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为知名的作品,通常而言,人们认为它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具有一定关联。卢梭对他这部晚年作品的疏离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极高的热情写完了本书,却以极大的冷漠对待成书,他甚至直言:“那些自认为完全了解《社会契约论》的人都比我聪明。”是的,这本书的风格以及主旨与《爱弥儿》《新爱洛漪丝》这两部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有极大差别。《社会契约论》是卢梭一生敏感思绪的总结,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写作),内容上有其粗糙纰漏之处,也有逻辑不严谨之处。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的作品深受文学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从美国民间流传的笑话趣闻中摄取了大量素材,加之他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巧用富于戏剧性的结局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使他的作品俏皮中寓有严肃,滑稽可笑中透视出深刻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写作,其意义在向内与向外的两个层面得到了统一的可能,同时展开的,便是对教育之意义的追寻。写作意味着什么写作意味着什么葡萄牙作家佩索阿曾经写道:写下便是永恒。而卡夫卡在临终前给朋友的遗言却是,将他的作品全部销毁。两位我所喜欢的作家对作品迥然不同的态度,经常让我深思。对于不同的个体,写作这件事,尽管有不同的意味,但多指向于一个存在哲学上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含蓄简约、明快而又质朴无华。他写作的"冰山原则"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以"迷惘"的主题和冰山风格写作原则,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1):84-90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自问世以来,在受到读者欢迎与好评的同时,却未受到文学史的重视。就当代文学史写作而言,文学史家的史学观念、文学思潮以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主观性都会影响到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叙述;就作家及小说而言,作家自身的写作策略和文学观念、作品自身的局限性也影响其在文学史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滕剑锋 《文教资料》2013,(4):51-52,56
《汉语写作》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难度的课程,其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汉语写作教学中.面对常见的一些问题,有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处理好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说”与“写”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他类写作经验与汉语写作的关系;四是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真爱写作就是要用心去写作。用心其实是要把自己的整个心灵融进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唐朝诗人李贺,有诗鬼之称,他写作相当用心:他身上放一个袋子,外出时一有灵感或者想到一个好句子就记下来,回家时再把它  相似文献   

8.
人是写作的主体。作为写作的主体的我们如何对宏观、中观、微观加以控制,这是关系到作品成败的重要一环。 先说宏观。宏观就是大处着手,要求我们从整个作品的思想性上把握好,使之达到最佳效果,或者说使作品的思想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就要求我们作者主动地控制好作品中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要把握我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不致于出现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性,也不致于单写人的社会性,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伟 《文教资料》2010,(18):179-181
陈染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深刻而复杂,这在关于两性性别角色的思辨中尤其明显。性别在陈染的小说中的彼此区别、认定比较复杂,作品中的人物性别多数是抽象的,并富有象征意味。从对男性的反抗后的失落,对女性的依赖后的迷茫,转向自恋后的错读,一个自以为超性别的零女士讽刺地仍没有跳出性别迷失的桎梏,思考重新又回到原点。  相似文献   

10.
从先锋写作到基督教作家身份转变,北村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作家,并因其对人类灵魂中罪行进行审视和叩问的神性写作而享有盛名。然而因其理念先行和宗教先行等观念,其作品中出现了说教意味浓重、结构和人物设置模式化等弊病,笔者试图以《我和上帝有个约》为例分析其种种弊病对于作品文学性和艺术魅力的损害,以及盛名之下文本所呈现出的无力写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一篇研究读者批评的专论,提出了文学批评的"知音"读者批评观。"知音其难",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音相知相通;"深识鉴奥",强调读者要对作品的深层审美意蕴有所把握才能成为"知音";读者要成为真正的知音,需要"博观",学会"六观",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才能成为读懂作者心声的知音,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小说对阿拉伯及非洲民众寻求自我认知的艰辛历程多有描述,其代表作《北迁季节》被誉为“阿拉伯文坛当代的奇葩”、一部非常重要的处理复杂跨文化身份问题的作品。书中叙述者和穆斯塔法的东西两种文化碰撞下的心理矛盾非常震撼人心。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身份归属问题的框架下,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危机、归属感的缺失和流放的状态醒目而富于启迪性,揭示了人类面临失根时放逐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报告文学创作中出现了较明显的商品化倾向,一是为金钱所诱而虚美隐恶;二是为招徕世俗读者而渲染犯罪、远艳猎奇;三是文骨笔锋、思想脉络软弱无力。为纠此风,作家要深入生活实际,调查研究,把握宏观实质,弘扬主旋律;拒绝不义之酬,规范出版业市场,版面明确标示“有偿大版广告”和“长篇报告文学”,将二者分流管理。  相似文献   

14.
含蓄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重要属性,它不仅可以拉开读者与文学作品间的距离,在赋予文学作品张力的同时,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在适当的审美距离之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握好原文中的含蓄表达和蕴含情感,从而使译文读者在译文阅读过程中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似的审美感受,也使译文获得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人物姓名往往含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该文主要从她小说中的人物姓名着手,分析这些人物姓名在小说背景中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底层写作"创作界蔚为壮观,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必然保证"底层写作"的成功,目前的作品大多依然缺少丰满现实品格和实践力量,显得苍白单薄。底层文学"写现实"并不意味着必然要返回"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继承现实主义的思想遗产,即坚持感性审美立场,努力发现和表达被主导语言所压抑的社会无意识;并努力构建个体化"现实观",对现实整体作出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是诗歌作品重要的审美规定。诗歌在意境的表现上一方面要求清晰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求隐约含蓄。而大多优秀诗歌作品不确定成分居多,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在唐诗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产生的最大因素就是”兴象”。触物起情的自然意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了表现上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了模糊的意境。诗歌的美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彝文古籍记载有最古老的文化内涵,是蕴藏中华远古文明的另一宝库.但因各地彝族早期就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写作或抄誊,形成各地"书不同文".严重地障碍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传承.因而必须对彝文古籍进行"深层次研究".在确切落实其记载内容的条件下,将滇、川、黔、桂超方言通用彝文,代换原书中同音混用字或多形混用字,这样在各地彝文古籍中实现"书同文".对这一重大事业,要高瞻远瞩,克服自私保守,与时俱进.在实现"书同文"之后,原同音字、多形字混用的彝文本,与换上超方言通彝文的新本,长期并存,以备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仍然回答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 本质追问受到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从观念价值层面看,该流派的“自足性”文学观是对西方文 艺美学史上那种美和艺术的独立价值的再度申说和改写。从“审美不涉利害”到“文艺不涉利害”, 从“文艺的相对独立”到“文学性”所体现的“文艺的绝对独立”,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模式”到“纯 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将作品变成了一个与作者、读者和现实无关的独立自足的文本。这种绝对化 的文本崇拜,使文学研究具备合法性、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有效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尊重读者的阅读选择,能和读者平等相待。他重视作品的愉世功能和审美功能,体现了“著书当为读者谋”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