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我的记忆中,我曾沿着一条河奔跑,一直向西,沿着冬天乌黑的河岸。始终有一片连绵且谦逊的山在河的另一岸与我遥遥相望。这山一直承受着黄土的恩泽。但是黄土的清贫决定了它生性沉默寡言,即使被做成陶塑,也拒绝与人交谈。但对我说来。黄土就是故乡,是我生命的根。唯有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我命中注定。  相似文献   

2.
周国勇 《南昌教育》2009,(11):33-33
忽然想到故乡的山路。故乡的山路纵横交错,一条条一直延伸到我的血管中。乡路没有一条是平坦通直的,都依山傍水或顺势起伏和曲折。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路     
46年前,我才18岁,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斗胆贸然给天津晚报写了篇散文,题目是《故乡的路》。写的是京山铁路线有个小站,叫古冶,从古冶火车站下车后,去我出生的地方———林西矿,还有五、六里的路,小时候总是蹦蹦跳跳,踢着石子走这条路。由于这条路穿过烟子池,所以路面是黑色的,晴天是黑土飞扬;雨天泥泞,淌着黑泥汤子行走。这条路是祖辈、父辈从农村的黄土地走出来的,必须经过这条路,才到求生的煤矿上。也许乡土的气息太浓,让晚报的编辑闻到一股矿工之子的呼吸声。一天下午,下课了。教室里来了一位年青貌美的姑娘,说是来找我,我没有这样的亲戚…  相似文献   

4.
我从记事时起,就知道故乡有一条河。  相似文献   

5.
想象并不难     
丁丁写想象作文总是内容空洞,不够生动。冬冬呢,内容与现实生活重复过多,缺乏想象力。要写《二十年后回故乡》了,他俩向刘老师请教来了。丁丁:刘老师,我不太善于想象,不知道从哪里想起。这次我想把内容写生动具体,而我又没见过二十年后故乡的人或物,这该怎么办呢?刘老师:谁也不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路     
我的家乡——巫山,是一个风景秀美、得天独厚的地方。我爱故乡雄伟高大充满神奇色彩的巫山十二峰,也爱那清澈见底汩汩滔滔的三峡水,可在我心里,最挥之不去的还是故乡的那一条条的路啊。  相似文献   

7.
乌篷船     
子荣君: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相似文献   

8.
乌篷船     
周作人 《中文自修》2012,(Z1):17-18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子荣君: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啰嗦地  相似文献   

9.
王淦生 《师道》2013,(10):57-57
记得鲁迅先生有篇自传体小说叫《故乡》,写他定居京城后回故乡搬家的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凋敝使得先生的故乡变得面目全非,随着那次搬家,温馨的老家大概已随记忆中曾经无限美好的故乡一起从先生的心头消遁。虽然小说结尾处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一个预示某种希望的句子来收束,给了读者一个朦朦胧胧的亮点,但我知道先生当时的心境一定是苍凉无比。关于"路"的那几句话,也就如小说《药》中夏瑜坟上的那圈神秘的花环一样,只是聊以自慰并给读者一点慰藉罢了。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故乡在一个小山村,村后有一条泥泞曲折的小路。那是我每年回故乡必走的路。晚上,那条路上洒满月光,爸爸为了增添旅途的乐趣,一边给我讲他童年时的故事,一边引领我前行。第一次倾听这条小路的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暑假,那时刚下过雨,爸爸说要带我去他  相似文献   

11.
那天下午 ,想回故乡去。这是一种长久的渴望。在故乡 ,我可以找人聊聊。这个念头被那天格外灿烂的阳光照得很明亮。于是 ,便颠簸着 ,摇晃着 ,朝着故乡的方向去了。一、有座大山 ,固定在那个方向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与你较着劲。在这路上 ,我又想起当年的情景 :泥石流 ,坍塌的路 ,过往的人。你说 ,这条路总是会通的。雨水来临时 ,它只要耍点小脾气。如今 ,我一个人飘摇在这盘旋着你而上的路上 ,与车一同上升。你真的很高大 ,转来转去 ,便在你肩头失去了方向。你说 ,故乡背靠着你。这是真的 ,故乡是因为有了你才存在。你顽皮的扔下清岚 ,奔向…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一回,我被孔建华的语言吸引了,这引起我一个想法,想专门谈谈散文的语言问题。但我想先从整体上说说这篇作品的特点,这篇作品从题材上看并不新鲜,写的是已经被改革大潮改变了的故乡,也就是回不去了的故乡。具体说是写一座房子,以此为线索写母亲,写那一代的农民。它总的特点我以为是细腻、真切和朴实。我们看这段话就知道:稻子晒干装袋,交公粮的时候到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稻谷,往板车上垒,  相似文献   

13.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写了“故乡”的景,写了“故乡”的事,更写了“故乡”的人。写“故乡”人,重在写“我”和闰土的关系,而重中之重,又在于表现闰土生活命运的巨大变化。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木偶人”形象。这“木偶人”的形象,作者是这样写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相似文献   

14.
秋之歌     
深秋的一天,我踏上了回故乡的路。 从西安玉祥门出发沿西兰公路在黄土高原绵延一百二十公里的北顺什,就是我的故乡。 秋风送爽,绿浪翻滚,大漠无垠的黄土高原好似茫茫大海,万倾碧波在起伏,在涌动,在呼号。凹凸纵横的黄土高坡,历经了冬天的长眠,春天的温馨,夏天的燃烧,宛若临产的少妇一样,显得异样的腼腆和激动。  相似文献   

15.
舞蹈人生     
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我会踏上这条路。但昨天,我不知道那一天会是今天。  相似文献   

16.
丰老师导语:在广东著名的潮汕平原,每逢节日或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都在写对联,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当这种时刻,有一个老人,提起饱含风霜的笔,此时的我,正坐在广东电视台新闻采访的专车上,车带着我激动的心情朝我的故乡——澄海隆都前美飞奔而去。我这次回故乡,是因为马导演要赶拍一部《潮风起处是我家》的纪录片,作为庆祝党的“十六大”的献礼片。而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一专题片的主人公竟是我那年已94岁的曾祖父。于是我有幸成为马导演的小导游。我每次回故乡,都能深切感受到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小时候骑单车所走过的坑坑洼洼的黄土泥路…  相似文献   

17.
生活告诉我     
生活这条路是坎坷不平的,正是走在这条坎坷不平的路上,我终于知道了宽容,知道了理解,知道了体谅,知道了……  相似文献   

18.
合上了书本,揉了揉困乏的眼睛,漫步走进屋后那片山林,那片接近过几次却未曾深入探访的山林。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林小路,是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铺着落叶。这是一条我不曾走过的路,一条不知道终点的路,我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路,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20.
《乌蓬船》是周作人1926年写的一篇优秀散文。乍读我还会真的以为这是作者应朋友之邀而写的一封“导游信”。当我们知道“子荣”就是“岂明”,是周作人,把收信人和写信人合二为一时,我们才会发现作者哪里是在“导游”,分明是假借“子荣”回故乡来重温故乡的旧梦,在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