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冷战时期长期维持的两极体制彻底瓦解,各种力量在不断分化组合,各大国关系也在加紧调整,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迅速发展。日美关系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中一对重要关系。近年来事态发展表明,日美关系出现许多新情况,发生许多新变化。本文旨在分析冷战后日美关系的新变化及其特点,引起变化的原因以及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的政治格局再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的进入了新旧更替的关键时刻。这样对于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并呈现出很多新的政治特征。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使得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备了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的纷繁复杂,已经不可能长期保持"一家独大,众强纷争"的政治格局,国际局势势必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殖民主义寿终正寝了吗?──评冷战后殖民主义的新特征宇杰东西方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结束以后,国际政治关系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表现出许”’斯的特点。总的来说,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尤其是近一}时期以来,新殖民主义向后殖民主义的嬗...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使得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备了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决定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不会长期存在,国际政治新格局必将向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丽芳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2):41-43,53
日本在东亚的角色变化直接影响到东亚秩序的和平与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成为战败国,在外交上它转而奉行日美基轴政策。日美关系经历了日本从属了美国、半占领状态到相对平等的伙伴关系一系列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又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强化日美同盟关系,日本角色的嬗变历程,必将对东亚地区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美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日美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总的特征是矛盾增多,磨擦加剧,争执日益公开化,盟友关系弱化,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化等众多领域。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企图摆脱美国的支配,由经济大国转变为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日美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矛盾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磨擦时有加剧,但双方将会尽力控制在不至于引起根本关系发生破裂的限度之内,协调与合作将是日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7.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西欧政党格局发生一定变化 ,进一步向两极格局靠拢。政党格局的变化是由于冷战后冲击波、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及选民队伍变化等一系列因素所致。西欧政党格局的变化将对未来西欧政治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1945年9月2日,日本的投降标志着长达6年的二战结束了。但是,也许当时沉浸在打败法西斯胜利喜悦中的人们并未认识到二战带来的另一后果:旧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战争中也被打破了,美苏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成为其突出的表现。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中,美苏的冷战对抗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力量。而作为冷战起点和重点的欧洲,在百废待兴战后重建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关系等等方面,则受到了冷战的强烈影响,以至于伴随冷战的兴起出现了激烈的分化组合,形成了两个欧洲的对立。这一格局又几乎存在和影响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对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调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与同时期相伴而至的日本泡沫经济的显露共同作用于日本人思想意识的变化。于是,战后形成的和平民主主义思潮逐渐衰退,日本政界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潮,其中最主要的是新保守主义、新民族主义,在这种右倾化政治思潮的驱使下,日本开始盲目追求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地位,从而背离了战后日本和平民主主义思潮的进步性、民主性和时代性,转而走向复旧倒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国际冷战格局发生变化,总体呈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苏的对非政策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同时又在安哥拉、非洲之角和扎伊尔等地加强了新的争夺,中国在这种态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并尽可能地发展了中非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控制亚太事务。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日美关系由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演变成今天的平等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冰 《文教资料》2007,(3):76-77
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受美国因素影响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在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日本缺乏自主的外交政策所致。21世纪初,世界格局和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政治中最现实、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从中总结利弊得失,得出对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使我们能更好地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是世界政治一章中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终结。在教学思路上 ,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内容加以深化 :首先 ,鉴于冷战是战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直接引入冷战作为分析的视点 ,适当超越主要围绕各种力量的组合、分化和发展说明世界格局变化的思路 ,结合冷战的形成和发展说明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世界政治的历程 ;其次 ,加强对战后世界政治现象的经济分析 ,阐明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 ;再者 ,对冷战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演变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在内容安排上 ,力图做到史论结合。第一、三部分是对冷战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日元升值的由来及其影响(续)陈建日元升值对美日经济关系的影响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美日经济关系始终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国际支柱之一。日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反过来,美日经济关系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经济变动的影响。如前所述,...  相似文献   

15.
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问题,是重新构筑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之一。苏联要求扩大在占领和管理日本方面的作用,力阻美国在日本垄断地位的形成。随着苏美矛盾在冷战后的不断加剧,苏联抵制和最终拒绝在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约上鉴字,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远东政治格局在冷战背景下的演变及冷战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日本政局动荡,各政党分化组合频繁,政治日益右倾化,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章从叙述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入手,深刻分析了其特征及原因。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政策,同 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国际冷战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和苏联对非洲的政策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总体呈战略收缩态势,但仍加强了在埃及的角逐。美苏对非政策的调整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日本为摆脱战后“和平宪法”及“专守防卫”的法律束缚,在强化日美同盟、配合联合国发挥国际作用等招牌下,采用偷梁换柱手法,先后制定了《国际和平合作法》《反恐特别措施法》《援助伊拉克特别措施法》,为其海外派兵提供法律依据。这三个特别法的制定及其海外派兵的实现表明,战后日本宪法的基础及其和平发展理念已经发生动摇,未来日本的走向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对峙标志着世界冷战格局的形成。本认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出台与亚洲有关,但由于战时和战后初期美、苏的全球战略重点和其亚洲政策,以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历程和民族解放运动,冷战格局在亚洲的形成是在朝鲜战争后,与欧洲不同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极世界的兴起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学术界相继出现"一超多强""三维格局""后冷战时代"及"后后冷战时代"的观点。冷战后的美国为寻求世界霸主地位而提出了强权政治,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拉拢日本、菲律宾以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史为鉴,关注世界各国学者的不同观点,结合现今国际时政,分析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深刻体会和平与发展才是未来世界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