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云 《楚雄师专学报》2001,16(1):115-117
无论是在以英语还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其中的负面影响,即负迁移。负迁移的形成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甚至过度相似性或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借助或照搬第一语言的知识而造成的,在此,笔者主要从英、汉两种语言及思维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各个平面的负迁移现象,包括语义、语法结构、语用等各层面上的负迁移。根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具体教学中避免负迁移产生的相关对策:(1)重视第一、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2)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错误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迁移”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第二语言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第二语言输出的加工过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日汉翻译实践中。文章应用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对汉语(母语)和日语(目的语)进行词汇特点、语言习性、认知差异等方面的对比,剖析了日汉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无法逃避第一习得语言或其他先习得语言的影响,这种跨语言影响称之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有各种形式,包括正迁移、负迁移、生成不足和生成过度等,正向迁移指由于学习者其他先习得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而对第二语言习得所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回族女童经堂学习为例,对比分析英阿两种语言特征,可以看出阿语迁移对回族女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语际迁移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言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形式或规则系统同目标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产生正迁移,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杉 《华章》2010,(13)
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法汉两门语言语法差异比较,探讨了中国学生学习法语语法过程中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加速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据此通过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倡导教育者积极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要素,以便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不仅能促进第二语言学习,还会对第二语言学习带来干扰,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核心问题,语言迁移分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基于此,对母语是否应该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以及何时恰当使用母语,怎样避开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等问题进行探究,同时得出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语言迁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前摄干扰”(汉式英语)和“后摄干扰”(夹生汉语)现象,以便认识语言迁移的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外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纪全艳 《海外英语》2011,(15):238-239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文化学习。英汉文化差异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该文从中西文化词汇、语用、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试图从文化负迁移的角度来探析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英语学习中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勤 《考试周刊》2008,(17):146-148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负迁移.本文从语言迁移理论-着手,论述了泗阳方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迁移作用.通过对泗阳方言与英语语言在语音语调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迁移的因素,尽量减少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泗阳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充分反映课堂中的具体教学手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教学模式。在英日复语教学中大胆尝试同课异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英日复语教学中面临的以下三大难题:抵御复语学习中的语言磨蚀;克服语言负迁移,增加双语促进作用;解决目前的师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孙婷婷 《海外英语》2014,(15):64-65
Native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transfer of the native language, we always think about the negative interference of it, even if we know that language transfer can be divided into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In fact,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ese common area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lead to the positive transfer and strengthen the efficient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Here, there have been listed four levels of common area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o illustrate the positive transfer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相似文献   

13.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语言迁移始终存在于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各个方面受到母语的深刻影响,这就是语言的迁移,包括有“正迁移”以及“负迁移”.由英汉二种不同语系所带来的差异性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负迁移”的影响,给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综合英语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的现象,语法,词汇及其表达处处留下受汉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角度探讨了背诵输入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英语学习中汉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背诵输入在大学综合英语课教学中应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英语学习者都是在学习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的。由于汉、英语言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导致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汉英语言文化的一些差异,论述了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的几个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看,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发挥正迁移作用,拉近语言认知的心理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语(第二外语)的习得效果。然而,这两种语言之中表面相似、实则迥异的不相似性中往往蕴含了大量的负迁移信息。如此的负迁移作用能够影响认知的多个层面,且往往隐于具有共性的词汇中,其干扰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德语词汇marl_为例,并且基于教学测试和访谈,从语音和词汇的角度剖析德语(第二外语)词汇习得中的英语迁移问题,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时,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口语错误。这种母语迁移的影响存在于二语习得的每一个阶段。本文基于学生英语口语运用的实际情况,从初步建立语言体系、熟练运用语言规则、形成言语能力三个方面探索现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希望可以突破英语口语教学瓶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国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在词汇、句子、段落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母语——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即思维方式的不同。从结构性思维的角度比较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目的是在英文习作过程中逐步建立结构性思维,使语言的交流与思想的表达能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认为外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自觉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注意两种语言迥异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