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标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要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以发现规律,达到能把实际问题实现“数学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体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此段话阐明了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应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 ,让数学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 ,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再加工教材 ,实现学习材料生活化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教材又是一个宏观蓝本 ,仅仅只起教…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内容,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在数…  相似文献   

6.
谈爱清 《辽宁教育》2003,(6):59-59,2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应用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极好素材。而传统的应用题,现实情境高度简化,大多数条件充分,解题方向明确,答案唯一,对于巩固数学知识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就显得苍白无力。本文试图通过改造数学应用题的设计,达到上述目标。下面就谈一些笔者的看法和做法:一、由“远离生活”向“…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关注所教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以致学生学会了知识却无法去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脱节,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此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见,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日益重要。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切实…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一段话明确要求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拉近课本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学习内容重新整合。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为学生学习提供具体的情境。对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 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如“分类、位置与顺序、统计”等,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充分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体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此段话阐明了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应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让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传统的数学教材过多地选择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度抽象与逻辑严密的内容,重视在数学内部纯粹地学习数学,久而久之使师生成为教材的奴隶。其实,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应用,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新《课标》也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学习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拓宽数学学习资源,跳出教材的框框,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清晰…  相似文献   

15.
何奎 《新疆教育》2012,(13):28-28
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却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的应用意识既是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是社会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增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康宁 《中小学电教》2005,(10):35-36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曲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现实性策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任务之一。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选择涉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使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后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题:星期天,小明去给王明补习功课,王明问:“你家到我家有多远?”小明回答说:“我家到你家的路程,再加上返回路程的一半,正好是1200米。”你能帮王明算算,两家相距多少米吗?此题的解法很简单,然而,许多同…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里明确要求我们: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和数学教育何谓“问题解决”,或者说“问题解决”的思想是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排除教师为主导地位的灌输方式,代之而起的是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去解决面临的疑问和矛盾。它是一种自主的、能力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导入新的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学生对不可理解的问题得到理解的态度和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以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为主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提出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指出:“问题”不等于考题,尤其不等于目前的升学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