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批评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批评的语言影响着批评的效果,班主任应该充满爱心,巧妙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让学生犹如沐浴在"春风、春雨"之中,用自己的智慧,春风化雨地教育和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免不了会批评学生。然而有的班主任喜欢采取狂风暴雨般讽刺、挖苦式的批评,殊不知,这样做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恰当展现自己的柔性之美,充分显示独特的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因为柔性批评是冬天里晶莹的冰、洁白的雪,是糖衣良药。班主任用"柔性"去感化学生,就可达到批评不留痕、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让批评与爱相伴俗话说"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教育是爱  相似文献   

3.
王训和 《中学文科》2007,(11):156-156
说理能启迪学生,表扬能激励学生,批评能警示学生,关心能感化学生,而发现却能唤醒学生。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师者不仅要善于说理,恰当运用表扬批评艺术,关心爱护学生,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发现去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用发现培育学生的高尚动机,用发现革除学生根深蒂固的陋习,用发现点燃成功的火焰,用发现抚慰心理的伤痕,用发现找到最有效的教育契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的教育 ,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对他们的教育倘若一味采取批评、斥责、惩罚乃至冷嘲热讽的方式 ,只会更加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导致他们心灰意懒 ,自暴自弃。因此 ,笔者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应以厚爱为起点 ,以情感为基础 ,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信心这“五心”去温暖感化后进生的一颗“凉心” ,使他们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得到进步。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 ,既是师德的集中表现 ,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 ;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 ,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把我们的教育隐蔽起来."现代教育要求淡化教育痕迹,要求教师丢开说教、批评、命令,更多地要倾听、接纳、感化、诱导或是唤醒、鼓励.教师的一言一行皆育人,有时我们并未意识到在教育学生,而学生却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面对"宽进"招上来的学生单靠批评教育、严格管理是行不通的,要靠爱心教育去帮助、感化、转变他们.要从情感上打开突破口.只有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才能导之以行,赢得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斥责教育与感化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斥责教育有危害性,而感化教育则有良好的教育效益。有感化教育应是整个教育界提倡的重要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严师出高徒”是自古留下的教育方式,“严是爱,松是害”也成了教师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负责的应有态度,而过分的严厉,使学生屈从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抗,抵制一切善意的批评帮助。我深感,宽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态度。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大驰 《广西教育》2014,(29):62-62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免不了要批评学生。然而,有的教师喜欢讽刺挖苦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采用柔性化的批评方式,通过"柔性"的批评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让批评与关爱相伴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是获得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都会犯错,对此,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0.
爱的教育     
吕杳珍 《辅导员》2014,(6):44-44
在从教生涯中,我经历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个案,从中真正感悟到原始、粗暴的教育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只有真爱才能教育人、感化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才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教师指出学生错误.并促其改正的有效教育方式。教学离不开批评,要达到批评的目的,就要讲求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3.
一、感化教育及其心理依据 所谓感化教育,是指教育者用行为影响或善意劝导,使受教育者被感动,而在思想或行动上,向好的方面转化的教育。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化教育是矫正青少年学生过错行为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式。落后生或后进生,往往由于偶尔或经常出现某些过错行为,而产生一系列具有连锁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具有这些过错行为和不良心理的学生,对老师、同学、家长等周围的人们,常常保持一种戒备的心理状态,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教育者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征,这是教育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后进生采取压服…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的理念之一,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理论已成为主流理论,敏感的人们似乎谈惩心惊、谈罚色变,面对违规、违纪的学生,教师不敢严格要求,也不愿批评,生怕冠以“变相体罚”之名,生怕扼杀学生个性发展。但是,不容回避的是,批评和表扬是老师管理学生的两种基本方法,“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瞻弱、不负责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作为一名正处在成长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违纪犯错,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受到批评当然是少不了的。虽然批评的手段人人会用,但技巧各有不同,批评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不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的方式不妥,不分场合,语言不当,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人师者,在批评学生时,必须周密思考,把握度和量,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结合具体问题,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批评方式,讲究批评的艺术性,给学生良性刺激.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批评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倡导教书和育人两大主题。现在教育界围绕育人提出很多研究课题,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面对学生的种种缺点或错误,我们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要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不讲究批评的艺术。笔者认为,委婉和幽默的批评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化刚为柔,使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进而自己觉悟,改正过错。  相似文献   

17.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8.
忽视和误解了批评教育的本质属性,致使教师滥用、误用或不用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本质属性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切入点是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改进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棘手事件中,鲍老师因为无法破案,又感化学生自首无果而陷入了骑虎难下、不知所终的迷途。似乎不能破案、感化没有成功,就无颜面对学生了。其实大可不必,能够感化成功,促成犯案者“自我拯救”、被盗物失而复得、众学生受到教育的结局固然美好;但是,如果理想化的结局落空了,我们也不要不知所措。事实告诉我们,现实是复杂的,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不良思想品德或思想品德上的退步表现给予否定的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他们的不良品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批评运用不当,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尤其是过多的批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使他们变得麻木不仁,而且还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产生对抗心理,甚至产生逃学、弃学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掌握批评艺术,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一、讲艺术,情境感化 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愉快轻松的气氛则是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