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清时期,人们用的都是那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和我们现在的硬币差不多大小。因为它小,携带起来不方便,人们便用线将其串起来,成为一贯一贯的。  相似文献   

2.
烈日炎炎似火烧,暑假终于来到了。放下沉重的书包,美美地睡上一觉,给心情放个假,玩够了再制定假期计划。10点多起了床,看见奶奶正带着老花镜,在树荫下拆棉袄。奶奶,这么热的天拆棉袄,你不是热糊涂了吧?奶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傻孩子,夏天腿短,秋天腿快。这棉袄要拆、洗、晒、做,全家十几件棉袄,我现在不做能行吗?  相似文献   

3.
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气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了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读写》2010,(12):137-137
偷偷打开饮料瓶盖,看到上面写着"再来一瓶"就拿走,如果是"谢谢惠顾",就放回货架再换一瓶,你别笑,这样的行为在超市就可以见到,甚至形成了一个族群——拧盖族。"再来一瓶"是时下很流行的饮料促销方式,有一小撮"拧盖族"为了使自己的中奖率达到百分之百,居然向超市货架上的饮料下了"黑手",使得超市损失惨重。"拧盖族"们专挑"开盖有奖"的饮料买,看到没奖的,就把饮料扔下走掉,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也损害了超市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可不只"拧盖族"有,不信你看:"拆拆族":为了挑选商品而自行拆开外包装。  相似文献   

5.
较量──阳高县罗文皂镇党委书记王宝英拆庙兴学纪实阎雪君,王利军阳高县罗文皂镇有个孤山村,材里有座奶奶庙,庙后紧挨着小学校。关于奶奶庙,众说纷纭,建于猴年马月,谁也不清楚。由于年长日久,风剥雨蚀,已是像倒后空,瓦砾遍地,杂草丛生.墙角挂着蒙满了灰尘的片...  相似文献   

6.
骆文 《初中生必读》2015,(Z1):31-32
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理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起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  相似文献   

7.
波音 《学习之友》2012,(4):23-24
宋朝不仅有铜钱和铁钱.它还印刷了远比铜钱面值大得多的古代纸币——楮币。楮币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宋朝的钱荒危机,但巨浪滔天的楮币潮水也最终冲垮了大宋的两代王朝。  相似文献   

8.
寒假到了,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一大早就去菜场买菜了,奶奶嘱咐我和妹妹在院子里玩等他们回来,玩了一会儿,妹妹说:“姐姐,我口渴了,想喝水。”我就拿着钥匙去开门,可是,不管我怎么拧,就是开不开锁,怎么办呢?妹妹急得哭了。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奶奶从天津来到我家小住,也把品的习惯带到了我家。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每天一大早,总能听到奶奶拧茶叶桶的声音,随之而来的便是茶匙深入茶桶挖到茶叶并与之摩擦产生的“窸窸窣窣”声,接着是茶叶入壶,开水洗茶、沏茶,终于一股淡淡的茉莉清香从壶中升腾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01去年暑假,我奶奶来我家,刚好我在拆快递,那是一双鞋子——AJ6胭脂红,奶奶看见了就随口一问:"这鞋多少钱啊?"我略加思索后回答:"200块。"没想到奶奶拿起那双鞋看了半天,然后痛心疾首地说:"这么丑的一双鞋,居然这么贵?"我哭笑不得。但后来当奶奶从我家离开时,往我兜里塞了200块钱,然后对我说:"这鞋就当是奶奶送你的。"  相似文献   

11.
固执     
有阳光的日子,奶奶总是坐在门前,从她的宝贝“锦囊”中拉出一根长线,把线套在门把手上,分成两股。那长线垂下来,颜色白得像奶奶的头发。奶奶用双手捋起长线,揉顺,拉直。把线放在双手中间,从线的最末端开始搓。她的双掌在线上来回移动,那两股线在她手里就像变魔术一般成了一根。奶奶的手掌泛起红晕,印在那厚厚的透明的米黄的老茧下。奶奶又在搓鞋线,准备为我们做布鞋了。我曾经见过奶奶做鞋。布鞋面是早就准备好的,扎鞋底就比较麻烦了,但奶奶从不这样认为。她拿出扎了一半的鞋底,抽出扎在鞋底上的针,捋顺了线,放下,又“从锦囊”中拿出一个像…  相似文献   

