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3):54-57,70
残雪是孤独的,她孤独地探索人性的最阴暗面,孤独地面对少之又少的读者。在残雪的小说中,也执意于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处境的悲剧性反映,体现较深刻的是作为个体的人所感到的无处不在又无能为力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孤独感这一领域。有关调查显示:在991名大学生中,有146人经常感到孤独,占14.7%;有686人偶尔感到孤独,占69.2%;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的学生比例高达83.9%,只有152人没有感到孤独,占15.3%。这说明大学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随着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孤独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现如今正在象牙塔里享受青春时光的大学生们,孤独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本文通过研究专业调查机构的调查问卷以及调查结果,总结出大学生孤独感的原因,以及孤独感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也提出一些对于心理干预的建议,旨在能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品味孤独     
捕捉你心灵深处的故事吧,感动了你的也将感动我们。我站在风中,品味着孤独在味蕾上跳舞的滋味。何为孤独?有位男孩说,他是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体验到孤独的,有时感到挺好,而有时又感到寂寞和惆怅。有位女孩说,孤独感往往是在最热闹的时候或地方悄然袭来。爱因斯坦也说:"我实在是孤独的旅客。"每个人自打出生起便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孤独注定要与我们相伴一生。它是个时好时坏的朋友,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人一生中相伴最久、最忠实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问卷。结果①性别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和孤独总分有影响;②生源地对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影响;③不同年级在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人际关系评价和孤独总分上有差异;(岔孤独感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主、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预测效用。结论: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5.
孤独感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感觉,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孤独感的存在是合理的、有益的.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在感到孤独的时候,致力于寻找缓解与释放孤独感的途径--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爱的追寻、对社会的关心、享受孤独感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疗救.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引起读者共鸣,给现实中的都市人找到了排解自身孤独感等消极感受的途径,为都市人提供了在自我经营的富有诗意的小天地中生活下去的现实而有效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6.
新生孤独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刚入学的新生几乎不同程度地感到孤独,新生产生孤独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人际关系不适应;自我封闭;空虚;自卑。要消除新生的孤独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及早对新生进行健康教育,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实新生生活;引导新生勇于打破自我封闭,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引导新生正确认识、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相似文献   

7.
此调查采用Loneliness Rating Scale孤独量表(Scalis,Ginter&Gerstein,1984)对洛阳市400名大学生的孤独感频度和强度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男女生在孤独感频度的颓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二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更加频繁和强烈的体验着孤独.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文章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与交往焦虑量表对1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四的孤独感高于大三,且达到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孤独感高于双亲家庭,双亲家庭的社会支持高于单亲家庭,均达到显著盖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孤独感与社交焦虑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孤独感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在孤独感、亲社会行为、家庭教养方式上并不存在差异;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大学生的孤独感、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会影响其教育理念,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孤独感;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能够准确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而可知,性别消解与群体再制是三者互构的机制原理。社会分工引发的社会性别消解了群体的生理性别,代之的是极为相似的社会性别。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参与程度等都会再制着孩子的理念,进而影响其社会身份的认同和社会结构中的格局序列。  相似文献   

10.
据说,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果说,孤独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那么,孤独感,则来自心灵的隔阂。  相似文献   

11.
在青少年时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孤独.孤独感水平偏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了解青少年孤独感的总体水平及在性别、年级、恋爱状况、健康状况等个体因素上的差异,制定科学的发展性的团体辅导方案,对于避免即将到来的青年时期的孤独感达到顶峰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您的孩子是否感到孤独无助,您可以试试以下的测验。这是一份评定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不满程度的问卷测验,可以了解那些不被同学接受的孩子是不是很孤独。问卷中共有24道题目,其中打“*”号的题目作为补充题(共8题),是询问孩子的课余爱好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使孩子答题时坦然和放松,这些题目不要记分。其余16道题目,按孩子的选择号码计分,最后把得分加起来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的程度越重,具体标准如下: 41—54分:在学校群体中有一般水平的孤独无助感; 55—62分:在学校群体中有较高程度的孤独无助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对抽取的414名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社会支持、自尊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和自尊均负向预测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自尊在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高社会支持和自尊可以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 《课外阅读》2012,(14):18-20
孤独不好,孤独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孤独感却非坏事,它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是向往他者的动能。以我的经验看,想象力更强、艺术感觉更敏锐的人,青春期的孤独感尤其会强烈;原因是他对未来有着更丰富的描绘与期待。记得我在中学期间,孤独感也很强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会与家人也多漠视,  相似文献   

15.
纪超 《考试周刊》2013,(3):168-170
每个人都曾因孤独而难受。而如今,孤独也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进入大学两周的新生中,75%的人说他们自开学以来就一直遭受孤独的折磨,超过40%的人说他们的孤独是中等或严重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存在孤独感是一种普遍行为,孤独感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种种不良影响,生活事件包括大学生生活中的各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可能一件日常小事就决定了一个人今后所走的道路。并且,从大学生存在孤独感这一现状也能推测出大家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疑惑。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孤独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己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对大学新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了测量,并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有较高水平的孤独感;班级、生源地、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独生子女、恋爱状况、独处类型和孤独感认知类型等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孤独感的特征、个体的独处类型及孤独感认知类型针对性提出疏导策略,以期为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尤红 《文教资料》2005,(29):175-176
一、问题的提出孤独心理是指个体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至语言的交流,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一种心理状态。高中阶段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各种因素使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中学生的孤独心理比较普遍,觉得“烦恼时没处述说”的比例平均为58%“,感到活得没意思”的为30%。研究高中生的孤独心理,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青少年孤独的研究偏重于大学和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和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中部地区四所高校1053名大学生,考察了网络社会支持在羞怯与孤独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大一的网络社会支持水平最低,大四的网络社会支持水平最高;羞怯各维度均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羞怯各维度、孤独感与网络社会支持各维度都显著相关;信息支持在表达的自我限制对孤独感的影响上起负向调节作用,友伴支持、情感支持及工具性支持在拒绝的恐惧对孤独感的影响上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吸毒者孤独感与自尊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背景资料问卷、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以293例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探究吸毒者孤独感水平和自尊水平。结果表明:(1)不同吸毒次数者在感情孤独上没有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上差异显著;(2)婚姻与年龄、月收入分别在吸毒者的感情孤独和社会孤独上差异显著,工作的满意度影响感情孤独和社会孤独;(3)吸毒者的自尊水平比正常人群明显偏低;(4)吸毒者的自尊水平与社会孤独显著性相关,与感情孤独相关不显著,感情孤独与社会孤独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长篇小说《城堡》,和他的《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贯穿着社会批判的题旨。人在现代生存环境中的精神孤独,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凄苦,就在于被遗弃的境遇中的孤独。《城堡》中的k也有不被社会接纳而在多舛命运中跌摔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现当代的世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