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瑜 《华章》2011,(18)
采用文献资料及系统分析法,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相似文献   

2.
禹州市的钧瓷生产始于唐代,由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经千年绵延不绝,形成了钧瓷传统生产工艺和产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与模仿的交互作用,相对较低的要素价格和管理成本,文化市场的成长,政府的扶持和拉动,合力形成了钧瓷文化产业集群。但是,当前的钧瓷文化产业集群整体层次低,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解决制约钧瓷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系列问题,必须大力弘扬钧瓷文化,提升钧瓷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建立创新机制,提升钧瓷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名家名窑,突出钧瓷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加快钧瓷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凸显园区的集聚力;发展钧瓷文化特色旅游,提升钧瓷文化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对钧瓷意象、意境美学现代性的探索;与此同时,许多慕名到钧瓷原产地的学院派艺术家,立足传统钧瓷工艺和材质,从艺术形式、学术思想等多元视角对传统的钧瓷意象美学现代性进行探索。两类探索并行不悖,一起构成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新内涵,推动了当代中国钧瓷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现代性的双重增长,为中国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典范。  相似文献   

4.
钧瓷文化资源在市场转换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钧瓷文化研究滞后;钧瓷社会认知度偏低、品牌优势不明显;缺乏创新创意;市场定位不准、营销不力;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企业经营不规范、管理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钧瓷旅游配套设施薄弱、资源整合不到位、集成开发不足。鉴此,需采取以下相应对策:加强钧瓷文化及产业的学术研究;提高钧瓷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打造"禹州钧瓷"强势品牌;明确钧瓷市场定位,优化产品结构,加大营销力度,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钧瓷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推动钧瓷研发和自主创新,提高钧瓷核心竞争力;整合力量,集中优势,培育钧瓷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钧瓷文化创意,助推文化创意、科技成果与钧瓷产业和市场的对接;大力发展钧瓷文化旅游,促进钧瓷文化资源向市场的全面转换。  相似文献   

5.
作为视觉艺术的钧瓷造型,平衡对称、虚实对比、韵律节奏是其基本表现形式.对钧瓷造型艺术的形式之美的探索实践,旨在进一步提升钧瓷造型艺术的美学意蕴,彰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力求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6.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22-22
尊敬的学界、读者、作者朋友们: 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以其独特的工艺、神奇的窑变、丰富的釉色和高雅的品质在历史上铸就了自身的辉煌,凝炼出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钧瓷无论是在烧造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上,还是在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方面,都有大的进展。钧瓷在当今陶瓷界的地位迅速提升,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成为现今保存最好、开发最好的古代瓷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神垕炉钧是钧瓷史上晚清民国时期盛开的一朵奇葩,其对于中国钧瓷史来说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不仅深刻地继承着唐宋以来尤其"官钧"的科技工艺特性,而且深刻而直接地影响着现当代钧瓷工艺发展态势。神垕炉钧的开创者或成就者主要是神垕卢氏家族,其工艺迥异于清代延续而来的景德镇炉钧工艺,亦与传统钧瓷工艺有别。这种工艺和釉色表现似乎是钧瓷技艺的断裂,但从神垕炉钧仿制烧造为钧瓷史开出一个重要分支而且直接引致神垕原产地当代钧瓷的恢复研制和复兴而言,却是钧瓷技艺甚或钧瓷文明连续性生成的根本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8.
依据当代社会学理论关于传统-现代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社会学角度重新构建中国钧瓷史的叙述框架,中国钧瓷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传统经验科学阶段;二是现代科学理性阶段.前一阶段进一步细化为:唐代钧瓷启蒙期、宋代鼎盛期、金元钧窑系形成期、明清钧窑衰落期;后一阶段进一步细化为:晚清民国复兴期、共和国官窑时期、民钧窑繁华期、钧瓷业扩张期.钧瓷发展史的社会学建构中,蕴含着"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的思辨关联,"现代"不断地发觉、发明、再塑传统;传统不断被现代援引、借用,并嵌入到现代元素构成中,体现了传统一现代的连续统一而非断裂.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关于"卢钧"与"炉钧"以及"北方炉钧"与"南方炉钧"之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卢钧"作为钧瓷衍生的唯一支派,又称"卢瓷"、"卢钧",而"炉钧"则因清雍正时期在景德镇烧制而得名。经考证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卢家在神垕具有相当久远的烧制钧瓷的历史,而非从清光绪年间的卢振太才开始烧制钧瓷;钧瓷在明代并未断烧,"卢钧"早于"炉钧"而存在;景德镇所谓"炉型窑"即为"火炉中所烧"的说法是误解,"炉型窑"实为卢家早在明代就使用的"推拉式风箱窑"的变种;景德镇"炉钧"之名的形成与"卢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卢钧"与"炉钧"是上下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导读》2013,(9):F0002-F0002
中国素有“瓷国”之誉,英文China既指中国.又指“瓷器”。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史上,古代工匠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瓷器传奇,宋瓷便是其一。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形成和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崭露头角的开始.这个时期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相似文献   