12.
我奶奶是我们家的老迷信了,不管什么事在她眼里都会变得很神。这不,天打雷了,奶奶说是有人做了坏事,雷公公来惩罚了。人家米缸里出现了一条蛇,她说不能打,这是青龙菩萨。她生病了,第一个去看的不是医生,而是所谓的菩萨。我们拿她可真没办法。这些天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奶奶大大地迷信了一回。这几天我放学回家,发现我们村子里每一户人家的屋檐上都插了一面红旗。我家也不例外,这真让我感到好奇,就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告诉我说,这是因为小库村有一个庙宇要拆了,所以要插红旗避避邪。难道拆庙宇就会有邪吗?插红旗真能避邪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小学的最后一次班会课”拜泉县实验小学王英霞小学毕业了,还没进中学,这是学生六年中最轻松的时候了。于是有的学生便开始琢磨哪个老师批评过自己,学校在哪些方面要求过苛,寻找机会去学校报复,结果打玻璃、拧水笼头、拆桌椅等一些事情接踵而来。面对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4.
拐杖情思     
奶奶在世时,每当傍晚,就把我和拐杖一起搂在怀里,对着月亮,轻轻哼唱:“月亮奶奶,丢了拄拐,跌了骨碌,爬不起来……”奶奶会时常把我拉到身边,指着拐杖赞道:“小小拐杖没多大,亲生儿子不如它,未曾迈步它先走,我未到家它到家。”  相似文献   

15.
固执的奶奶     
有阳光的日子,奶奶总是坐在门前,从她宝贝“锦囊”中拉出一根长线,把线放到桌子上,端起凳子走向房门边,放下凳子,把长线套在门把手上,分成两股。那长线垂下来,白得像奶奶的头发,长得像奶奶绵绵的爱。奶奶坐下,用双手捋起长线,揉顺,拉直。把线放在双手中间,从线的最末端开始搓。她的双掌在线上来回移动,那两掰的线在她手里就像变魔术一般成了一撮。奶奶的手掌下部泛起的红晕印在那厚厚的透明的米黄的老茧下。我的心一颤:奶奶又在搓鞋绳,准备为我们做布鞋了。我,曾经在门缝中见过奶奶做鞋。布鞋面是早就准备好的。只是扎鞋底比较麻烦,但奶奶从…  相似文献   

16.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年三十晚上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的脑门。被摸过的小孩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变成傻子了。嘉兴府的一对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他们为了防止"祟"来侵扰,就在年三十晚上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让孩子玩,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孩子睡下以后,包着红纸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崇"正要摸孩子的脑门,突然,枕边迸出一道金光,把"祟"吓跑了。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并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  相似文献   

17.
1970年,爷爷去世,留下孤单的奶奶。之后不久,我们陪奶奶去动物收养所,打算领一只小狗回家,与她做伴。奶奶看中了一条特别可爱的小猎犬,我们立刻为它取了名字叫“佩妮”。  相似文献   

18.
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气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了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要回一趟家。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  相似文献   

19.
老奶奶郑兰水今年69岁,小女孩王倩倩今年8岁,她们家住江山市峡口镇三卿口村,原是邻居,如今命运将她们拧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对王倩倩来说,郑兰水既是奶奶又是父母,因为从她出生40天起,郑兰水就像一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奶奶从天津来到我家小住,也把品茶的习惯带到了我家.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每天一大早,总能听到奶奶拧茶叶桶的声音,随之而来的便是茶匙深入茶桶挖到茶叶并与之摩擦产生的"窸窸窣窣"声,接着是茶叶入壶,开水洗茶、沏茶,终于一股淡淡的茉莉清香从壶中升腾起来,漂入鼻孔,沁入心脾,此时我总会饱饱地吸上一大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