,却不那么在意品行上的偏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妈妈,我不会”“爸爸,我不会”……每每遇到孩子这样的情况是时,考验的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更是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情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从“我不会”到“我能行”“我会做”的过程,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遇到这样的成长烦恼或困惑时,需要更多的教育情怀与教育态度,善待孩子的“不会”。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15.
段青如 《幼儿教育》2014,(11):26-26
看似只会疯玩闯祸的孩子,是不是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没心没肺?“我的小小烦恼系列”绘本以活灵活现的自述方式,记录了“我”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小孩儿,到令人抓狂的淘气包,再到学校里的“超级活跃分子”的成长过程。看完之后,我们不禁感慨:是我们太不懂孩子了。  相似文献   

16.
成长树是为了确定加入少先队的孩子而准备的。为了让孩子有努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命名为“成长树”。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他将会拥有一个用彩色卡纸剪成的水果,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小照片贴到果子中间,然后把这个果子贴在“成长树“上。每个孩子都很努力,希望自己的果子能早一天结在成长树上。  相似文献   

17.
一位深入了解中外教育的外国友人这样比较过中外教育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在“塑造”,我们的教育是在“成长”。短短一句话,让我思考良久:一个“塑造”,一个“成长”,道出了多么大的不同。似有所悟:自然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塑造是我们成人按自己的意愿给予孩子养分。而成长却是按孩子的需求给予养分,成长就是以幼儿为本。  相似文献   

18.
十年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顶层"预设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课程建构,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其价值是: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其推进策略为: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在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战“疫”这段特殊的经历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良好契机。战“疫”是一本无字之书、一本成长之书,让孩子感受到英雄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青春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平凡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专业的力量等等,为孩子注入澎湃的成长动力,促进孩子内在精神的生长,养成良好习惯,并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化疫情防控的“鲜活素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帮助孩子获得最大的收获与成长,把特殊的体验转化为人生智慧,积淀为人文营养,升华为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2,(Z2):60-61
近年来,在教育走上现代化的进程中,六师附小重塑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明确了"自信、健康的快乐少年"的培养目标。在学科类课程和成长体验活动课程中,我们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方位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整合德育资源,形成了系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并富有实效的德育课程。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生命成长中社会角色的转换为线索。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小学生是一次角色的转换,从普通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又是一次角色转换。每一次转换,都需要激发学生成长的需求,帮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