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王国维自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来,关于王国维自沉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依据王国维往来书信及其生活境遇分别对前说予以质疑,认为分析王国维死因不能只着眼于某件事或某方面,而应结合其生活的大背景。本文提出,王国维乃一纯粹学者,其自沉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而贫病交加、家庭变故、悲观思想等等是其自沉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沈跃春 《科技文萃》2005,(11):88-90
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当学术生涯处于巅峰之际,中国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竞相揣度其自沉的原因.王国维的"自沉"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谜团.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自沉原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沉原因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综而述之,主要有六种说法,但大多从单方面进行分析,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解释。应该认识到王国维的自沉是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少年阴影以及其性格与时世的格格不入等。  相似文献   

4.
七十多年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沉原因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学热"兴起,王国维重新被学界关注,其死因综而述之,主要有五种,但大多从单方面进行分析,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解释.应该认识到王国维的自沉是内因和外因综合造成的:殉文化及悲观论等.  相似文献   

5.
七十多年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沉原因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学热”兴起,王国维重新被学界关注,其死因综而述之,主要有五种,但大多从单方面进行分析,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解释。应该认识到王国维的自沉是内因和外因综合造成的:殉文化及悲观论等。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一代学术宗师王国维先生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王国维以五十一岁的“知天命”之年而匆匆离开人间,对于他死的方式和原因,在当时即有种种说法.王国维生前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与陈寅恪、吴宓的交往颇深,王自沉之后,陈、吴都有挽诗挽联吊祭,并对王之死的原因著文申述,他们的意见在当时与现今都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吴、陈、王相交至真,相知至深,但吴宓与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死因却作出不同的解释.吴宓主“殉清室”说,陈寅恪主“殉文化”说.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界的王国维研究,多着眼其自沉,抑或是谈论他的学问,而对于王国维在思想史上的地位,鲜有论及。王国维的政治态度,尤其是反俄态度,历来是王国维研究的盲点。1898-1927年间,王国维的若干经历,比如担任《时务报》书记,协助罗振玉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入值南书房等等,对于其政治态度,尤其是他对于沙俄以及苏俄的认识,都有所影响。从王国维的反俄态度出发,可以观察晚清以来士大夫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辛亥革命以来知识界对于苏俄的态度,还可以以此考察清末民初清遗老之于"赤化"在中国的进路之态度。同时,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背后,也有诸多政治原因,这与王国维本人的政治态度,又有着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自沉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王国维死因,从其自沉以后至今,一直有种种不同说法。由于王国维的重大学术成就,人们很容易将他看成是一个醉心学术研究,并不关心政治的人。其实并非如此,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超然于政治之外。我们认为:王国维生活在清末民初社会,他的自沉原因,应置于民国初年社会的背景下来考察,从其对国民社会的心态及政治态度来探寻,更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他的死是他对清朝复辟失败的绝望和对民国初年社会现实的忧惧,多重因素聚合的结果,但根本原因是民国“世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震撼     
1927年6月2日,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王国维在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悄然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自沉展示了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错位的“天才观”、变异的“崇高观”和误用的“解脱观”上。它源于王国维受时代环境和个体特质的制约而对康德、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改造”和“误解”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理论程序是:(一)认为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理论体系主要由“天才说”、“游戏说”、“苦痛说”、“古雅说”、“境界说”等五大理论层面构成,其中“天才说”和“游戏说”则是王国维关于文艺发生美学观的集中反映;(二)从文本学的角度出发,解构王国维“天才说”和“游戏说”的文本意义和理论向度;(三)从历史比较学的角度出发,阐释王国维“天才说”和“游戏说”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境界"观是王国维诗学的最后价值归属,作为王国维诗学整体的核心价值范畴,"境界"观有两个诗学支点,即王国维的人生哲学思想与艺术美学观念。在这两个方面,他都强调"修养"的重要性,指出艺术的伦理价值与艺术生命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3.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然因其本人在论著中并未对“境界”作详尽阐释,导致后人误将“境界”等同于“意境”。本文试从“意境”与“境界”的关联与区别,以及对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和《人间词话》的综合把握与观照,探究“境界”说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历来对王国维自杀原因的分析 ,不囿于个体的角度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其自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与庄子有深刻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在王国维在其文章中直接袭用《庄子》的语言以成其文化肌理,还表现在其诗词经常化用《庄子》语汇所呈现出的庄子式的"逍遥"理想,而庄子"无用之用"的观念也在王国维这里滋生了价值评判功能,为其建构现代学理提供了借鉴。这些事实上的关系乃是庄子在王国维这里切入现代文化语境,参与现代文化建设之的据。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是认识为主政治论为辅,他崇尚学术自由精神;主张有区别地实行精英教育;认为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要同时论发展;主张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以及高教管理应走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以来,关于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各自出发点不一样,对于“有我”“无我”的解释多达19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境界,而境界的创造首先要创作主体能观物、观我,对物、我两个审美静观的对象做到洞然于心。创作主体在静观之时要善入善出,入则体物体情能真而切,出则能写之。这是境界创造的酝酿阶段。境界的创作王国维特别强调“真”,一是所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要忠实自然的表达;这要求创作主体要做“赤子”。在具体创作时,王国维提出“不隔”的标准,以之衡量语言、用典、借用境界等问题,反时不真切的借用语言典故和境界。王国维的境界创造论是中西文艺理论结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意境论被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第一次纳入审美范畴,他所说的意境构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建立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对创作与欣赏的区别便未加以厘清。  相似文献   

20.
从清末"新政"至民国前夕,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思想最为激荡人心的理论转型期.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成为当时传播现代教育新思想和新理论的重要学术阵地.然而,在此后的近百年里,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人们对王国维的教育影响始终讳莫如深,其教育思想也鲜为人知.回溯30年来学者们对王国维教育思想研究的渐次深入以及理论思考和意义发掘,对于新一轮的当代中国历史大转型与教育大变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