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5,(6):131-133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花鼓灯舞蹈的生存土壤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原生态花鼓灯舞蹈从艺术的角度历时性的记载了淮河流域汉民族的文化变迁,蕴含丰富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运用多维舞种理论与实践加深学生对安徽花鼓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安徽花鼓灯源于"系鼓互歌"调剂秧歌劳作的风习。在北宋汴京的民间形成,在当地劳动生活的基础上,兼融南北文化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与舞蹈风韵,花鼓灯是一种自娱娱人并带有竞技性的广场艺术表演即兴的,在这里我之所以把跳花鼓灯称作"玩"花鼓灯,是因为当你置身于花鼓灯舞蹈之中,当你亲身跳过花鼓灯,你就能体会、理解花鼓灯的本性就是一种"玩",你只有去"玩",去嬉戏,从中体会玩的本性和玩的根含义,玩出审美精神才能跳好花鼓灯。  相似文献   

3.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淮河流域汉族人兼容并蓄创造的最为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同时作为中国汉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农民的舞蹈艺术的代表,在世界舞蹈艺术中有独特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花鼓灯进校园是花鼓灯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助于扩大传承渠道,创新传承方式,推进高校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主要角色有兰花和鼓架子,兰花是女角的总称,她的表演和技术水平是一台演出的重头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兰花的技术标志着花鼓灯班的整体水平。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从兰花丰富的舞蹈语汇中提取规律性的动律特征。真正领悟兰花的韵味,增强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从花鼓灯的基本概况、高校和地方花鼓灯之间的显著特征以及客观现实中的二者差别三个方面,采用了课堂观摩、民间采风和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与地方流传中客观存在的多种差异进行了对比、归纳与研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安徽花鼓灯研究的内容,同时在其传承保护方面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依宁 《红蜻蜓》2023,(15):44-45
<正>我的家乡在安徽省蚌埠市,花鼓灯是我们这里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是人们愉悦身心的一种活动,也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鼓灯是一种传统舞蹈,它历史悠久。相传,淮河两岸的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都会举办庙会,人们打起锣鼓、跳起舞蹈,逐渐演变出了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因其独具特色,也被称为“东方芭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不仅整合了歌、舞、戏等多种艺术形式,还揉合了武术与杂技等特殊的技巧性肢体动作。从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上集聚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特色。花鼓灯的起源、发展、流传以淮河流域为主,由于地区性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以冯国佩为代表的“冯派”花鼓灯艺术是花鼓灯舞蹈中的一枝奇葩,其形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花鼓灯是一种集灯歌、舞蹈、锣鼓与后场小戏于一体,主要流传于淮河流域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灯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流传在淮河两岸的剧种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推剧、泗州戏、淮剧、花鼓戏等。通过对花鼓灯艺术衍生的微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花鼓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这朵淮上奇葩能越开越香,越开越艳。  相似文献   

9.
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历史沿革,对从其产生的雏形到定型最终形成花鼓灯舞蹈形式的过程以及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的多元化构成作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并就其艺术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发展、创新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花鼓灯艺术是非常典型的农耕型广场艺术。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生活当中,融歌舞戏于一体,在花鼓灯表演艺术中欢腾的舞蹈、抒情的灯歌、热烈的锣鼓呈现了汉民族歌舞艺术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沿淮两岸农耕社会鲜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历史沿革,对从其产生的雏形到定型最终形成花鼓灯舞蹈形式的过程以及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的多元化构成作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并就其艺术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发展、创新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灯是信阳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小戏,其唱腔部分叫灯歌。灯歌由运用加衬句、加锣鼓、人声帮腔、跺句到抢句子等各种艺术手段,发展成既有抒情性、舞蹈性,又兼备叙事性的具有戏曲特点的复杂灯歌形式。从简单的民歌形式演变为一种复杂的具有戏曲特征的歌舞小戏,展示了灯歌向花鼓灯、花鼓戏音乐演变的轨迹。灯歌在豫南花鼓灯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花鼓灯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样一个重要舞种进行探讨,无疑对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等多种原因,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我国花鼓灯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寂寞而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有着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花鼓灯是花鼓文化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类型,也是南方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是艺术形式丰富而完整的民间歌舞形,式在战国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一带,如怀远,蚌阜,风台,淮南等地,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它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有着典型的地方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强烈的乡土特征,鲜明的时代特点。安徽花鼓灯以其秀美欢快热烈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花鼓灯艺术相传最早起源于夏朝,上世纪30—40年代左右,在淮河中游的蚌埠、淮南、阜阳等地区形成了中心,并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多个县、市广泛流行。几千年来,在淮河流域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时期,花鼓灯的舞蹈、音乐和节奏方面都得到比较完整的保存,记载了不同时代淮河人民生产劳作、风土人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价值观及其强势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民间舞蹈文化赖以滋生的传统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变与挑战。本文主要对花鼓灯艺术中的音乐进行研究,并对现有研究花鼓灯音乐的成果进行综述,及对未来花鼓灯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吸收民间舞蹈动作韵律和借鉴古典舞技术技巧,二者相结合所体现出舞蹈创新精神作为中心点展开,结合实践及心得体会来浅析民间舞蹈中的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通过观看舞蹈《戏.春》,使具有鲜明民族民间风格、地方特色的经过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了的并不断创造而形成的民间舞蹈和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技...  相似文献   

17.
花鼓灯作为一种融歌、舞、戏于一体的地方传统民间艺术,是淮河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深受淮河流域人们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呈现出斑斓浓烈的地方文化色彩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安徽花鼓灯艺术奔放的人物角色、铿锵的锣鼓鼓点、劲道的舞蹈动作、婉转的灯歌小戏、灵动的布巾绢扇,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以"秀美、壮美、华美、优美、精美"五美并举的形式揭示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花鼓灯健身舞是由体育和舞蹈专家在充分挖掘传统花鼓灯艺术中体育健身元素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健身项目,在安徽省部分城市社区的女性中十分盛行。由于花鼓灯健身舞具有易掌握和开展的特点,加之其能满足女大学生多层面价值的需要,所以将其引入安徽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有可行性。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高校女生体育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且能促进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从花鼓灯的发展阶段、艺术价值、舞台实践分析了花鼓灯艺术的发展现状。环境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的缺乏,支持经费缺乏是制约花鼓灯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保护区,培养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人,赋予花鼓灯艺术新的文化内涵,建设花鼓灯艺术博物馆,提供经费支持是保证花鼓灯艺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99-100,106
中国民间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分布最广,民间舞蹈的种类也繁多,主要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和山东胶州秧歌等。由于这些舞蹈风格特征明显,因此深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