11.
口述科技史引起传统技艺科技史述一场“眼光向下”的革命,引领我们建构起一种以一线钧瓷艺人和匠师为主体的、更接近历史实际的钧窑科技史框架体系。要完成这样一种史学使命,一要走进“历史田野”,借重“活态”的钧瓷艺人的技艺口述,完成建构迈向人民的钧瓷科技史书写;二是参与史述的知识分子应当走向钧瓷技艺的田野实践,结合科技文献、匠师口述,从体验化、经验性的钧窑工艺实践中获取钧窑科技的真实材料,由此建构迈向人民、走向“历史田野”的真实可靠的钧窑科技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钧瓷手拉坯是钧窑艺术创作最为重要的成型手法之一。它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手段,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泥是柔软之物,在运动中,拉坯人赋予它筋骨,使它成为立体中空的形体,又赋予它"精、气、神",通过双手与泥土进行对话,塑造出丰富优美的艺术造型。  相似文献   

13.
钧瓷窑变传说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钧瓷窑变传说是钧瓷传说中最感人的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传说揭示了钧瓷艺人对窑变原因的探索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偶然到必然、由神秘到科学的过程;反映了古代钧瓷艺人的悲惨生活,并揭示出造成悲惨生活的原因;体现了当地人民赞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一定文化传统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具有专制主义特点的圣人观念和权威崇拜意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深受道教影响的神仙崇拜与人祭思想。  相似文献   

14.
窑以地名,钧窑名称之由来与"古钧台"关系密切。钧瓷之源起,除与"唐花瓷"等渊源至深外,更离不开"柴窑"匠师的精工绝技。正是在"唐钧"乳光蓝斑工艺的基础上,借鉴柴窑"雨过天晴"釉等精湛的制瓷工艺,才烧出了宋初的钧蓝釉(天青、天蓝)等分相乳光釉,钧瓷创烧才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5.
钧釉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创新,但钧釉的创新有三个前提:必须以铜、铁为主要着色剂;必须是高温还原烧成;必须是自然窑变。新钧釉的特点是:釉中除加有铁、铜等着色剂外,还加有其他的着色元素;窑变色彩、纹理、斑点、意境等变化更加丰富;适当地突出了缺陷美;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艺术美感。钧釉创新的方法,一是调整烧成方法,二是不断调整釉的配方。只要不断地试验、摸索、研究、总结,钧釉品种定能不断推陈出新。钧瓷的窑变永无止境,钧釉的创新亦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6.
钧瓷有民钧和官钧之分,民钧创烧于北宋早期,在北宋末年,质量上乘窑变奇特向宫廷供奉的花器称为官钧.由于同时代文献记载的缺失,官钧的始烧年代始终成为争议的焦点.从文献资料、钧瓷的审美特征、考古发掘资料等方面研究,官钧金代说、元代说、明代说都回避了民窑的“器皿类钧瓷”,只对所谓“官钧”的陈设类器皿质疑猜测,以偏盖全,忽视了民钧和官钧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北宋说仍然比较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宋元之际中国华北、浙江陶工因避灾荒和战乱先后到达泰国素可泰、宋卡洛等地。中国陶工先在素可泰设窑生产磁州风格的瓷器,后又在宋卡洛建窑生产龙泉风格的青瓷,由此生产出驰名东南亚的宋卡洛瓷。中国陶工把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及烧造技术移植于泰国本土,既弘扬了中华文明,又促进了泰国制陶业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亲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钧台窑作为官窑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少量传世器物及近年来出土的窑址残器,还是让世人了解了在造型和装饰上趋于完美的钧瓷艺术。宋代官钧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体现在本真之美、釉质之美、色彩之美和造型、线条之美四个方面。宋代钧瓷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世和后世贡献和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的钧窑历史研究大致形成了“文献学派”、“考古学派”和“科技学派”三大流派,它们具有各自的学术成就同时又都遭遇史学瓶颈和困境。既往的钧窑历史研究存在着主观性推断、反逻辑推理、循环伪证等方法论问题,常常以偶然性推断普遍性、以特殊性推论一般性,进一步造成了钧窑历史的混乱。钧窑研究应在对既往钧窑研究史学困境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秉持一种整体的宏观文化史观,坚持历史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现代科技分析及烧造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开创钧窑历史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录》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录》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其故事和题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耳闻和朋友相赠、借鉴和利用前人的著作和作者自己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